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

2010-08-15唐智慧赵华宇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医院518109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23期
关键词:急诊科家属素质

黄 健 魏 波 唐智慧 赵华宇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医院(518109)

浅谈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

黄 健 魏 波 唐智慧 赵华宇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医院(518109)

目的 加强急诊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方法 应用心理学原理将急诊护士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护理管理中,并加强公关意识的培养。结果 经培训后,我科年抢救人数呈递增趋势,抢救成功率也稳步上升,医患纠纷为零。结论 进一步说明了提高急诊护士素质的重要性。

职业素质;急诊护士

培养急诊科护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以下方式的培训,使在岗护士有更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更稳定的心理情绪和更深层次的跨文化护理,并已初步取得成效。

1 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的必要性

1.1 急诊护理队伍素质的现状 我科急诊护理人员少,

护龄短。低年资护士比例较高,护理队伍起点偏低。没有高级护理人员,中级和初级人员之比5:41,本科1人,大专7人,中专38人。护理理论知识陈旧,由于教育的缺陷,护士普遍对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掌握欠缺。护士有明显的被动服务现象,有求必应,只做职责范围的事,一部分护士因怕引起纠纷,一味地服从医疗,一切遵医嘱办事,仅仅满足操作式工作。一部分护士认为做好做坏一样拿工资、不必那么积极热情,对病人缺乏爱心。

1.2 普遍存在心理疲劳 急诊科是一个高风险、高投诉、安全隐患较多的科室。急诊护士则担当抢救急、危、重病人的重任。急诊环境和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压力大,护士经常处于高度紧张压制的状态,工作中常常存在心理疲劳的现象,担惊受怕,不稳定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急诊抢救质量。

2 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的培养方法

2.1 职业道德的培养 一个合格的护士除了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术以外,更重要的是应具备高尚的职业情操,树立良好的形象。我们注重培养护士,不仅对患者有深切的同情心,社会的责任感,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护士只有对服务对象和护理本身有深刻的理解,才有可不记个人得失,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对患者一视同人,尽全力抢救,才能救治病人。

2.2 注重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2.2.1 锻造稳定的心理素质 现代急诊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抢救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要求急诊科护士对危重病人能够做到快速评估病情,果断决策,因时、因人、因病不同,争取有效抢救的“黄金时机”来挽救病人生命。同时急诊工作又充满着风险和不稳定性,如随机出现的成批伤员可造成的紧张工作环境;酗酒、吸毒、自杀、他杀及恶性事故者就诊时本身就带有法律纠纷。面对突发事件,情绪稳定性较差的护士可能心理准备不足,心理防线易被陡然升高的瞬间压力所冲垮。若想在处理突发事件和现场抢救病人时处变不惊,就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把紧张的抢救变成熟练有序的工作,以筑起稳固的心理防线,使人的思维在特殊的环境中处于正常状态。稳定的心理素质作为实施抢救工作的稳压器,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

2.2.2 注重病人的心理情绪 突发疾病和意外伤亡不仅造成病人躯体痛苦,又直接影响病人情绪。他们来就诊时由于突然的角色转换,心理活动更加活跃,急诊工作又有着病人随机性,抢救紧急性和工作快捷性等特点,医护人员在紧张气氛中往往忙于操作而无暇顾及病人心理。医院的环境、令人望而生畏的仪器、陌生的面孔都可使病人情绪倍受压抑,直接影响抢救效率。我们训练护士在繁忙的抢救工作中注重给与病人心理支持,接诊时要掌握语言的艺术性、灵活性。除询问病人病史外,还与病人和蔼交谈,了解病人职业、学历、文化社会背景等内容,扩大心理护理的多元领地。根据病人特点掌握与其心理沟通的技巧,向病人反复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气氛帮助病人自我放松,变病人被动救治为主动配合治疗。

2.3 狠抓急诊护理的质量意识

2.3.1 对人的重视应超过对技术的重视 根据行为科学原理,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动机的产生一是个体需要,二是外来激励。 激励原理符合中国国情,精神激励要追求崇高理想和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物质激励则不应理解为保健因素。当人受到激励时,不仅能按制度、按规程去做工作,而且会自觉把工作做好。训练中我们引导护士在满足自我需要基础上强调涉及理想,崇高的社会标准和高价值观,使护士时时勃发旺盛的创造力并稳定发挥其内在潜能。抓质量同时抓人的思想工作,将心理因素(价值观),文化因素(职业道德),社会因素(文化传统),与工作效率、质量有机地结合,排除来自个体内部干扰对工作质量的影响超过外部因素的消极作用。人的工作做好了,会自觉完成工作,保证质量,能自觉按个人能力钻研业务技能,并在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

