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反思
2010-08-15任建波
梅 玲,任建波
(1.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江苏 淮安223001;2.淮安市天明教育集团,江苏 淮安 223001)
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反思
梅 玲1,任建波2
(1.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江苏 淮安223001;2.淮安市天明教育集团,江苏 淮安 223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基于网络环境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也日益盛行。回首曾经的尝试,笔者感到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探索、推敲、反思、提升。在对已经开展的实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以期对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能有所启示和帮助。
网络环境;校本教研;教育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学校利用现代媒体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传统的教学研究相比,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校本教研的时空,有效提升了校本教研的效能,成功引领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与此同时,传统的教学研究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内涵及可行性
1.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界定
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是指以校园网络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借助网络平台所开展的开放的、富有个性化的教学研究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网络资源,发挥网络平台的功能来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升校本教研的效能。
2.现代信息技术的腾飞推动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开展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学校现代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而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实际上已经走进了多数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他们对新知识、新技能接受得很快。学校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硬件建设也已经达到开展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要求,如学校有学生机房、教师机房,教师配备个人笔记本电脑,教室配备多媒体使用平台以及校园进行网络建设等等。总之,校园内、外的信息化发展都在推动着学校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开展。
二、开展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意义
1.学校教学研究需要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有益补充
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学校教学研究日显不足,传统的学校教研多数情况下是一种从上而下的机制,即所谓的教学研究不是教师的内心所需,而是“上面”分派给他的任务,其与教学实践也不是“一家人”,是同一个人工作的两个不同方面,这样的教研很难想象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学校教学研究急切地需要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本身回归。而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恰能有效地引领教师把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合力,相互推动;还能拓宽校本教研的时空,提升校本教研的效能,可以成功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2.为教师减负,为教学增效
不仅学生需要减负,教师也需要减负,名目繁多的培训、会议、考核,已经将教师的时间挤占一空,教师不堪重负,多数教师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但是,有效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却能达到为教师减负、为教学增效的目的。
三、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实践
基于对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认识和硬件、软件等条件的具备,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尝试。
1.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开展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前提
每学期刚开学和学期中途,我们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几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包括网络知识、教室多媒体平台使用技能、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教学小网站建设及网页制作方法等,还有特别针对新进校教师的专门岗前培训。只有通过各类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有可能顺利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
2.实施电子备课,保证备课质量,提高教学质量
在对电子备课方案进行充分论证的前提下,我们在全校各学科实施了电子备课。考虑到以前的手写教案存在诸多的弊端,如抄教案多,备教案少;教案的作用主要停留在备查上,真正指导课堂教学的少;大量手写教案也极大地挤占了教师的业余时间等。实施电子备课,在形式上是集体备课与个人内化相结合,主要分四大步骤:
一是开学初,由学科备课组长组织年级学科任课教师共同学习相关学段的《课标》精神,深入研究全册教材,分析本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做到在知识、方法、学情等方面心中有数,并根据教学课时数制订出本学期的学科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不仅要详实划分周教学时数与进度等,还要将备课内容化整为零,即把全册教材的备课任务按单元具体分配到人。
二是教师自己主攻本人的具体备课内容,这里的主攻是指进一步研究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情等,在此基础上拿出自己主笔备课内容的电子教案。教师个人主笔的电子教案在格式上有统一要求,特别是要在右边留有一定的距离,供其他教师在使用时做相应的修改。
三是在每周的备课活动时间,按教学进度,教案主笔人提前一周对自己的备课内容做详细说课,这里的说课与一般意义上的说课略有不同,主要是针对所备内容做教学的程序说明,较少对所用方法的理论分析。还包括每一课时的练习设计及相关补充等。非主笔教师可以共同对电子教案做进一步的分析、完善,提高电子教案的质量,形成共享资源。
四是每个教师在使用电子教案前还可以再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师个人教学特点进行再次修改,课堂教学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教学反思,并进一步完善电子教案。当一学期的教案经过年级所有教师的使用、修改、完善后,实际上又达到了合零为整的目的,促成了学校教学资源的不断积累。对三年内进校的教师,学校要求他们在组内备课的基础上,全册内容要有手写教案。
3.开设教学论坛,搭建研究平台,促进校本教研
校园网络的建成和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能,如在学校宣传、家校沟通、师生互动等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显示了现代媒体的魅力。尤其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利用校园网络有效地开设教学研究的各种论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升了教师业务素质,推动了教育科研的发展,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们开设的教学研究栏目主要有备课室、教学后记、练习题库、教学演练场、专题赛课之窗、教学故事会等。
备课室存放各年级各学科教师的个人电子教案,各年级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各学科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教师上传的电子教案一般都是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如果不是自己主笔的电子教案,要有自己针对本班实际情况的修改意见,不能完全采取“拿来主义”,要有针对学生实际的补充练习,课后还可以再次修改教案,以利于第二学年的教学。
