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信息技术提升语文教学实效
2010-08-15张学桂
张学桂
(盐城市响水县南河镇中心小学,江苏盐城224633)
巧借信息技术提升语文教学实效
张学桂
(盐城市响水县南河镇中心小学,江苏盐城224633)
在学科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把握适应、适时、适当、适度四个原则,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激情引趣,品读感悟,释疑解惑,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运用原则;方法策略
前一阶段,我们针对盐城市响水县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信息技术正逐步走进课堂,走进师生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当中:被调查的36所小学全部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课程表,并设立微机教室,配备专兼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师;40%的小学建有多媒体教室或部分班级安装了“三机一幕”。
但我们也发现,在部分学校和教师的观念中,信息技术仍是一门“副科”,不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重要,所以信息技术课经常被挤占,上得不够正常。另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尽乐观,没有多少教师能有效地把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起来,这样不仅造成了大量优质资源的浪费,而且不利于有效教学模式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教学过程”部分特别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结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引下,笔者对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在此将实践心得与各位同仁共同切磋,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把握好四个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离不开教学手段的优化,信息技术集文字、图片、音像为一体,是传输教学信息和引发师生、生生互动的极好工具和手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篇课文、一堂课运用什么技术媒体,什么时候呈现,什么步骤呈现,教师都要细致分析,综合考虑,理清技术媒体和教师、学生、文本内容、学习目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适应性
不同身心特点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师选择的信息技术媒体必须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心理。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阶段,那些耗时长、刺激性强、品质低劣、思想不健康的图像、视音频等决不能进入小学语文课堂。小学语文课堂的内容呈现、思维训练应分出主次,富有儿童情趣,在充分利用图画等直观媒体基础上,逐渐增加理性认识的分量,引导学生集中思想和注意力,愉快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其阅读、感悟和表达能力。
2.适时性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如果能预设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上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适时选用信息技术媒体,一定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比如,在课始阶段,运用信息技术媒体可以激情引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愤悱有惑之时,巧借电教媒体释疑解惑,则会有雪中送炭之效。
3.适当性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还要准确选择最佳作用点,一般来说,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学习难点、情感激发点就是最佳作用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提供支持性材料。比如苏教版五年级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的重难点是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学习写人的手法,教师可以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剪辑片断,让学生观看、讨论、分析,体会林冲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特点,学习通过具体事件、抓住细节写好写活一个人。
4.适度性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避免两个极端,要注意适量、适度,对先进手段既不能“一无所有”,依然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也不可“画蛇添足”,铺天盖地,滥用一通。对实现教学目标、调动学习积极性、启发创新思维有促进作用的信息技术媒体,一定要通过教学设计综合使用,那些帮助不大或可能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的则坚决不用。给课堂“瘦身”,还语文本真,运用信息技术媒体,一定要依据不同的课文体裁、知识训练点和能力渗透点量体裁衣,选择最佳的表现手段和方式,与文本相得益彰,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策略
1.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内容的导入很重要,导得好就会有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布鲁纳有句名言:“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鲁迅先生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件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信息技术具有音、图、文、像、动等功能,能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学习之中。在导入新课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苏教版三(上)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导入时,教师一边播放录像,一边配以这样的解说:“秋天,这里的天空一碧如洗,夕阳西下,美丽的云彩犹如仙女撒下的五彩斑斓的锦缎;这里的小河清澈见底,仿佛一条透明的绸带;这里的原野热闹非凡,大豆摇动豆荚,发出乐呵呵的笑声,高粱昂起黑红黑红的脸庞,榛树叶子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燃烧起来了——这就是现在的北大荒。”迷人的景色、动情的解说,使学生陶醉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对大自然产生了新奇和向往,迫不及待地想去领略北大荒如今那美丽富饶的风光。又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时,运用《祖国的花朵》电影片断和插曲来导入,边欣赏边学唱,由于学生急切地想记住歌词,上课时也就特别地投入。
2.创设情境,品读感悟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课文都是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感情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教学中借助图片、音乐、动画等,可以再现文本描述的情境,让静止的插图和文字灵动起来,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再加上反复的品读,学生便能够感受到文中情、画外音,深刻领悟文章所刻画人物的特点、抒发的感情和阐述的道理。
如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导入初读之后,教师播放了从省优质资源光盘上选择的一段影像,再现诗人笔下描绘的场景,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田园风光的美丽。接着再让学生吟诵诗句,动笔描绘画面,使每个学生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充满质朴童趣和浓郁生活气息的儿童扑蝶图,真正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场景。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和对和谐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又如在学习《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时,笔者采用动画技巧,将樟树与主人融合为一体,人树合一,引导学生真切地感悟到这生机蓬勃、充满香气的樟树恰似宋庆龄的化身,树的特点正象征着宋庆龄勇于斗争的浩然正气和高贵品质。
3.释疑解难,创新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要借助于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在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把声音、色彩、动画等融为一体,可以弥补单纯文字和插图的不足,使学习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更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易于理解和接受,还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创造。
例如学习苏教版三(上)语文《练习5》“处处留心”内容时,学生对题中的“羊城”、“鸢都”等六个城市比较陌生,无论是“美称”连线,还是补充美称由来、完成因果关系的句子,学生都左右为难,甚至无从下手。为此,笔者收集了各大城市的风光图片和影像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带领学生逐一欣赏,并安排部分学生扮演“导游”,借助图像向“游人”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此外,笔者还引导学生自己上网查找收集其它城市的美称,制作旅游宣传片,在班上进行展评。如此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如,有位教师教学《狼来了》时,课前利用PowerPoint组件制作了四张放羊孩子不同表情的幻灯片。课堂上,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表情图片梯次呈现,让学生观察放羊孩子的不同神态,再集中进行比较,揣摩其心理。最后,还启发学生试着给那个放羊孩子说几句劝告的话,进一步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4.引导实践,发展能力
信息技术对农村学生来说还是新生事物,有着巨大的魅力和诱惑力,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教育引导学生对其正确看待,合理运用,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学会自我控制,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是课程标准针对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提出的一项要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模仿性朗读等听说训练,矫正学生口齿不清、语句残缺等毛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写得不够具体是小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问题,其中既有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的因素,也有观察笼统甚至不会观察的因素,导致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或有话却说不具体。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媒体把要观察的对象“复制”出来,采取定格、慢放、变换角度、回放等方法让学生看得更仔细,更有条理。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自己拍摄照片或录像,寻找写作素材,拟定话题,练说练写,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和自主探究能力,还能够更好地减负增效,进一步助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肖成全.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R].全国第三次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发言稿.
[5]袁书梅.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使用电教媒体[C].中小学素质教育文集,2001.
(编辑:鲁利瑞)
book=46,ebook=41
G434
A
1673-8454(2010)10-0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