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语“被××”
2010-08-15朱大伦
朱大伦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2008年,网络新词“被自杀”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并迅速成为网络焦点,随后相继出现“被就业”、“被增长”、“被开心”等等一系列形同“被××”的网络用语,目前,这类网络用语有愈演愈烈之势,已被多种新闻传媒使用,甚至已经袭用到日常生活的口头表达中。
“被××”中的“被”字是个助词,其后一般为及物动词,如:“被骗、被批评、被剥削”,这些动词可以直接用来支配对象。然而,在网络上,生发出了新的用法。
1.“被”+不及物动词。“被”在现代汉语里,通常是不能与不及物动词搭配构成被动句的,而网络中并非如此:
(1)我很是感动啊!当工资低的时候被增长了,当利益受损的时候被代表了,当物价上涨的时候被承受了,不一而足。(摘自人民网强国社区强国论坛,2010-02-12)
(2)大学毕业生遭遇“被就业”,到底尴尬了谁?(摘自华律网律师交流区,2009-07-28)
上述例句中的“增长”“代表”“承受”“就业”都是不及物动词,加上“被”字之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动词性结构,“被××”产生了新的语法意义,前面的施事者变成了受事者,真正的施事者被隐藏了起来,昭示着“增长”“代表”“承受”“就业”后面另有玄机,引人注意。
2.“被”+形容词。“被”字后面接形容词,这种用法似乎不合语法规则,然而却已是语言事实,例如:
(3)2009年7月,全国6个城市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城市开心指数测试”,北京摘得中国“最开心城市”的桂冠,网友戏称“被开心”。(摘自“被开心”百度空间,2010-02-03)
(4)中产阶层做房奴,在困惑与迷茫中“被幸福”了。(网易财经商业频道,2010-05-04)
“开心”“幸福”都是典型的形容词,一般用以形容人处于何种状态。现在,进入了“被××”格式,表达一种被迫呈现出某种状态或是使达到某种样子的意思。看到这样的句子,读者当然会感到新奇,产生追根问底的欲望。
3.“被”+名词。名词进入这一格式又该如何理解呢?先看下面的例句:
(5)高房价下租房结婚流行,与其“被房奴”不如不买房。(摘自腾讯·大秦网,2010-04-13)
(6)求职、升职的路上,我们拒绝“被潜规则”!(摘自网易新闻中心,2010-05-20)
上述的“被”字结构我们不妨这样理解:“被房奴”:被迫成为房奴;“被潜规则”:被迫接受潜规则。这些名词在进入结构“被××”之后,在理解意思的时候要将其扩充成相应的动词短语。当然,前面的“被”字仍然是“被迫”的意思,有并非出自于当事人主观意愿的被动意味。
语言的表达总是寄寓着表达者个人的态度和情感,并且当既有的表达方式不足以寄托这种态度和情感时,他们会挖掘语言潜力,创造出适合自己需要的新形式并使其产生奇妙的语用功能。这也是“被”时代之所以来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