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的风帆,“知”的彼岸——浅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彰显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2010-08-15程鸣吴振
程鸣吴振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生活教育”要求教育事业应从人民生活的实际出发,制定方针和确定方法,彻底打破旧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教育经验、方法,使教育成为推动劳动生产和人民解放的工具,最终使全体人民能自如地运用知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基于这个根本点,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在《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中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推行生活教育,就是要将来自生活的知识返还于生活,为生活所需去办教育。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明确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他一再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他还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生活是语文的原型和资源,语文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社会生活对人的要求,同时,还要注重对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如国际国内大事、生活潮流、争鸣观点、社会现象等,来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增强语文教学的生动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化的气息。
二、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彰显生活教育思想
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教师尽可能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
1.课前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自主阅读习惯。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大都可以与历史故事、名人趣事、生活轶事和处世哲理联系起来。课前,我们可以将文言文所涉及到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或成语典故讲给学生听,让他们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再布置朗读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例如,在上《烛之武退秦师》之前,我们可以先讲一个成语“秦晋之好”,再讲它的来源: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互为婚嫁,后称两姓联姻、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好”。同时,设置一个问题:秦晋关系非常好,如果让你去“挑拨离间”,你该怎么做?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思考。因而在上课时,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也为讲解烛之武的游说艺术作了铺垫,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引导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并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与文言文教学的结合点,利用生活中的真实现象与场景创设情境,让课堂导入“生活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顺利地推进课堂教学活动。比如讲《鸿门宴》时,笔者提出一个话题:有人说这是一出古代版的《无间道》,理由是曹无伤和项伯互为刘邦和项羽阵营中的“奸细”,你认为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这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也非常活跃。学生结合文本来谈自己的看法,最后多数人认为是有区别的,依据是项伯有颗“感恩的心”,是为了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而曹无伤则是出于私利。在此基础上,笔者还组织学生进行了对“知恩图报”这一现象的社会思考。再比如讲《陈情表》时,先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然后把学生分为两个角色,一方是李密,另一方是晋武帝,就李密是否赴官任职展开辩论,要求“晋武帝”发问,而“李密”必须用课文中的话或思想去论述反驳。经过一番辩论,最后“晋武帝”无言以对,“李密”大获全胜。通过辩论让学生体会出李密文章逻辑的严密性,并且从中受到了“孝”的教育。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引入课堂,使我们的文言文课堂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文言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3.挖掘生活资源,拓展文言文教学空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这一句话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积极引导学生去关爱自然、关注社会,让他们通过对自然、人生、命运的客观理解来感悟文言文的内涵。各地地方文化资源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如能开发利用好这些生活资源,必将促使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上《游褒禅山记》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将自己游玩花山迷窟的经历与《游褒禅山记》中的“游后洞”进行比较,不少同学都有“有穴窈然,入之甚寒”的真实体会,也领悟到“志、力、物”三个条件的重要性。此时再将一些文言知识略加点拨,同学们自然很快能接受。课后,竟能轻易地背诵课文了。通过这种亲身体会,让学生学得更有趣味了,使学生从被动获知的状态变为积极主动的求知过程。让文言文教学生活化,把文言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中学生尽可能多地浸蕴在文言文中,使中学生强烈地意识到“处处有文言,时时用文言”,自觉形成一种文言文实用意识。如讲解《寡人之于国也》时,同学们主动联系现实,发现有当今的许多政治主张,如“建设小康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德治国”等,还有“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有些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还特别关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把施教的视角延伸到广阔的社会,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生活离开语文将黯然失色,语文离开生活将枯燥无味。陶行知认为生活方法就是教育方法,“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生活也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亲知躬行为一切知识之根本。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高中文言文教学实践,不仅可以弥补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不足,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