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需求与高职《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010-08-15王丽丽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单证实务国际贸易

王丽丽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社会需求与高职《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王丽丽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国际贸易单证》是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现代物流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是报关员、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工作的基础和起点。高职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根据职业型人才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

社会需求;高职;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对国际商务领域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单证》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受到了相关院校的重视。国际贸易通常是以单证为媒介、通过单证的交接和传递实现的,单证工作贯穿于进出口合同履行的全过程。制单能力是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基本技能之一。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的单证课程仍然以讲授理论为主,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要,所以,迫切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笔者所在学校地处“长三角”地区,当地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全国位列前茅,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市场机遇。近年来,我院通过不断调整,摸索出一套比较合理的教学模式,笔者拟据此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我国外贸发展对国际单证人才的需求

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量极大地提高,2001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五千亿元,2008年达到两万五千六百多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8.54%,增速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今已成为继欧盟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实体。由于单证工作上手快,注重效率和准确度,人才提升潜力大,因此,一些学校选择从单证方向着手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具体而言,对单证人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业道德 (1)充分认识单证工作的重要性,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2)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能搞好与其他部门、其他单位的关系;(3)遵守外贸企业工作纪律,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4)勤奋工作,精益求精,刻苦学习,积极进取。

专业知识 (1)了解、掌握有关的外贸方针、政策和法律;(2)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的基础知识;(3)懂得现行的信用证和托收业务及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4)了解本行业外贸进出口业务的内容、特点及对单证工作的要求;(5)了解运输、保险、商检、银行等部门的工作要求及程序,以便协调工作。

工作能力 有较好的外语基础,能看懂外来信用证及有关文件、函电,并能拟发外文函电,出具各种证明,用外文进行简单会话,能独立缮制各种单证并按要求传递、分类、归档等,能熟练地进行英文打字,同时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具备操作计算机和使用应用软件的能力,掌握电子报关、电子报检、网上备案核销、退税、网上申领许可证及利用Internet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知识和技能。

从业人员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 单证工作如此重要,从业人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参加相关知识培训。在上海等地地方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从2004年开始,商务部委托中国对外贸易企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单证员资格统一考试,并作为一项制度,每年定期举行。该考试的目的在于使全国的单证从业人员能够在更规范、更标准的环境下成功地完成单证工作,大幅度地提高我国单证从业人员的总体制单水平。现在,参加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的人数已经由2004年的两万多人增加到2009年的六万多人。

《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缺乏操作性强的单证教材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是最近几年随着专业细分的实际需要,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独立出来的,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等课程相比,可供选择的教材版本较少。笔者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从2003年开始担任单证课程的教学工作,总体感觉目前市场上的《国际贸易单证》教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单证实务教材中大量介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比如交易程序、贸易术语等,这些知识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已经学过,在重复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厌烦心理;(2)习题量少,针对性不强,达不到练习的目的。比如,汇票的缮制必然要涉及托收项下的汇票和信用证项下的汇票,但大多数教材的练习题只针对信用证项下的汇票,这样,学生就不能全面掌握相关单证的缮制;(3)练习中所涉及的一些细节性的知识与实际脱节。比如,练习中给出的集装箱号为23456,这个号码明显与实际不符,实际上集装箱号应该为11位字符,前4位为英文字母大写,后7位为阿拉伯数字,第4位英文字母一定是“U”,这是集装箱的识别码。教材中的练习会给学生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理论讲授所占比例过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单证》课程多采用以概念讲解、样单评析、作业练习为主的“三段论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及师生习惯,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比较突出,可以使学生学到相对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用于传授知识,缺乏单证制作的实践操作。实际上,《国际贸易单证》课程的操作性极强,很多知识点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掌握。比如,每一项单证都有繁杂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一套单据中有的栏目名称相同,但不同的单据侧重点不同。再比如,在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保险单、原产地证书等单据上都有“货物描述”(Description of Goods)一栏,但商业发票要求此栏填写必须与信用证完全一致,装箱单要求注明每一包装单位内所装货物,提单和保险可以用统称来进行描述,原产地证书则从原产国的角度对货物进行描述,除了商业发票以外,其余单据要求与信用证和发票一致即可。即使在同一个单据中同样的栏位名称,出现在单据的不同位置,填写的内容也是不相同的。比如,在商业发票中,出现在发票左上方的“To”是发票抬头,一般应该填写进口方的名称和地址,而出现在“From….To…”中的“To”后面则应该填写目的港等等。这些细节方面的差别只有通过大量实践练习才能掌握,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明显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教师“双师”比例不高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培养的是学生阅读信用证、缮制单据、审核单证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不同的单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实践经验,最好具备“双师”素质。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大学毕业直接到校任教,实践经验不多,或者根本没有实践经验,对于单证的处理能力有限,这样培养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必然存在缺陷。个别院校有部分教师是从企业引进的,最初这些有着实际经验的教师确实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时间一长,缺乏在一线工作岗位的继续实践,慢慢地与普通教师同化,失去实际经验的优势。

