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应试指导浅谈
2010-08-15唐四林
唐四林
文言文阅读,在重庆市最近三年的高考中,均为19分,从分值来说,接近高考总分的13%,因此,做好这部分试题,对稳定学生心态,获取高分,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在教学中,笔者却发现学生解题思路不清,丢分严重。鉴于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言文应试训练,加强解题思路的指导,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本文将不揣冒昧,依照解题思路,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解大意
根据《考试说明》,高考对文言文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笔者认为,这实际上已给我们指出了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思想——“弄通大意”即可。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所谓阅读,《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既是“领会”,当然就不需要字字弄懂,句句弄通,而是弄清大意,能提取相关信息即可。所谓浅易,本无明确标准可言,但体现在高考试题中,却是有章可循的,那就是或删掉原文中的艰深部分,或加注释降低难度,或艰深处不没题,把重点放在对重要词句、信息的检测上。由此,也证明了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试指导应重在“建立全句观,弄通大意”上。
此外,笔者还认为,考试和学知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果说,后者重在“知其所以然”,则前者更强调“知其然”,重在“急功近利”,重在检测你是否领会了文章的内容,是否把需要你做的试题做对,而并不需要考生把文章做一个透彻的理解。
要“明大意”,就必须做到“知人明事”。知人,就是要学生了解文章涉及到了哪些人,这些人分别做了什么事,有何言行,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思想品德,这些人物间的关系(个人关系、工作关系等)怎样。明事,即要求学生了解文章涉及到了哪些事,这些事又涉及到了哪些人,事件是怎样发生的,发展过程中有何矛盾,最后有何结果,事件的性质,事件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有了上述的基础,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作者观点也就不难把握了,这样就为学生正确答题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重信息
所谓重信息,是指我们要指导学生注意出题者给出的种种提示,而这些提示,往往十分隐蔽,且学生又不太注意。因此,我称之为“暗信息”。注意这些暗信息,不但有助于我们对原文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明大意”,有时甚至能间接地向我们提供答案。
注意材料的暗信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意文章的出处、注释、标题以及由此引发出的作者、背景等。
2.注意文体特点。高考文言文,二十多年来,基本上都为传记文。作为考生,就应掌握传记文的基本特征,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意”、解题。如:传记文的开篇,往往概述人物的品质、性格特征,这无疑会为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人物提供方便,或往往介绍人物的姓、名、字,以后一般就只提及名、字了,注意此,就不会将其作为名、字的词当作其他的词来理解,从而增加文字障碍了。同时,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官场上的,迁、免、谪、调是常事,复习时充分注意此类词,不管对把握人物,还是理解文意,都会有所帮助的。
3.注意试题的题干和选项。古文考试,有近一半分值为选择题,有对亦有错(近几年因降低难度,往往为三对一错),原文读不懂时,看一看相应的选项或题干,也许能为答题者提供读懂的信息。尤其是最后一两题,往往是对人物或文章的概括介绍或评价,借助此,无疑会更好地帮助我们“领会文章内容,提取信息要点”。
三、通词句
所谓通词句,就是指根据语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准确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而对高考来说,所谓重点词句,即考题本身。也就是说,此时,我们必须把考题逐题放入语境中去彻底弄懂、弄通其词义和句意了。
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文意要畅达,意脉要连贯,不能前后矛盾,如有,则说明理解有误。
2.要根据语境,综合应用古汉语知识(如短语结构、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等),由已知义推导出未知义,由已知条件判断出试题的正误。
3.注意特殊句式,看其翻译时是否符合现代汉语语序。其判定的主要方法是留、删、补、调。
四、细辨析
细辨析,既包含试题解答过程,也包括对所选答案的确认和检查,是关系着能否得分的最重要、最直接的一环。其操作的关键是:依据语境,仔细辨析,排除干扰,锁定目标。
在辨析过程中,应根据试题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
1.不管哪类题,都必须顾及语境,注重整体,做到文从字顺,前后畅达。
2.对词语类的题,实词重在词义,虚词重在用法,都应放入语境中,综合运用相关的古汉语知识去辨析。其重点是:是否望文生义,是否牵强附会,是否古义今解,是否准确贴切等等。
3.句子翻译题,由现在的出题方式所决定,又采用两两比较、排除的方法,重在其关键词的理解是否准确、“活用”是否体现、句式是否规范等等,总之,是否信、达、雅。
4.对文意、主旨类的理解题,重在准确。出题者常设的陷阱有:或以偏概全,偏离主旨;或无中生有,任意拔高;或张冠李戴,诸事(人)混杂等等,指导学生时必须加以强调。
需要说明的事,本文是把有关问题分开进行论述的,但这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绝不意味着操作过程中的泾渭分明。因为“答题”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交叉运用各种技能,因此,任何简单划一的做法,无疑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