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挑战灾害突发事件
2010-08-15大庆龙南医院120急救中心163000宋静荣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132000
余 梅 大庆龙南医院120急救中心(163000) 宋静荣 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132000)
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挑战灾害突发事件
余 梅 大庆龙南医院120急救中心(163000) 宋静荣 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132000)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疫情等的公共卫生事件及影响社会安定,爆炸,投毒等恶性事件都给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已构成社会安定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医学救援是一项重大的社会课题,因此,打造一支能适应不同种类灾害事故、具备高素质的多专的应急救援队伍已势在必行。
1 队伍配伍和物资供应管理
我院的救援队伍由1名主任为站长,30多名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应急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及8名担架工和7名司机组成,平时加强素质培养,树立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严格地训练他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严密的组织性。要全面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和应急应变能力,一旦有灾害突发性事件,能够在卫生行政部门和急救部门组织协调下,迅速组成一支具有素质高,技术精,作风硬,纪律严,应急性快,随机性强的战斗队伍,及时奔赴现场,进行急救。急救医疗队的药品、器械,设备和救护车,通讯设施和其他物资,由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提出统一要求,我院均应按要求将ZOLL-牌监护除颤仪、PB-760呼吸机、心电图机、药品、防化服、防毒面具等准备就绪,做到“四固定”制度:定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消毒和维护。认真仔细交接,做到有备无患,处于临战状态。
2 加强急救知识培训和对灾害事故的应急演练
主要内容有灾害性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呼救,心肺复苏技术和气管插管及创伤包扎,止血,固定,搬运四项技术;抗休克裤,防毒防化服穿脱,提高自身安全的防护能力;制定灾害性事故院前急救预案,定期进行与公安、消防边防、保安及易发生突发事件的炼化、化工总厂、甲醇厂等社会支援力量的联合演练,把难度大、疑点多的问题作为重点,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各方面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管理能力,提高救援效率。
现场急救能力急救原则为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救命,酌情处理创伤,如发生窒息,大出血,呼吸困难,必须立即抢救,否则伤员会在短期内死亡,即使呼吸心跳停止,只要可能抢救,应立即施行复苏术以挽救伤员生命。
3 一般急救措施
为保护性措施,即减轻损伤刺激,防止再损伤和避免细菌沾染。四肢伤口出血最有效的止血方法是应用止血带,最长不超过1小时,且时间越短越好,抗休克裤可以控制骨盆和下肢出血,但头面部有损伤时禁用;颈部大动脉出血,应迅速将伤员仰卧,头转向健侧,用手指压迫损伤血管近段。左侧损伤时术者用右手指,右侧损伤时术者用左手指,压迫时间不宜超过10min,大静脉出血,立即用无菌纱布填塞压迫伤口,以防止空气进入静脉,禁用止血钳或探针试探伤口深度,否则损伤颈部重要的结构;腹部内脏脱出,不要把脱出的内脏送往腹腔,以免加重腹腔污染,应立即使伤员仰卧屈膝,放松腹肌,用较大块的清洁布单或敷料盖住脱出的内脏,再用大小合适容器扣在上面,最后用腹带或三角巾在容器外包扎固定。脊柱骨折应使用木板或借助担架固定,搬运时应防移位,扭曲和震荡。离断肢体应收回,用无菌和消毒材料包裹,尽可能保存在低温处,防避冰冻不用液体浸泡,随伤员同时送往医院。大出血立即止血,有条件现场进行扩容、输血、生理盐水、平衡液、血管活性药物等抗休克治疗。呼吸功能维护包括预防误吸或舌后坠,应立即将舌暂时牵出。口鼻有阻塞物应及时清除,有条件行气管插管或紧急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性气胸应在现场堵塞胸壁伤口,严重血气胸、张力性气胸采用穿刺排气,闭式引流法;多根肋骨骨折有反常呼吸运动者,现场急救时用加垫包扎,限制部分胸壁的浮动,严重创伤或大出血心搏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紧急转送医院手术或抢救治疗1小时内需施行手术抢救的危重病例,如急性心脏呼吸机能障碍、严重的出血、脾破裂、肝损伤、严重的胸部损伤、重度的颈或上颌部损伤、休克状态、严重烧伤20%以上伴昏迷的颅脑损伤即刻送往最近的、有最理想设备的医院。
4 注重医护人员情商的培养
情商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与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与驾驭,对人生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时的承受能力。由于急救队员长期处于抢救任务繁重、心理高度紧张,易造成心身疲乏。经常加强心理训练和体能训练,培养敬业精神,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完善自我,以知识和人格的魅力感染着病人。日常生活中急救队员们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愉快、平静、开朗、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使之能在复杂和险恶的突发灾害事件中开展工作。
目前,我院的救护救援还不够完善,离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实力还差很远,创伤救治中心尚未建立。我院即将对现有的急诊科功能进行改造,设想把急诊内外科为主要功能改变为以内外妇儿五官等急危重症专业共同发展功能的急救中心,成立四个绿色通道,变迅速疏散为现场抢救,使所有危重病人到急救中心得到快捷有效的救治,此外120还应与110,119,122建立急救救援互动联动机制,同时与民航,铁路,地铁,高速公路等行业紧急救助部门建立联网协作关系,一旦发生灾害事件,实行信息互通,联合行动,开展综合救援,有利于救援资源的整合及救援活动的协调高效。只有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应急救援能力,才能保障在灾害事故发生时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Y
10.3969/j.issn.1672-2779.2010.24.126
1672-2779(2010)-24-0149-01
201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