APP下载

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创新之路

2010-10-27王辉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督导师资

王辉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重庆 400715)

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创新之路

王辉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重庆 400715)

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实际出发,指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创新之路——从根本上重新审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建立起相应的配套制度,完善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创新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重要而又亟待改革创新的部分。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新之路。

国家政策的制定与职业教育发展

国家政策法规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各国在对待职业教育问题上,都在国家政策的制定上加以倾斜,特别是那些职业教育强国以及制造业大国。其中,很多强国在国家大发展的早期就制定了鼓励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这也为其以后的大国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德国职业教育的强大,是和他在很早就制定的各种法律、规章是分不开的。我们的近邻日本同样也在其近代教育改革的同时就注意到了职业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而现今世界经济的主导国——美国也不例外。对于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发展而言,仅在1996年颁布了我国第一部针对职业教育专门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近期又通过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议》,而这与我国提出的职教兴国的说法有一定差距。从表1可以看出,法、德、美、日等国之所以有今天的强国地位是与其在早期的教育发展中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分不开的。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要取得大的发展,就必须尽快制定更多的指导性法律规章来。这样的法律必须强调职业教育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须指明今后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学科中的地位,落实职业教育的经费及明确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在制定的过程中,应注意细节,要让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法可依,而且要能在需要时找到具体的执行办法和相关条款。

强制性义务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在职业教育强国中,基本上都实现了义务性质的职业教育。而我国作为职业教育大国,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口众多,却至今未能实行义务职业教育。在很多地区,初中生因自身或家庭经济的原因,无法继续升学,如果他们不接受适当的职业教育,仅凭其有限的知识外出务工,很大程度上要么充当廉价劳动力,要么给社会带来很大的不安定因素。在1999年天津市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犯罪的年龄一般都集中在18岁左右,且受教育程度也大多在初中水平。由此可见,如果能给他们提供适当的职业教育机会,应该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同时又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使他们能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有一技傍身,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因此,我们必须对适龄的青年进行强制的职业教育,这在世界上很多强国中已经实行了很多年。在德国法律中就有规定,所有年满18岁而又无法进入更高一级学校的青年必须接受强制的职业教育;在1869年北德同盟工业规定,师傅和雇主有义务将18岁以下的学徒送进补习学校和职业学校,违者罚款;1919年《魏玛宪法》规定,18岁以下青少年均有受义务职业教育的责任;1944年,英国教育法规定,结束义务教育但未继续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青少年有义务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美国1672年就以法令授权各县议会,把父母不能培养成人的男孩送给手艺人当徒弟直到21岁,女孩也要送去学习其他职业技能直到18岁。可见,这些强国在早期已经重视到了义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在相关立法中早日实现义务职业教育,强制义务职业教育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对国家发展有益的。

表1 法、德、美、日四国早期对职业教育的法律及政策表

国家的经费投入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事实上,国家一般对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很有限,即使是在十七大后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国家投入给各级职业学校的经费也没有大幅增加。例如,国家对各县级职业高中每年都有大约十万元的投入,可十万元对于一个职业学校的发展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虽然各县政府都会对该县辖职业高中拨给基本的教师工资,但要促使职业教育发展,特别对一些西部地区职业学校而言,是需要更大投入的。笔者曾经到过贵州省黔南州的某职业高中,该校操场只有半块,且荒草丛生。校内电焊实习车间占有一间教室,实习材料奇缺,焊机也仅有几台,整个学校显得很破旧。在一些西部职业学校,国家的拨款只够学校基本的维护整修,国家的重视程度不够。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合理性 在每年,国家对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宏观上看,2006年我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生均教育事业经费为 2240.96元和2163.69元,而东西部地区以上海和重庆的比较为例,两地区的职业高中生均经费投入为6586.88元和2060.23元,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在总体上是不均衡的。而具体到各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也存在投入的不合理性。例如,虽然国家在努力建设一批国家级的实训基地,但这些基地都建设在少数有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而国家对各县的职业高中的建设经费投入,常常是无目的性的,就是没有指名经费的具体用途。这使得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大打折扣,国家设想让各县职业教育适龄青年和外出务工者在家门口接受职业教育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往往很多需要投入较大资金的专业在这种职业学校是没有的。例如,在“长三角”经济圈,现在对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和车床操作人员是比较急需的,而这种专业在很多县级职业高中是没有的,但是国家对各县级政府又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把各县初中毕业而无法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尽量留在自己县内的职业高中学习,并将此作为年终考评的指标。这样,在各县级职业高中,我们就会看见很多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机械零件的制造实例讲解,并且这并不是个案。因此,国家拨款到各级职业学校时,最好有一个宏观规划,让每一分经费都用在刀刃上,花在该花和值得花的地方。

