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

2010-08-15张建新张高华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年4期
关键词:学案课件初中语文

张建新,张高华

(济宁市微山岛乡第一中学,山东济宁 277604)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

张建新,张高华

(济宁市微山岛乡第一中学,山东济宁 277604)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与实践,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以及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和探讨了信息技术下创建语文高效课堂的优势,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进行整合实践的具体措施,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课程整合;教学实践

引言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容量增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丰富多彩,教学情境逼真感人,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形成了“要我学语文”为“我要学语文”的可喜局面。同时也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实现了语文的高效课堂。[1]那么信息技术在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有哪些显著的优势呢?

一、信息技术在创建语文高效课堂中的优势

1.有利于语文课堂整体把握,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够获得更多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制作课件和电子教案,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运用多媒体授课方式,有助于缓解教师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实现心、脑、手并用的局面,从而增强了讲课的综合效果,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2]如七年级下册的《斑羚飞渡》一课,在伤心崖老斑羚和小斑羚飞渡接力的动画演示中,直观、形象,扣人心弦的动画效果再配上《十面埋伏》的音乐,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悲壮和感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九年级上册的《智取生辰纲》和《香菱学诗》中,利用影片片段的播放,把文学和电影艺术有机结合,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学生印象深刻,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

2.有利于解决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如影片、音乐、朗读录音、动画演示、图片场景等,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七年级上册的《看云识天气》中描述的各种形态的云,课本描摹的虽形象生动,但不直观,特别是每两种相近的云,界限较为模糊,学生极易弄混。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各种姿态的云、晕、华、虹、霞的形象和特征一目了然,强化了识别。再如八年级下册的《苏州园林》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学生往往难以想象,我们可以从网络上选取若干代表苏州园林特征的摄影图片和录像,通过对比分析,那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生动鲜明,学生也“如在图画中”。

3.有利于学案导学的推进与完善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在这里具有双重的理念和作用:一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二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教师会把学案提前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检查、师生互动交流、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课件起到了引领学案导学的推进,适当进行点拨、补充、启发、引导和突破重难点的作用。课件的拓展思维又留给优秀学生想象的空间。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依照学案提示,自主地预习和学习,如了解作者,查找背景,搜寻有关的图片、音像及资料,并能有效地与相关知识链接,如吴刚的《罗布泊,消逝了的仙湖》,搜寻古今面貌的图景以及月牙泉的现状资料。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更是离不开网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从而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实现了大语文课堂的理念。

4.有利于突出教学风格和教师个性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者教材的特殊内容制作出有个性的教学课件。[3]如班级学生比较沉闷,制作的课件就生动些、活泼些,必要时可以搞笑一些,使得课堂轻松些。对于一些活泼的班级,就把课件制作得紧张些、严肃些,再利用一些特殊的音响效果,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没有个性的课堂教学只是教材的克隆,是小黑板的搬移,是学案的复制,是课件的堆砌,久而久之,被束缚的就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自己。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实践

1.创建网络教室,建立班级网站,开通博客论坛

学校建立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用的网络教室,其中的每台电脑均是校园网的一个信息点,学生既可通过内部IP在校园网内部高速交流,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同时也可在教师许可下与因特网相联,自主学习。

每班建立一个网络学堂,设有“穿越时空—拜访作者”、“基础大比拼—字词测试”、“激情朗读”、“教师导学”、“小试身手”、“你问我答—问题讨论”、“雁过留声—发表感言”、“在线测试”、“站内搜索”、“相关链接”等栏目,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件、参考资料通过网络共享,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下载资源进行课后学习、作业提交、在线测试、信息发布、网上讨论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度,修订教学计划,并进行在线答疑。

2.结合教材内容,认真做好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学习的专题赏析活动

首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从不同的方面对语文教材进行赏析。教师每期一题,或从文题入手,整体把握特点和内容;或从关键句段入手,提取精华,单刀直入主题;或从风格入手,从整体去延伸;或从感情入手,进行感情熏陶与体验;或从写法入手,把握技巧和方法;或从注解入手,联系背景深层挖掘等方法,让学生学会结合文章的特点选定一个或几个角度进行赏析,从而深、精、透地挖掘教材。

3.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文学角度,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深入探讨与研究文章的主旨和特色;从历史角度,深层挖掘和评析历史背景或时代特色;从现实角度出发,揭示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结合相关网站的资料和个人感受,提出具有针对性、教育性、现实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通过上网搜寻资料解决问题,交流、完善学习结果,写出感想,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4.适当开展网络名著阅读

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名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意在课内外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的良好设想如何落到实处呢?我们的做法是在班级网站上设立电子图书室,指定名著进行精读,并让学生借鉴有关网站上的赏析性文章和评论性的文章,在“雁过留声”中作好读书笔记并写出读后感。

网络教室发挥着比图书室、阅览室更巨大的作用。教师每学期向学生列出书目,学校统筹安排,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教室,围绕一定的中心和目的,开展有辩论、有演讲、有汇报、有竞赛的丰富多彩的读书周、读书月活动,千方百计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事实证明,名著阅读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阅读内容,相关网站上的专家评析对引导赏析方向和方法起了很大作用,极大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视野,促进了学生的心得交流和个人情感体验,效果显著,为实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阅读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5.尝试探讨网络作文写作教学模式

利用班级网站,在 “创作论坛”、“创作擂台”、“做个小作家”、“畅所欲言”栏目中,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写作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发表他们喜欢的随笔和感想,充分利用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写出亲身参与研究实践、有真实体验的真挚文章,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结束语

信息技术要与语文高效课堂完美整合,就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大众化和普遍化——学生在校、在家都能随时上网,以及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化——多媒体进教室。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进行网络技术培训,这对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要有效地把身边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再创造,让网络信息与语文教材的连接更好地适应课堂学习,创建完善的操作平台,使其简约化、可操作、易选择,不让过多的信息造成学生在信息海洋里迷失方向甚至“淹死”,避免把语文教学带入混沌的状态,并且通过加强管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为学生所用。

[1]梁建强.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70-71.

[2]曹均平.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4):26-28.

[3]朱立敏.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4):42-43.

[4]王丽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9):150-151.

G632.0

A

1673-8454(2010)04-0068-03

(编辑:刘轩)

猜你喜欢

学案课件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乡愁导学案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比例尺(一)”导学案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