双语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 教育部文件要求高等学校实行双语教学,强调有条件的学校要在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等学科率先使用国外原版教材;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课程达到课程总量的30%。《国际贸易单证》课程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也是很多院校强调要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之一,国际贸易业务所涉及的大部分单证都是全英文制作的,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英语要求较高,要能熟练制单必须以较强的商务英语能力为基础,这也是双语教学的实际需要。但由于一些教师并非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科班出身,商务英语水平不够扎实,在讲课时往往利用教材附带的中文译文进行教学,学生在制作单证时参考的也是中文译文。结果很多学生学完该课程后,连最基本的信用证条款和单据栏目都无法看懂,更不用说用英文制单了。

《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材。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注意单证教材的更新,要求必须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必须是最近三年出版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材的方向。一般而言,新出版的教材在教材内容、教材体系等方面会比较新颖,比较贴近实际。另外,一些高职院校要求本校任课教师应尽量编写自己所教课程的教材,因为任课教师只有对自己所教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之后才可能编写教材,编写教材可以使教师对该课程有更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对此笔者深有体会。在2007年编写《国际贸易单证理论与实训》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参考了二十余本国内最新出版的单证教材,及时追踪国际市场情况,广泛了解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新变化,掌握新的单据种类、缮制内容和缮制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淘汰了一些不再使用的单据,增添了其他教材中较少涉及的单据审核等内容,每一章后面配有针对性极强的练习。这个过程使笔者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有了质的提高,最终该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得到使用该教材师生的一致认可。其次,要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增加实操课时,加大实训力度,这有利于掌握国际贸易单证的实际操作技能。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此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要求专业理论课实践环节所占比例不得低于40%,在开设《国际贸易单证》理论课的同时,一般会同时开设单证实训课程,并且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之前,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强化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基本掌握后,再集中进行一至两周的实训,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实训掌握国际贸易单证的操作技能。

对教师的选择和培养 首先,在引进教师时应尽量引进有从业经验的人员。最近几年,本专业所引进的专业教师基本上全部是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直接从企业引进的人员已经占本专业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其次,要创造、提供机会让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的“双师”比例。教师进修对于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知识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比较重视在职教师的进修,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派教师出去进修,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派出多人次参加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海关总署、商务部等组织的短期培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在整体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历年的教师综合考评中,成绩全部为优良以上,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再次,要给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能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新信息、新情况,并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收集大量信息,如人才需求信息、企业员工素质状况、职校毕业生在企业的适应状况等等。这样,可以为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培训及其他教学改革提供直接依据。另外,挂职教师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具体实际的基础上,还可以编写出更适合实际需要的教材。

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单证课程教学方法一般为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笔者尝试运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一是模拟场景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模拟场景训练,让学生根据案例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有关单证的缮制和流转。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动手能力;二是互动式教学法,即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具体操作可以先由学生分组阅读教材,然后提出问题,其他组的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回答问题,由全体学生对每个组的表现进行评分,选出最优秀的小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校内的实训中心可供学生进行模拟练习,但模拟练习的效果有限,如果能在外贸业务部门实习,无疑对学生的单证缮制处理能力是一种最好的锻炼,学生可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各种单证及相关活动进行实际业务操作,积累实际操作经验,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笔者所在的专业目前就有苏州市报关有限公司、苏州创伟报关有限公司、苏州物流中心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苏州恒丰进出口有限公司、苏州锦顺捷运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等十余个校外实训基地,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到合作单位实习,在实习期间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学生在实习结束时就与实习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实施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制度 我院要求毕业生必须获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才可以取得毕业证书。实际上,为了能够更好地就业,笔者所在专业的学生毕业时一般都至少获得三种职业资格证书,如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单证员证书等,这与我院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结合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学生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多 (单证员证书100%,报关员证书70%以上),上手能力强,因此,本专业的毕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最近几年来的一次就业率均达到100%。

总之,《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协调与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能力强、适应社会需求的国际贸易单证人才。

[1]俞培燕,郑艳.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2]崔艳芳.岗位需求与高职国际商务单证教学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8).

[3]朱蕾.外贸单证实务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文汇,2009,(5).

[4]张英杰,姜苹.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实践教学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1).

G712

A

1672-5727(2010)06-0027-02

王丽丽(1976—),女,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经济师,国际商务单证员培训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单证实务国际贸易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与贸易电子单证有关的问题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在《外贸单证》中的交互应用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