课程改革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课程改革的原则应该是以学生能力为本,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体现宽基础,以实习课程改革为中心。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对学生的现状没有明确的调查研究,在课程设置改革上往往没有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设置了一些并不实用的课程,有时候又大大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提出以“够用为度”的原则,实际上,还应考虑学生的专业及职业发展。如果仅仅以够用为本的话,其实在今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劳动者的专业发展,所以宽基础的提出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课程改革中,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往往是基础理论课偏多,实习实践课偏少,其实这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实习资源落后是有关系的。如何解决在加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强调改革实习课程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的。另外,在课程评价上也要下一番功夫去研究,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如何体现课程改革对学生专业发展的影响,这同样是一个重要问题。

师资力量的建设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东西部师资力量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2005年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我国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64.99%,低于全国水平。而西部地区是我国职业教育劳动力输出的重要地区,师资力量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的统计都表明西部地区生师比低于全国的水平,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滞后于全国。而在东部,一个教师面对的是更多的等待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我国东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师资力量上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只有努力平衡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师资,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现状才能有根本的改变。

另外,东西部地区师资力量的分布不均,也会带来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有学者提出:普通教育的公平关系到个人发展的问题,而职业教育的公平关系到的是生存权问题。从此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依然是缺乏的,在很多地方学非所用的显现仍然严重。虽然我国努力发展专门培养职业学校师资的高校,但显然现状仍然是师资力量不足,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仍然缺少,所以应该在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和平衡上多下工夫,在对教师的培养上不断创新,不拘一格降人才。

管理、督导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目前的归属管理存在很大的混乱,一般的地属学校往往属于当地的劳动部门管理,经费的拨付也由该部门负责。然而,还有一些专门机关和企业办的学校,他们的经费和管理又属于这些部门,还有一部分私立职业学校,他们如何理顺管理也是个问题。只有理顺了管理关系,才能有效地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才能统一经费及行政上的管理。这个问题还引发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督导问题。目前的教学督导,要么是缺失的,要么重督轻导,职责不清。学校整个教学过程和管理都缺乏有效的督导。很多学校都把质量管理系统的认证当作是督导的实现,殊不知作为一个商业化的认证机构是很难发现,解决学校在实际教学中的问题的。解决之路应该是建立真正独立的督导机构,有效地开展督导工作,并且在校内也应有这样的机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在管理督导上的怪圈,有效提高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

中等职业学校的创新之路

以上问题基本上可以概况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要改革创新就必须解决好这些基本问题。然而创新之路似乎永远是不平坦的,我们的对策应该是什么呢?显然,只有从根本上重新审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建立起相应的配套制度,完善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才能根本解决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滞后的问题。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律创新 当我们等待破解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怪圈时,如果我们不去从政策角度考虑,我们将永远没有创新。当前,国家强调要严格执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议》,要继续扩大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加大投入。这些都是好的理念,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多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政策,如投入中等职业教育资金的使用与监督,中等职业教育强制义务教育等。

加大资金的投入和对资金的监管力度 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强制义务教育后,国家就更应该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上的投入。对资金的监管就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用好每一笔钱,把紧张的经费用在该用的地方。这制度的建立应该是在现有基础上的完善和补充,调整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利益。

平衡师资力量,加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 要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就必须这样做,然而专门培养中等职业教师的高校过少。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广州技术师范学院等仍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的主力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应该有更多的师范院校参与进来。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 目前,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似乎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解决办法,但有很多职教方面的专家在努力,各个方面的人员都在积极参与共同创新。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这个改革应该加快进程,国家的关注必然会促进其快速发展,也只有尽快解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才能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合理快速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督导 只有把中等职业学校的督导制度真正彻底地建立起来,各项工作才能落实并合理发展,才能有保证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的实现。当然,对于督导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是需要创新的,应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探索一套适合其发展的督导制度。

[1]王承绪,顾明远.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延平.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周谊.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9).

[4]张宝义.90年代天津市青少年犯罪人口的构成及变动[J].人口研究,2004,(1).

[5]初冰.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师师资问题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6]姚云霞,李霞.中职学校教学督导工作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G717

A

1672-5727(2010)06-0043-02

王辉(1983—),男,云南曲靖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外职业教育发展比较。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督导师资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