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010-08-15易飚胡清
易飚胡清
(苏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 苏州 215104)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易飚胡清
(苏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 苏州 215104)
从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意义内涵,并从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创业教育政府责任体系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管理要素。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析认为:现行毕业生50%将难以获得挣工资的工作机会,自营职业是大多数青年人获得经济独立的最大机会所在。在我国,2003年以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就业岗位短缺,供需矛盾尖锐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2008年以来,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使高职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职业教育专家认为,实施创业教育是职业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迎接挑战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职业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
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已经非常明确,很多高职院校也都以不同形式和深度开展了创业教育,但由于对创业教育系统工程认识得不到位,在创业教育实践中没能形成科学的体系,使创业教育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创业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我国高职院校长期以来按 “就业教育”模式培养人才,创业教育理念还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之中。在认识层面上,把创业视为是少数人的专利,没有教导学生树立“处处是创业之地、人人是创业之人”的创业态度;在操作层面上,没有将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教学之中,仅仅停留在开设部分与创业相关的课程、搞一些创业活动的阶段上;教学模式也往往局限于知识传授型,只注重实际创业技巧的培训,忽视了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二)创业教育服务不够完善
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实施创业教育的机构、师资、制度等必要条件。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依托教学或学生管理部门来组织,整个过程只有负责就业指导的教师参加;保障创业教育的制度不健全,现有的规范办法缺乏相互的衔接和配套,缺少鼓励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没有对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创业教育没有良好的服务体系作支撑,处于自发、分散、探索状态。
(三)创业教育实践严重缺乏
从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实践情况来看,由于创业实践的资金投入不足,真刀真枪的创业教育实践设施不完备。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创业实践只局限于“纸上谈兵”,缺少学生实际体验创业的基地和场所。同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不够,缺乏社会实业界的支持,也使创业教育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创业教育中政府功能缺位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业环境的营造上。创业环境是政府为创业者顺利创业搭建的公共平台,而目前政府功能缺位的现状使大学生创业困难重重。国家出台的创业政策不完善、地方政府对国家创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创业政策缺乏可操作性,使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未能形成。政府的创业投资机制尚未建立,使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没有可行的渠道。政府没有设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的组织,缺乏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等社会服务体系,使大学生创业成本高、创业效率低。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内涵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创业教育新理念转变为创业教育实践的有效载体。
西方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开展得较早,创业教育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其基本结构体系可以概括为 “以企业为中心,高校、其他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为这个中心服务”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对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由于创业环境不同,西方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但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同样也涉及高校、企业、政府、学生等多方关系协调问题。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体系,而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整合政府、企业和所有社会组织力量的一个综合、立体的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贯穿于高职教育整个实施过程中,不仅突出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而且需要创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更需要重新定位教育功能,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管理要素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包括构成与推进创业教育的管理要素: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创业教育政府责任体系。
(一)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共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即在学校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学生主观积极努力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并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等。在创业教育中,应转变学生对传统工资性就业岗位的依赖,启发他们产生创业的要求和愿望,树立主动创业的意识,注重学生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困境中保持自信、乐观心态和不懈斗志的重要性。
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和实施以创业教育课程为载体,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创业知识教育三者融为一体。一方面,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结合,在价值观教育中引入就业价值观、科学创业观教育,在意志品质教育中引入创业挫折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引入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业品质。另一方面,与职业技能课程、创业教育学科课程、创业教育活动课程相结合。职业技能课程是使学生习得从事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为今后就业、创业积累发展后劲;创业教育学科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掌握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企业运营知识,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课程;创业教育活动课程是按照各种创业教育项目活动组成的一种辅助性课程形态,以类似创业的活动让学生获取直接经验,感知创业程序、方法。
(二)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指高职院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服务和支持的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构建和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有:(1)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组织机构。如建立学校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全校创业教育工作;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办公室,制定和落实校内创业政策,鼓励、支持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建立大学生创业中介服务机构,为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工商、税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担保。(2)为学生创业提供信息服务。学校要加强创业教育网站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反馈适应大学生创业需要的市场信息。(3)为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学生创业提供技术、信息、资料、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开发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创业项目,把教师的发明专利、大学生实践创新的科研成果优先提供给有创业愿望的学生。(4)把校内创业服务体系和社会化创业服务体系嫁接起来。实现创业项目与技术成果转化、风险投资的交融,校内创业指导办公室与社会创业服务组织、创业园区的交融。
(三)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是通过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种资源,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形成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自主创业提供可以依托的平台。
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使创业实践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形成一个系统的活动链。在这个体系中,可以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体验企业管理和文化,完成实训实习等职业素质教育;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社会实践,到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或到新创企业中兼职,在职业实践中受到创业熏陶;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办“模拟创业企业”等实战场所,让学生实践从寻找商机到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融资和创业管理的全过程模拟;可以开展创业专题讲座、科技活动月、学术节等科技创新活动,以设立创新基金等方式对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可以出台配合创新基金的科研项目实施方案,办理大学生创业手续,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自主创业提供长期支持与指导。通过循序渐进的创业全过程训练,把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实践实习、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是为了保障实施创业教育而建立的,它主要包括政策、管理、师资、校园文化环境等若干环节。
高职院校在政策上要提出推进创业教育的指导性意见,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要求和对策,形成对创业教育的统一认识;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过程,研究制定创业教育教学方案;制定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在管理上,配合创业教育课程模块,采取学分制等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允许修满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提前毕业,对不能在规定学年内修满学分的学生推迟毕业;使学生在求学期间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请创业、就业,实行工学交替,分阶段地完成学业。在师资上,组建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教师队伍,针对高职创业教育发展规律开展理论研究;组建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和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教师队伍,为学生创业提供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的指导。在校园文化环境上,加强以创业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学校网站、校园刊物、宣传板报等各类宣传工具,以学生创业社团各项丰富活动宣传创业经验,树立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营造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五)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政府责任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政府责任体系是政府在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中形成的责任机制。
政府在大学生创业责任体系建设上的工作包含几方面内容:(1)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制环境。政府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清除一切限制创业的体制性障碍,努力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使大学生创业时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和经济活动,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2)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和资金支持。政府通过在高新技术孵化园区中设立大学生创业分区、建立大学生创业的“一站式”政府服务中心等方式,为扶持大学生创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政府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完善大学生初创企业融资担保制度、制定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的财税政策、建立有效的创业投资体系和运转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等途径,解决大学生在企业初创时期资金紧张的困扰,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真正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3)为大学生创业构建社会服务配套体系。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为支撑、全社会配合,形成大学生创业教育格局,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在政府协调下,争取市场和企业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大力支持。在政府扶持下,建立创业教育非营利性第三方组织,扶植大学生创业中介机构,提供创业信息、成果转化、产品开发、资金筹集等支持,分解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压力。
[1]陈学飞,等.高等教育理论精神论集[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孙继伟.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82-83.
[4]杨飞,等.浅论加快落实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17):153-155.
[5]黄亲国.论大学科技园对大学创业教育的作用 [J].江西教育科研,2006,(6):36-37.
G710
A
1672-5727(2010)06-0012-02
*本文系2009年度苏州市科协系统软科学课题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苏科协[2009]34号)的成果
易飚(1973—),男,上海市人,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副教授,江苏大学机电学院在读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及机械制造技术。
胡清(1975—),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教师,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及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