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教学法在中西方医学史比较教学中的应用
2010-08-15甄雪燕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78信箱100029
甄雪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78信箱(100029)
课堂讨论教学法在中西方医学史比较教学中的应用
甄雪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史教研室78信箱(100029)
中西方医学史比较教学是近几年医学史教育者开始尝试的新领域,在中西医学史比较教学中发现,运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中西方不同医学现象进行分析、比较,自己去解释、验证、探索有关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主动寻找中西医学发展的交叉点和突破点。
医学史;课堂讨论;教学方法
中西方医学史比较教学是近几年医学史教育者开始尝试的新领域。随着中西医学史比较教学内容的丰富,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与之配合。笔者在中西医学史比较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果。
1 课堂讨论在中西方医学史比较教学中的优势
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以求得解决问题和深化认识的一种方法[1]。课堂讨论尤其适用于中西方医学史比较教学。
课堂讨论往往是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拟定讨论题目,从不同侧面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中西医学史比较从更广阔的时空来审视医学的发展,从多方面理解医学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向学生展示的是医学的另一个侧面。目前,中西方医学史的对比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是医学史教学所面对的全新领域,也是医学史教学的难点。马克思说过,极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2]。比较教学法确实是一种能够深入探讨中西方医学史发展规律,寻找其中差异的方法。然而,比较是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认识活动,尤其是医学历史的比较,存在多种空间,如:整体医学发展史的比较与部分历史时期的比较,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发展内容的比较,医学现象的比较与医学规律的比较,医学人物的比较与医学学派的比较等等。如何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是医学史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之一。在比较教学实施过程中,以课堂讨论为契机,使学生成为探索问题的主体,不但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又可以缓解难点教学中紧张的课堂气氛,避免枯燥的灌输式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主动寻找中西医学发展的交叉点和突破点,由潜入深的分析中西医学发生分歧的根源。
2 课堂讨论在中西方医学史比较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课堂讨论并不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没有提前做充足的准备,课堂讨论会出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现象。课堂讨论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巧妙的设计,正确的引导与精辟的总结。
2.1 设计题目 课堂讨论的题目不同于一般的问答题,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思维已有的水平和可能发展的水平,精心设计讨论题目,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如何合理地设计讨论题目呢?首先要把握好教学重点。其次要抓住学生感兴趣,并可以引发思考的问题作为讨论题目。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另外,题目还应该难易适度。课堂讨论是一个引发学生思维、探索的过程,如果所设计的题目浅而俗,缺乏讨论的价值,就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调动不起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之,如果设计的题目过分高深,脱离学生实际水平,就会使他们望而生畏,无从下手,同样失去了讨论的意义。
笔者曾经以“古代中西方医家之比”为题目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为什么会拟这样的题目呢?首先,医学人物是医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医家是所有医学活动与医学典籍的主体,是医学发展的基本元素之一。医学人物之间的差异往往能折射出同一时期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其次,人物故事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内容。医学史教育主要的对象是医学院校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进入校园,本身对医学理论、医学思想并不是很清楚,针对这样的学习群体,从人物入手,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不仅使枯燥的医学史比较更加生动,而且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另外,这是一个能够引发深入思考的题目。通过对古代中西方医家的对比,学生确实能够发现问题,例如:古代中国医家们选择医学道路主要受家学渊源影响,或者受儒学思想影响,强调对父母的“孝道”;而对于西方医学者来说,出于好奇心与对医学知识的热爱,是他们进行医学研究的动力。由此可见,这些问题在课堂讨论过程中逐渐明朗,最终可以达到由人物引发事件、由事件寻找医学规律的教学效果。
2.2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不仅是教师在课堂讨论前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学生的必修功课。如果教师随堂组织课堂讨论,当老师宣布题目后,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现象是学生七嘴八舌,热闹非凡。但热闹的课堂讨论背后已经偏离了讨论主题;一种现象是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默状。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他们又能讨论什么呢?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没有充裕时间的独立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课堂讨论收效甚微。有鉴于此,每次课堂讨论前,先提前一周布置任务。例如:讨论古代的医学家,必须提前让学生准备材料并积极思考,一组学生负责查找并收集中国医学史上著名医家的资料,一组学生负责查找并收集西方医学史上著名医家的资料。提前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一旦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时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
2.3 正确引导 课堂讨论中,教师引导的艺术往往是讨论目的能否达到的关键,灵活恰当地讨论引导是课堂讨论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引导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3.1 题目出示前的引导 就像一台好戏的开场锣鼓,一个好电影的序幕,它可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讨论角色。以“古代中西方医家之比”为题目,首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医学作为一门技术性职业,需要艰苦的学习过程和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学习医学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你们能不能说一说自己学医的动机是什么?”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纷纷说出自己学医的原因,有的是家长的期望,有的是自身喜爱,有的是因为收入高等等,此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看来大家学习医学有很多原因,那么古人又是为什么选择学习医学的呢?也是为了高收入吗?” 由此,一场激烈的讨论开始了。
2.3.2 讨论过程中的引导 讨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但教师要不断加以引导控制。当学生思维有偏差时,教师要引导把握方向;当学生思维出现新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研究。
在分析古代中西方医家医学成就的差异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成果的灵魂,古代医学家们的知识结构与他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密切相关,我们是否能够从这个角度有所发现呢?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考,发现:古代中国有不少著名医家是从饱读经书的秀才走上医学道路的,文、史、哲、医,四位一体,是古代中国医家的主要知识结构。而西方历史上很多著名医家都是先接受哲学、数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后才走上医学道路的,哲学、数学、物理学等是医学生系统学习医学的前提。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古代中国医家与西方医学家不同的知识结构,中国医家集文、史、哲、医于一身,讲究学以致用,长于抽象思辨;而西方文明则注重自然科学与基础学科的发展,以实验为手段,以解剖为前提是西方医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坚持鼓励性原则。除明显的观点错误需要及时纠正之外,凡参与讨论的学生都应给予各种方式的鼓励。
2.4 深入总结 如果说设置讨论题目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开场锣鼓”、“序幕”,那么归纳、总结就是“结局”和“尾声”。归纳、总结首先要归纳学生的发言内容,要有条理,要言简意赅,在归纳的基础上阐明正确的结论。针对“古代中西方医家之比”的课堂讨论,教师要对学生讨论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而简要的总结:
通过对中西方医家的对比可以发现,尽管中西方医家的知识结构有所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的医学,都是以哲学为支撑构建起来的。可见,一切科学的背后都是哲学。中国古典哲学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实际上是当时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的反映,强调整体观与辩证观。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四元素说、自然疗法,与当时希腊的哲学紧密相联,而希波克拉底也正是依靠当时的哲学,从医学中赶走了神学。然而,中西方文化与哲学思想上的差异也是造成古代中西方医学走向不同道路的根本原因。中医学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为医者的目的是实现儒家的仁爱,而且古代中国医家更加注重医学作为一门技术的实用性;西医学由于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注重对文化与知识的追求与创造,注重创造性地获取与探寻知识的源泉。
课堂总结是课堂讨论的升华部分,教师要简明扼要的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申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形成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课堂讨论是中西方医学比较史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但课堂讨论的原则是因材施“论”,不能生搬硬套,从而导致课堂讨论的形式化。要抓住讨论的契机,难度要适宜,要放在学生思维的敏感区,使学生经过课堂讨论后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1] 杨翠蓉,张振新.什么是有效的课堂讨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5,5:18.
[2] 甄橙. 18世纪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性[J].中医药学刊,2003,(21):35.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7.051
1672-2779(2010)-17-0068-02
20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