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技术背景下的教育功用反思
2010-08-15闫志琴刘行芳
☆ 闫志琴 刘行芳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徐州 221009)
3G技术背景下的教育功用反思
☆ 闫志琴 刘行芳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徐州 221009)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通信运营商发放了第一批3G牌照,中国从此开始了3G通信的新纪元,3G迅速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媒体、商业、教育等各行各业也随之开展了对3G应用的深入探讨。而如何利用3G技术和通信条件来开展移动学习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成为教育领域对3G关注的焦点和核心。
何为3G?它将给我国教育领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3G时代面临哪些挑战,需要做出什么样的调整?本文将从3G的特性、功能和信息传播特征入手,来探讨3G对当代教育的促进作用,并对3G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反思。
一、3G及其功能特征
3G——3rd Generation,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是通过开发和整合最新电子信息技术,将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多媒体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具有强大信息传输功能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是相对于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而言的。3G能够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它能够快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其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更是前两代所无法比拟的,传输速率高达2M bit/s,带宽可达5M Hz以上。[1]
3G的功能特征如下:
(一)3G具有高速的传输速率
3G具有在本地采用2Mb/s高速率接入和在广域网采用384kb/s接入速率的数据率分段使用功能,具有在2GHz左右的高效频谱利用率,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带宽,使得3G的声音和数据传输速率大大提高,图像、音频、视频的下载传输更加快捷。
(二)3G具有视音频电话功能
3G技术被谈论最多的是手机的视频通话功能。在3G技术的支持下,视频通话也将像语音通话一样普及。依靠3G网络的高速数据传输,3G手机用户即使远隔千里万里,也可以随心所欲流畅无阻地“面谈”了。当用户用3G手机拨打视频电话时,不再是把手机放在耳边,而是面对手机,再戴上有线耳麦或蓝牙耳麦,通话双方都能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对方影像,一方的通话状态还会被录制下来并传送给对方。同时,3G手机的语音通话效果也将随着网络技术的提升而得到提高。
(三)3G具有视频社区的功能
视频社区功能的实现,使空间、速率、介质所造成的干扰变得无关紧要。在基于3G网络的前提下,实现不同通信介质的兼容和跨设备的通信成为可能。通过3G网络,处在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可以自发形成视频社区,约定时间,采用不同的介质,在任何一个角落顺畅地实现互动交流。[2]
二、3G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3G的核心应用是“宽带无线上网”,重要特征是传输速率高。3G的这些特征正好可以用来帮助解决目前我国依托网络开展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如移动学习、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遇到的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3G给这些教育形态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从3G视角审视传统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时空的限制
不论是移动学习、远程教育还是网络教育,大都是采用师生异地同步或非同步的教学形式,提供的是已开发的教学内容。在任何时候、任何可以连接入网络的地方,学生都可以参与学习、接受教育。但是,由于网络连接和计算机必须具备物理条件等问题的限制,在无网络覆盖的区域、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上或步行中,都无法随心所欲地参与教学活动。
2.教学资源的局限
虽然网络传输速度在逐步加快,网络上提供的各种文本、声音、视频、动画等资源日益丰富,但由于技术壁垒、搜索困难和资源来源不确定等一些客观原因,依然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而最主要的是受到设备存储容量以及网络带宽的影响,通过网络下载的学习资源多为文字表现形式,视音频流无法顺畅快速地上传和下载,或者说视音频资源的下载速度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了。
3.交互性相对较差
受到网络带宽的限制,在移动学习、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如网上答疑、在线讨论等主要还是通过E-mail、BBS、QQ、SNS等形式,以文本为主,声音、视频的直接交互较少。限于文字交流的单一形式,无法看到对方图像、听到对方声音,从而影响师生情感交流的效果,进而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提高网络带宽,丰富师生交互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另外,传统的网络教育在教学内容的表现方式上也较为单一,对于语言、视觉艺术等方面的学习内容无法很好地呈现,对于一些学科的适用性不强,有局限性。若能够突破网络传输速度的局限,顺畅地传输视音频流,较大程度丰富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依托网络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适用范围将极大地加强,学习效果也将得到改善。[3]
(二)3G强大的通信功能给移动学习带来新希望
1.提供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将有线互联网、移动通信网集成在一起的网络,它主要包括有线互联网、无线连接和灵便终端。有线互联网即Internet,无线连接是由无线模块组成的网络,灵便终端指具有终端处理能力的便于携带的终端设备。与有线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优点是弥补了有线互连网不能移动的缺点。移动互联网可以把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联系在一起,它打破了各种封闭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得到一个可以自由发展个性空间,课堂的地域性在理论上被无限地扩大了。只要有通信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实施移动教学。移动用户使用无线终端,经过网关后可接入互联网,访问学校的教学服务器,并进行浏览、查询、实时交互,类似于普通的互联网用户。而面向浏览器的移动设备的推出,可使我们通过手机浏览互联网上丰富的和更新较快的各种各样的素材,获得更多的信息。[4]
