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2010-08-15浦培根
浦培根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
近年来,探究性试题成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一大亮点。江苏省自2008年起,在《考试大纲》中便新增了“探究能力”的考查,并将其列为F级,即最高能级。其考查形式、备考策略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
在谈到“探究能力”时,《考试说明》中一共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2)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江苏省乃至全国各地高考语文探究题的命题来看,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设题重实际:它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适合高中生作答。(2)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3)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下面结合近两年部分省市高考语文试题,谈谈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一、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
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形式多样,散文涉及到作品主题、艺术特色、材料组织、审美价值等的深层思考,小说则涉及到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结构特色、艺术价值的多维解读。对于这些题型,我们必须储备相应的知识,并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如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这道题实际考查了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探究能力。题目提示考生《乌米》中的“我”与《祝福》中的“我”相似,因此,要赏析乌米的形象与作用,先要考虑《祝福》中的“我”的形象特征和“我”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再回答本题。《祝福》中的“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一方面厌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另一方面又软弱退缩,玩世不恭,不能给祥林嫂以帮助。在结构上,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呈现的,“我”是事件的见证者,在小说中起到线索的作用。再看《乌米》中的“我”的形象特征和作用,相比之下,此“我”与彼“我”相同之处较多。如在形象上,“我”都对主人公富有同情心,都对现实有一定的认识;在作用上,“我”都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都借“我”的感触揭示主旨。由此赏析《乌米》中的“我”可以整合为如下几点:形象:(1)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2)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3)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作用:(1)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2)“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3)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4)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这样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新问题,就有较大的把握性。
二、依据文本的内容进行探究
探究性阅读提倡个性化的阅读,有创意的解读,但个性化和有创意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超出文本这一基础。文本是进行探究的逻辑起点,任何一个探究题都源自文本,要求考生结合全文来阐释,个性阅读也要尊重文本。“对课文局部或某方面的深刻分析,一定要建立在对课文整体的感知之上,越是统观全篇,越能透视文本的局部或方面。因为任何阅读分析最后都要回归到对课文的整体感悟溶解之中。①”有的考生对文本只作粗略肤浅的浏览,就乱作分析,乱下结论,结果犯了误解文意的方向性错误。
如2008年江苏卷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此题具体考查小说情节安排所起的作用。小说中情节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解答此题时就要纵观文本,尤其是要分析小说的主旨和主人公分别是什么,以及小说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侯银匠是个手艺人,勤劳、朴实且灵巧。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在刻画侯银匠,小说的着眼点一直是围绕着侯银匠展开的。本文的主人公应是充满人情味、人性美的侯银匠,而不是侯菊。写侯菊只是为了表现侯银匠,这里涉及到人物正侧面描写、实写暗写等。至于小说的主旨,作者欲通过侯银匠来折射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小说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使小说更具深厚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作家的艺术匠心。因此,可阐述如下理由:(1)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2)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地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使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3)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4)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5)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不少考生游离文本内涵随意作答,没有能从整体上理清文章主旨和关键人物的关系,未能结合文本内容作具体分析和个性化阅读,误判了小说的主人公(误将侯菊作为小说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有的则出现了概念化、贴标签式答案。
三、按照规定的角度进行探究
探究题在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然而任何探究活动总是有一定的目的的,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考生的探究要尊重试题的限制,遵守试题的规定,而不能主观随意答题。
如2008年海南卷第14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本题题干分别对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了二元对立的评价,列出了四种不同的观点,对考生探究性答题既有启发,又有规限。从人物形象的核心特征上看,鲍勃重“情”,吉米重“法”,在探究性阅读理解中都是有理可讲、有话可说的。考生必须在“情与法”的抉择中,就自己感受较多、体会较深的一点展开探究。或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或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或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或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进行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阅卷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如果离开以上四点答题,譬如谈小说情节设置如何巧妙,谈西方人的价值观如何特别,那就违背了按规定的角度进行探究的原则,就不能得分。
探究性的题目,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通常表述为,你是如何看的?或你的感受如何?放得最宽的探究题是属于“谈谈你的看法”之类的“融入法”试题,但设题都是规定角度的,因此考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先要辨明角度,然后再确立自己的观点,继而从文本中找出确凿的实例作为佐证。
四、对于文本的深义进行探究
此类探究,是就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而言的,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提炼出奇丰富的意蕴。要求考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强调阅读思维对写作思维的超越,要求剖析文本,与作者商兑,利用阅读的期待、反思和批判,重构文本的新义,实现阅读的探索和创造。②”此类探究题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层含意,而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内容应具有丰富性,思维应具有发散性,解法应具有探索性,效能应具有创造性。
如2008年广东卷第18题: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一道深层剖析类探究题,如果简单地回答“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就缺少思维的深度了,思想性方面就会受影响。所以,做好这样的题目,考生要追求思维的深刻性。该题分两问。第一问,表面上看可以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回答问题,但实际上“我”对“父亲”的态度是动态的、立体的。第二问,回答似乎更为自由,但必须联系文本作深层剖析: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他“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慢慢减少,对父亲的行为表示疑惑;最后,当父亲提出要“我”接收他的事业时,“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在高考的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中,相当多的考生只会看表面、抓现象,而探究却总不能达到应有的深度。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发现其本质性的东西,然后将探究性的结果呈现出来。
五、借助内引和外联进行探究
“内引”,就是能够把握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可以对从原文摘取的重要语句加以合理的“加工”、“整合”,最大限度地“踩上得分点”,确保多得分。“外联”,就是结合时代背景、作者性格、遭遇,联系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在所学内容的知识网或课外阅读的知识网中努力搜寻,进行拓展延伸。
如2009年安徽卷第14题:这篇小说(《董师傅游湖》)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1)略;(2)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
由于文学形象具有指向性和包孕性,所以文章内容往往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随着视角的转换,通过“内引”和“外联”,我们可以就作品的意蕴进行多维解读。本题示例一: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心态平和,有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示例二: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从小翠身上,我们意识到,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学会生存。示例三: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说明生态环境总在不停地变化。这启示我们:无论生态环境怎样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人的自然与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找一块心灵的绿洲,避免浮躁。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园中,董师傅热心帮助小翠的情景启示我们: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营造、呵护。解答本题,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内引外联,依本探源,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综上所述,文学类阅读的探究性试题并不神秘,实际上蕴涵着一种超原形阅读思维,这种“超原形阅读”必以原形阅读为起点,随后要求考生对作品理解得深刻一点,思考得周全一点。“一是超越课文原形的思维轨迹,按读者选择的局部或方面向纵深处多角度地发掘;二是超越课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补充加深,或转移重点,或反思匡正,做出新的阐释和评价;三是超越读者‘旧我’的读前成见,在知识、智能、情志上自我提升,在‘阅读的消费和再生产’中逐步成长。③”总之,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性试题,必须做到既依据原文,又深入思考,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法。
— —— ——
①②③参见曾祥芹:《阅读教学沃土上盛开的一朵阅读学奇葩——徐忠宪〈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