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人”不是“雷劈人”

2010-08-15陈庆之

中学生 2010年10期
关键词:雷劈卡通片奇闻

□陈庆之

“雷人”不是“雷劈人”

□陈庆之

生活之中,“雷人”的话和事无处不在,一不小心,你就可能被“雷”到哦!

“雷”是一个很老的字,甲骨文中的“雷”,就是一道闪电的象形,边上加两个圈。后来到了金文中,雷电交加之外,添了一个“雨”字。进入农耕社会之后,天打雷,要下雨,则润田,演化至今,也就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雷”字。

在中国独有的二十四节气中,有一个节气叫“惊蛰”,也与“雷”有莫大的关系,“惊蛰”意味着,春天打雷了,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醒,开始出来活动。所谓“春雷响,万物长”,春雷之后,气温开始上升,雨水也多了起来,农作物进入了生长的佳期。

“雷”作为自然界的一种能量释放,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早期,都被演绎成很多神话故事。

雷电的威力在古希腊,那可了不得,掌握雷电力量的神是宙斯——众神之首。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除了喜欢到处勾引凡间的美女外,还喜欢拿着手中的“雷霆霹雳”到处惩罚人,以显示他的绝对权威。同样,在中国的神话中,雷公也会“劈”人,不过他是“奉旨行事”,玉帝叫他“劈”谁,他就“劈”谁。

在很多地方,至今,依旧有“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要挨雷劈”的教训话,吵架咒骂时,也会说什么“挨雷劈的”,甚至发誓时,也会说“如违此誓,天打雷劈”的话。

而今,“雷人”作为流行的网络语,意思是说言语或行为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和无语。其网络出处据传是一则奇闻,说的是福清东瀚一名男子为了赖账,竟然手持铁棍对天发誓,称如确实欠钱不还,就遭天打雷劈,结果话音刚落,就惨遭雷击,所幸最终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从此以后,“雷人”、“被雷到了”成为让人感到很无语、很无奈的代名词。这条奇闻出现在网络上是2008年8月的事,显然,在此之前,“雷人”和“被雷到”是屡有听闻的。于是我宁可相信“雷人”的另一个由来之说,源自于日本卡通。

相信常看日本卡通片的人都有印象,在表达“震惊无语”的时候,片中多会出现“雷劈人”的情节。如日本动画片《机器猫》中,倒霉的小叮当在碰到老鼠,或是被主人公野比康夫的举动震撼得无语时,都会有被“雷劈”的情节。又如《蜡笔小新》中,野原新之助的妈妈美伢也常常被小新的恶损举动“雷到”。渐渐地,原本卡通片中才会出现的情节在生活中被影射,“雷人”一词也便传了开来。

网络上传播的“雷人”之事大约有雷人语录、雷人广告、雷人打扮、雷人台词、雷人图片等。简而言之,“雷”,就是对那些离谱得无法接受的事情感到震惊,有如被雷击中的感觉。“雷人”,就是形象地表示某事物让人很无语,感觉就像被雷劈到一样。“雷”也可以说成被吓到了,又或者说碰到某人、某事就如踩到地雷一般。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尤其在共性一直压抑着个性的若干年后,个性的爆发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当个性的宣泄超出一定“度”时,雷人的事也便发生了。凡事应有度,所谓“过犹不及”,就是如此罢!

责编/雪 糕

猜你喜欢

雷劈卡通片奇闻
奇闻趣事
“雷劈数”真奇妙
科学奇闻60秒
卡通片里的人物为什么会动
卡通片里的人物为什么会动
雷劈少年
雷劈少年
雷劈少年
奇闻趣事
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