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说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0-08-15王双平

中学语文 2010年24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活跃讲授

王双平

常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不想读书,教起来真没劲。”“现在的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你讲了几遍了他还是一问三不知。”“没办法!这些学生根本不想学!”笔者经过多次听课和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为什么呢?因为老师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兴趣真正落到实处。教改年年喊,但“年年岁岁花相似”,板着脸孔说教,重知识传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根深蒂固。这样下去,兴趣从哪来,恐怕连一点热情的火种也要被熄灭了。语文学习兴趣需要培养,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在学习中,对某门功课产生较高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强,学习的效果就会好,学习的创造思维就活跃。反之,学习被动,效果就非常差。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则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那么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示,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二、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激发兴趣

一些教师上课不注意方法,特别是不注意感情,上课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木然若鸡,语言枯燥乏味,严肃有余而亲切不足……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哪里有学习兴趣,哪里有激情!他们怎么会体会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呢?教师的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必须进行感情的交流。如果一个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欲求的气氛,不能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来体验某种情感,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传授知识,那么学生绝不会产生愉悦的情感,教师必须用自己丰富的神情和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教师向学生倾注爱的情感主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情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是教与学的桥梁。

文学是人学,人是有感情的,没有热情,没有激情,没有感情,怎能讲出作品的情调,何谈以情感人?诗文都是以情铸成的,教师讲课时要情注其中,文字就不再是无生命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能给人以启示、以鼓舞、以力量的东西了。教师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把课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带着浓烈的感情去教,让学生阅读、思考,那么学生的心田必定得到滋润,主动学语文的劲头就会增加,学习自然就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事情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注入到教学中去,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较高水准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

四、在学习中增加一些竞赛性活动,也可培养兴趣

如书法、朗诵、演讲或知识竞赛,作文竞赛和语文智力比赛,能引起学生兴致,特别是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学生的兴趣会更加高涨。即使成绩不理想,总有不服输的心理,也能激起兴趣,暗中较劲,一旦赶上或超过目标,心中也会领略到胜利的喜悦。

五、给语文学习增添一些娱乐性,增强学习兴趣

如讲故事,猜谜语,说笑话,赛诗,联句,文学欣赏等等,这些活动既锻炼学生听、说的能力,又能寓教于乐,在愉悦中学到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从而更进一步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总之,学习语文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找到门径,注意发现,主动去培养,就可以形成习惯,增添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激起动力。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活跃讲授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活跃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巾帼身影
这些活跃在INS的时髦萌娃,你Follow了吗?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