2.提供海量移动资源库
随着移动学习设备容量的增大,以及3G网速的大幅度提高,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看和收集与教学有关的声音、影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并从互联网浩瀚的资源中搜索所需材料。学生也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搜取自己需要的内容,如课程的重难点和常见问题及其答案等,而且可以存储于网站数据库中,学生不仅能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登陆网络,查询各种学习问题,还可以浏览、快速下载专家讲座、在线课堂讲座等。
3.提供移动的交互式多媒体
3G以前的交互式多媒体信息传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通信技术水平的限制,数据流量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交互的需求,因而所谓的交互式多媒体的交互功能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慢吞吞”的信息传输特征常常令参与者忍得不耐烦。3G的高速率传输使移动终端用户之间数据、音频、视频传输不仅是“立等可取”,而且是“适时同步”,使得真正的多媒体通讯成为可能。3G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多媒体业务:包括多媒体短消息业务、多媒体邮件业务、无线点播业务、wap浏览、互动游戏业务等,为学习者提供使用无线移动设备同时访问多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的无线通道。[5]这使得师生之间随时随地“轻松面对面”的交流成为了可能。
三、3G教育功用的反思
3G移动互联网将把我们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移动互联空间,3G手机不仅能进行语音通讯,还能用来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传输文字和图像资料、开展电子商务等,堪称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大媒体[6]。但3G技术被引入教育领域毕竟是新生事物,许多未知世界还需要我们去认识,各种新的矛盾需要我们认真去寻找答案。在充分认识和利用3G带给教育新的形态、新的气象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积极地认真思量3G的教育功用究竟有多大,明确3G应用于教育还存在的哪些局限性,以防患于未然。
(一)设备局限性
3G设备的性能是3G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关键,目前具备较成熟的3G技术、应用最广的终端设备是3G手机。就目前情形来看,各大厂商出产的3G手机多是为了商用,教育性能很少。3G手机的核心应用有:宽带上网、视频通话、手机电视、无线搜索、手机音乐、手机购物、手机网游。而且由于手机屏幕较小、待机时间有限等原因,手机不适合进行长时间的、系统的学习,只能作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辅助方式。
(二)资源质量和检索效率有待提高
3G传输速率的大幅度提高,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得网上信息量成倍激增,信息资源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这要求学习者必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择自己需要的优质资源。对于那些辨别力不强、自觉性差的学习者,还可能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进而影响学习。因此信息资源内容的质量和检索获取效率也是3G技术应用于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资费问题
3G的到来,使宽带无线高速上网成为不争的事实,网络中可供选择的多媒体数据业务也日渐增多。多媒体数据业务的丰富意味着学习者使用网络教育业务的可选性增多,但同时也会带来学习者通信消费成本的提高,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7]
(四)管理机制不成熟
灵便终端应用于教育,尤其是手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上网学习。但反观我们目前手机的使用情况,不外乎打打电话、传传简讯、上网浏览浏览新闻、图片、视频短片等,又有多少人是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尤其在现今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手机铃声此起彼伏,打断正常教学、学习的情形。因此,如何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机制,对使用灵便终端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规范约束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不可否认3G技术对教育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依托网络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更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我们在将3G技术引入教育领域时,还应注意增强设备的教育性能、提高资源的质量和检索效率、合理调整资费用度,完善管理体制。3G技术给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3G,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开创3G时代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1][4]罗小巧,周丽丽,万李.3G在移动教育中的应用展望[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2-3.
[2][3]肖澎,陈燕.3G技术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2).
[5]彭春旺,赵新胜.3G 时代:学习在“移动”中“宽带”起来[J].现代教育技术,2009,(6).
[6]陈龙.浅析3G新媒体对受众的影响[J].决策探索,2009,(6):45.
[7]秦莹莹,郝建英.对3G时代我国企业网络教育所面临的新环境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9:165-166.
[编辑:王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