教学后记主要是教师个人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一些必要的教学反思,做一些点滴的记录、反思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练习题库是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一部分,主要是各年级各学科的周末练习,单元测试以及期中、期末试题等,集中存放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的使用和借鉴,有利于促进试题质量的不断提高。
教学演练场是学校开展锤炼师能活动的一个平台,学校每学期都根据各学科教师自愿报名情况,与名师展示相结合,统一安排,定在每周二上午利用四节课进行语、数、外和技术学科公开教学,为机会较少参加赛课的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为学校名师提供辐射和引领的展示平台。凡参与教学演练场的教师都要提供教学研究的主题,即从教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制定课堂教学的主要研究倾向是什么,让听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研究主题鲜明,更能达到研讨的目的。课后执教者要将教学设想、课堂实录、教后研究所得等上传至教学演练场栏目,各备课组要在备课活动时间内先行对本周演练场的课进行主题评析,对所倾向的研究主题是否达成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并形成文档再次上传至教学演练场栏目。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执教者业务素质的提高,对全体本学科教师也是一个有益的交流与促进。
专题赛课之窗主要是针对每学期的“协作杯”、“创新杯”等专题课堂教学竞赛而设立的,也包含代表学校参加上一级赛课的课堂教学,主要包含相关的教学设想、教学设计、教学心得等。
教学故事会是教师记录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故事的家园,针对自己在教学历程中的一些创新教学体会,如师生之间发生的教学小故事、自己比较得意的一个教学小步骤、一次有新意的教学板书、一道有研究价值的练习题,甚至是一次教学失败的教训等等,都可以进入教学故事会。不分学科、年级,大家都可以在这里交流,分享彼此的教学故事,交流促进碰撞,分享促进成长。这里是教师成长的记录簿,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跑线。
四、对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反思
我校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已有两年,对于其利弊也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却需要进一步加强引领、管理和研究。
1.电子备课要解放的是什么
但凡有过一线教学经历的人都知道,备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意味着什么。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同行们都在争论着是否还要写教案的问题,主张不写教案的一方认为教案基本上只是一种摆设,只是供领导们检查的一份材料,很少有人真正用其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认为一上讲台便可以信手拈来,因此教案就变成了一个挤占教师时间的“罪人”。而反对的一方则说,教师不写教案怎能进课堂进行教学呢?问题如此严重,当然得写。只有写教案才能去认真学习 《课标》,钻研教材,只有好好备课才能组织好课堂教学。可争论归争论,在没有最佳方法出来之前,还得写教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备课应运而生,可电子备课要解放的到底是什么呢?
实施电子备课后,出现了严重的抄袭现象:有的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搜索自己要备的教案,下载后归为己有,对于应该自己研究的内容没有去钻研,以至于集体备课时照本宣科,说不出所以然,这样就直接造成了集体备课质量的下滑;有的教师对于自己的备课内容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教学建议,但是对于他人的备课内容不去研究,对他人的教案也不认真学习,看看是否符合本班实际,照搬过来使用,这样不能保证教学效果。从时间上来看,电子备课确实把教师以往抄写教案的沉重担子卸了下来,解放了教师的手脚,还给了教师更多的时间去干更多的事。但是电子备课绝不是单纯还给教师时间,不是让教师减少研究的意识,不是让教师去走“捷径”。电子备课是集体力量与个人特色的一种融合,应该更有利于促进备课质量的提高。因此,实施电子备课,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督查、评价与惩罚机制,严禁任何走 “捷径”的行为。
2.教学论坛的开设推动和限制了什么
针对学校教学活动而开展的各类教学论坛,创新了传统的教学研究模式,激活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研究热情,使他们体验到了一种空前的自主、平等和宽容。传统的教学研究活动,侧重于点对面的交流,是你说、我说、他说的工序操作模式,极少出现不同的声音。再考虑到被评人的“面子”,评析人的地位、权威、年龄等方面的因素,于是想说的话会忍住了,不得已说一点不痛不痒的话就算完了,这样的教学研究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而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学论坛,能够有效地避免上述矛盾,大家处在同一个平台,话语权平等,不论“尊卑”,学术研究的地位平等,只要有自己的见解就可以发表出来,如果还是有点觉得不好意思,还可隐身发表。这样直接创造了教学研究的 “真实”,唯有真实的力量才是最巨大的,作用才是最可靠的。真实的教学设想、真实的教学设计、真实的教学后记、真实的教学心得、真实的教学故事,促进着教师真实的个人成长,演绎着真实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故事。因此,教学论坛的开设,真实地推动着教师进一步积极地投身教学研究,推动着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着教师个人素质的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教学论坛的开设又限制了什么呢?应该说教学论坛是教学研究活动的有益补充,却也减少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时间,由于论坛的存在,很多时候会引导大家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于大多数中青年教师来说是可以的,但对于少数年龄较大的教师却存在着困难,对于网络,他们不能像青年教师一样应用自如,或者由于家庭、身体等原因没有那么多时间泡在网络上,这样势必会降低他们发挥经验成果的效能,造成一种教学引领资源上的浪费,这是限制一。限制二,由于在论坛上的时间多了,现实交流少了,造成了教师之间网络语言增多,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以至于个别教师开家长会都会怯场。限制三,虽然网上交流也可以得到一些思想上的碰撞,但终不如面对面的碰撞产生的火花更多,特别是对于教师自己教学经验的形象化描述。因此,在开展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同时,传统的教学研究活动仍然是主要形式,两者要相得益彰,不可偏废,要把握相互结合的“度”,才会使研究效果达到最佳。
3.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准确把握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切实抓好这项工作的开展。首先,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是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一种有益补充。其不与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并列,更不矛盾;是促进,是有益的补充,起着推动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其次,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立足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论是实施电子备课,还是开设众多的教学论坛,都是为了抓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第三,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创设氛围。在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诸多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对研究过程进行专家引领,业务精修,自我反思,共同成长。最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要进行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建设,电子教案、教学心得、教学后记、练习题库、教学故事等都是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编辑:王天鹏)
G434
A
1673-8454(2010)20-0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