2.3.2 加强心理素质的敏感性训练 急诊科护士在抢救中处于应激状态,微小的感情变化也可能造成心理失控、技术失常、目标效价降低。抢救操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动手工作,抢救的时效性决定成功与失败取决于瞬间。就静脉穿刺而言,这瞬间集中了快速选择血管、一针见血、妥善固定等。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导致穿刺失败,因此,不仅要求急诊科护士穿刺技术娴熟,心绪稳定,还应锻炼护士在应急状态下将实力、技术、心智、意志都处在最佳状态。在抢救中我们加强急诊科护士的敏感性训练,其目的在于锻炼受训者在紧张环境中个人感情的正常反应和技术的稳定发挥。同时观察他人对操作者个体技术所流露的表情,主动调整自身行为,从中吸取教益,增强理解他人感情的能力和技巧。一般感情易挫者在抢救时难于将精神状态达到高水平的激活状态,感情增长者又会在极度紧张情况下操作失误。比较成熟的人感情上带来的波动小,平素训练将这种品质赋予护士,使急诊科护士成熟系数增高。为熟练技术操作程度,我们还采用强迫个体重复做某一单调动作的方法,给人一种行为负强化,使操作者思想完全融于所做动作之中,抢救操作一次到位,抢救质量得到保证。

2.4 提高急诊护理的公关意识

2.4.1 注重满足病人家属的需求 来诊病人一般都有家属陪伴。过去,普遍注重病人那需求而忽略家属需求。当家属需求不能实现时,则会出现消极情绪和不良反应。个别家属在心理承受力不足情况下还会出现失态行为,如愤怒的攻击;不安与冷漠;回归与退化等。有时的“闹事”正是其受挫后的负性反应。对家属的需求不予理解,则直接影响急诊人员和病人的情绪。一些调查显示:病人家属认为最重要的需求为:①了解病人预后(94%);②渴望提出的问题得到诚实的回答(94%);③与抢救者交流(93%);④保证给予最好的护理(91.8%);⑤了解病人的具体细节(90%)[1]。其中4项是对信息的需求,提示急诊科护士有责任帮助病人家属详细了解病人病情并参与心理护理。家属在急诊救治过程中积极配合发挥正性效应,而不是被拒之门外严加控制,可避免造成矛盾激化产生负面影响。

2.4.2 注重与协作者的人际关系 急诊抢救工作是群体劳动,工作有共同目标,有分工协作,行动上互相影响,行为上互相交往,情感、心理上互相依附。一个成功的抢救,看起来是技术性工作,实际上有很复杂的人际关系。全员的齐心协力,能力互补,即成为有高尚医德,浓厚集体意识和崇高群体目标加精湛技术的医护战斗集体。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无需下达命令,命令来自自我实现需要。科室注重树立护士的集体意识,宣传制造“危机感”,培养护士集体就是“家”的观念,不排除非正式组织作用以缓解相互间矛盾。在人员分配上充分考虑人的心理因素,用“论功行赏”方式来满足护士自尊、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2.4.3 加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 法律在不但的走向健全和成熟,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必然。为此加强急诊护士的法律意识已成为当前在迫在眉睫的任务,通过对法律法规等的相关知识学习,规范各种文件的书写,时刻绷紧护理安全这根弦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明确患者的基本权利,消除各种不安全的隐患,真正树立起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意识,有效的堵塞工作中的漏洞。

3 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的体会

3.1 稳定的心理因素是抢救成功有效前提 这几年我们不仅抓护士职业素质培养同时也注重抓好人的心理、动机、需求,注重把人的需要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发挥其效能,使每个成员的进取欲望强烈持久,并每时每刻体现在抢救中。自2001~2007年,我科抢救危重病人1991例,抢救成功率为90.4%,呈年抢救人数递增趋势,抢救成功率也稳步上升。病人的生存质量不断提高。

3.2 良好的沟通是避免医疗纠纷保障 语言交流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护士美好的语言不但使家属及病人听了心情愉快,而且能起的到减轻痛疼治疗疾病的作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不同的病人用不同的方式,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保障,近年来我科护士端正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技术和服务艺术,使急诊科护士的职业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医患纠纷为零。○Z

[1] 黄津芳,张爽.从1995年急诊护士年会看美国急诊护理工作现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2):63.

10.3969/j.issn.1672-2779.2010.23.061

1672-2779(2010)-23-0075-03

2010-09-15)

猜你喜欢

急诊科家属素质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