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疗养院实施中医“治未病”的实践探讨

2010-08-15310007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王莹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8期
关键词:治未病疗养院疗养

310007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 王莹

“未病”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继《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不断丰富了对“治未病”的认识。现代医家更加重视“治未病”思想的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众多医家发表文章阐述“治未病”理论。综合文献记载,可将“未病”概括为4种状态:即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和传变未病态[1]。2008-01-25,全国“治未病健康工程”正式启动,这一工程的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医将被纳入保障全民健康的医疗服务体系之中。疗养院作为特殊的医疗服务单位,在实施中医“治未病”工程中,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优势,本文仅就疗养院实施“治未病”的实践和理论作一些探讨。

1 疗养院实施“治未病”的优势

1.1 疗养之终极目的与“治未病”的核心高度统一 疗养的终极目标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通过疗养,进行适当休息和锻炼、营养等疗养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通过必要的治疗和疗养措施,使已发生的疾病转向康复、健康。而中医治未病之核心有二:一是无病早防;二是有病防变,促进健康。传统的“治未病”与现代疗养,在理念上是异曲同工。中医治未病从文献记载来看至少有2 000余年了,而我国疗养院的建立和发展就是从预防疾病和疾病康复角度着手的,而且更多的是从预防疾病考虑的,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如太极拳、温泉、海滨、景观、饮食、针灸、推拿、按摩、气功、导引、武术、保健等,用以调节体内阴阳气血,疏通经络,强筋健骨,调节情志,缓解精神压力等,这些手段和措施几乎在我国所有疗养院被广泛使用,并且在预防疾病和疾病康复中疗效肯定,即使现在,疗养院的核心技术仍是自然康复疗法(中医养生核心技术)和对疾病危险因素的辨证施治。由此不难得出结论,疗养康复纳入中医“治未病”的预防体系并不存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困难[2]。

1.2 疗养院的功能是实施“治未病”原则的继承 国内正规疗养院的功能现阶段大致包含了疗养、体检、康复和亚健康调治。纵观“治未病”的理念和内容,应该说目前国内疗养院都已基本具备,是轻车熟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治未病”的原则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3]。这些原则疗养院是一直在实践的,如常规的健康体检和咨询、保健宣教及康复疗养、健康评估、危险因子的确定、保健处方的设计、健康档案的制作等,并在传统的基础上,介入了心理、运动、营养等等[4]。

1.3 疗养院的人才、技术资源是实践“治未病”的可靠保证 疗养院集多学科专业为一体,集健康保健功能为一身,既摆脱了治疗医院单一治疗模式的束缚,又在围绕健身、强体、康复等“以健康为本”方面开辟了新天地。目前国内正规疗养院大多延续了治疗医院的编制模式,专业科室设置门类齐全,各学科人才济济,医疗设备配置精湛,积累了多年健康体检和疗养康复经验,对健康鉴定与指导不良生活习惯的矫正及亚健康调治是熟门熟路,对健康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已初具规模,完全达到“治未病”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要求。疗养院在中医和物理治疗方面更具人才优势,与“治未病”工程完全可以无缝衔接。

1.4 疗养院的环境是实施“治未病”的理想平台 疗养院大都处在风景区,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各种理化因子作用基础,充分利用空气、日光、景观、负氧离子、有机矿物质等自然疗养因子,结合“治未病”的手段,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对控制危险因素,恢复健康体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使身心得到极大调整,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治未病”场所。同时,随着各疗养院陆续对外开放,到疗养院体检、疗养不再是时尚和地位的象征,疗养院的经济效益逐步攀升,由此带来疗养院的硬件设施、医疗仪器设备越来越完善,软性服务越来越到位,再加上超前的健康理念,专业的健康管理,综合的亚健康调治手段,疗养院已成为调养身心的不二选择。疗养院只要搭建好“治未病”的平台,展示自己的管理特色和管理能力,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

2 我院实施中医“治未病”的实践和设想

2.1 基本思路 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核心理念,切实有效地为客户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识、干预、保健、治疗等健康服务,探索“治未病”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和昆仑健康保险公司、炎黄东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建“KY3H‘治未病’中心”,以系统工程的观念考察人的生命运动,以传统的中医学和养生学为主,融合现代医学和医学工程技术形成以辨体质、鉴状态、识未病、干预调理、评估效果等为主要环节构成的个性化健康保障技术和服务体系,以传统健康文化理念为主导,以未病、已病为主体,从改变其观念入手,进行顺势调理,实施互动性健康管理,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构建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KY3H”健康服务。

2.2 “治未病”中心组织结构 中心开设KY3H辨识体检、健康干预、康复保健、名医工作室、综合服务部、贵宾接待室等场所(图1)。

2.3“治未病”中心工作流程(图2)

2.4“治未病”服务模式 建立“KY3H私人健康状态信息库”,集采集、录入、分析、评估为一体,为客户进行常规体检以及KY3H体质辨识服务,提供体检报告、“知己”报告、“求己”方案和“求医”指南等(图3)。

3 我院实施“治未病”的服务内容

1)依托我院现有的高级干部健康体检管理中心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健康体检服务。

2)依托五脏相音辨识检测系统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为客户提供脏腑及经络功能状态测评,经络穴位、饮食、音乐、情志综合调理方案,及配套的经络调理磁疗贴。

3)依托“KY3H私人健康状态信息库”智能系统为客户建立健康状态信息库。

4)依托现有工作基础为客户提供9项特色技术服务:①中医养生健康宣教。②膏方药膳。③冬病夏治。④针灸减肥。⑤推拿保健。⑥理疗驱病。⑦养身药浴。⑧小针刀。⑨常规中医中药。

“治未病”代表着人类新健康观的主流意识和方向,是当今医学研究的主题和方向。在从“重治轻防”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转变中,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方法、手段的优势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疗养院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实施中医“治未病”的实践中积极摸索和探讨,形成自己的特色,为疗养院的转型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图3 “治未病”服务模式图

[1]李力,薛晓琳,徐雯洁,等.“治未病”思想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08,27(1):76-77.

[2]魏素丽,范竹雯,徐江雁,等.对疗养行业管理归属问题的再思考[J].光明中医,2008,23(11):1849.

[3]宋为民,罗金才.未病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3.

[4]戴新民.疗养院健康管理之我见[J].中国疗养医学,2006,15(2):38-40.

猜你喜欢

治未病疗养院疗养
“小、快、灵”立法的唐山实践——《唐山市截瘫疗养院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实施
加拿大一疗养院31名老人被饿死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为军民促健康 为打赢储力量 海军青岛第一疗养院深入探索疗养院建设发展纪实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浅析疗养院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