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反衬”还是“间接描写”?
——再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2010-08-15丁良杰
丁良杰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名家名篇,历来被选入高中教材,堪称范文。教师乐教,因为它虽是白话文,却有讲头;学生喜读,因为它不仅能增加知识,而且是一种享受。评论家、文章家和语文教师也多有评论文章和欣赏文字。作者细致的观察、精巧的构思、高超的表达技巧和清新优美的语言,人人大加褒扬,称赞有加。但具体到一章一节,一种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解说就见解各异了。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编写、周正逵审定的原《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必修)教师教学参考书》分析该文的“写作特点”时说:“第5段写月色,反衬。 ”(157页)还说:“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物体上落下来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161页)又如2006年5月第三次印刷的第四版《志鸿优化设计丛书·高中新教材优秀教案》(高一语文·上)在分析研究第五段写景技巧时也说:“第二,衬托手法。单写月光比较单调,作者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光影交错。”(71页)而现行的《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则都回避了这个问题。
两位编者以为,《荷塘月色》这段文字写“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的“参差的斑驳”的“黑影”,还有那“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都是为了“反衬”(或“衬托”)月光。而笔者认为,两位编者对这段文字的表达技巧和有关反衬(衬托)手法运用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
衬托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它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而反衬就是从反面来衬托。它是将性质、形体、颜色等反差甚大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收到强烈的鲜明的对比效果。《老子》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它是与客观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的对立面,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就是反衬。王夫之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绎》第4条,《薑斋诗话笺注》第10页)这是艺术创造的集中和典型化。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是正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就是反衬。
《荷塘月色》的第5段文字,可说是句句有月。但这月光是如此的抽象而单调——看得见,摸不着,难以直接描摹,更是难以言传。因此,要把“月色”写透,必须借助其他景物,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描写“月色”。于是作者就只能通过视觉的感知来加以传达,借月光照射到别的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来将这月光月色描绘得具体、形象。在这里,朱先生正是通过“高处丛生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椤椤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些具体的形象来描绘这抽象单调而又令人难以捉摸、难以言传的月影月色的。这跟我们通过“树摇叶落”、“沙灰飞扬”来描写那无形的“风”的道理是一样的。朱先生写“黑影”、“倩影”,正是这个作用。而且,这样的写法文中不只一处,上文中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作者就是通过对月下荷叶荷花的安谧、恬静和飘忽的姿态的描写,从侧面来展现月色的朦胧、柔和的。而下文中也有“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的例子,这是作者通过树色的阴暗、迷蒙,来描写那透过淡淡的云层照射下来的惨淡的月色的特点。但这些都不是什么反衬,而是侧面描写,或称间接描写。
间接描写,就是不直接着笔于描写对象,而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对它的感受、印象,或描写它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从侧面间接表现它的情态特征。典型的例子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描写美女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衣为上褥。”这是从正面直接描写罗敷的穿着佩饰。接着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冒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歌所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及来归者诸人见到罗敷后的反应,是从侧面来表现罗敷的美,这叫间接描写。朱自清先生写的灌木的“黑影”、杨柳的“倩影”,正是月光在这些别的事物上所产生的效果,写“黑影”、“倩影”正是为了从侧面表现月光,而不是什么反衬。即便是按照《志鸿优化设计》上所说的“衬托”来理解也是不准确的,无非是正衬与反衬的区别而已。为了准确理解、分析这篇名作,而不致误解作者本意,误导学生,特写上以上意见,以向同行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