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英语厌学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2010-08-15湖北省武汉市二十七中王晓娟

中学生英语 2010年11期
关键词:山田师生关系目标

湖北省武汉市二十七中 王晓娟

在英语教学中,对于一名英语教师,特别是教学十几年,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而言,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不是教材的把握,重难点的分解,学生的课堂纪律的驾驭,也不是不愿意花气力,想办法去教学,而是一种无奈,那就是对学生的英语厌学,不愿意学英语而感到的无奈。

可以说学生厌学英语,是英语教学上的“癌症”,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劝说,或者下功夫补课,可以说是“摁着牛头吃草”,收效甚微。这些学生并不笨,他们头脑反应快,某个学科可以说还行。但是就是不愿意学英语。根据初步统计,厌学英语的人数达到55%,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英语一旦放弃,很难补上来,即使某一天,想学了,可已是无力回天,无药可救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生走上厌学英语的不归之路呢?

我认为首先是环境。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应该被用来交流,用来运用。可现实并非如此。我们生活中,完全可以不用英语。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学生就不愿意学了,有的学生曾经公然在课堂上说:“作为中国人,不学外国语。”但是,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学英语在生活中有需要,则英语学习就会变得截然不同。有了运用,有了需要,学习就会变得好玩,学会英语就产生了价值。这时,学生就会有种内在的东西促使去学习,则学习过程充满快乐。这比起我们常说的“玩中学”的趣味学习深刻得多。

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这种大环境吗?回答肯定是“不能”。所们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英语课堂上尽量地去创造这种英语环境。我们可以在课的开始之前,给出5分钟让学生去用英语讲述一件事情,或用英语讲一个笑话,或用英语唱首歌曲。我认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课堂上要尽量运用英语,使用英语。课堂教学时,努力创造纯英语环境。

其次,英语学习本身就存在很大难度。英语单词的反复忘记,英语语法的单调枯燥,英语考试的一次次打击,都可能使学生望而却步,渐渐走上厌学的道路。

针对这个原因,我认为降低难度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好办法。

因为难,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尝到甜头。而让学生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不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个大目标科学地细分成若干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得到一次激励,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在这里,我想起一个小故事。1984年,在东京举办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一句话:用智慧取胜。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人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有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的人才有望夺魁,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的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夺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再次请他谈经验。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然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没有再挖苦他,但是对他的说法还是迷惑不解。

十年后,这个谜底终于揭开了。

山田本一出版了自传,在他的自传里这样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就又以同样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就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杆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过去。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在学生的学习上,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人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在不断获得小成功中聚集成就感,从而走向大成功的。如果学习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学生努力了还达不到,失败几次后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所以作为英语老师,我们要把教学目标分级到每堂课上,一天达到一个小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先听,再说,然后再读,最后写。不要越级。凡是要让学生做的东西,一定要先做足准备,训练学生学会尽量少犯错误,决不要要求学生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就学语法而言,学生不能只是听懂,而应该经过训练,依照例句来写句子是不错的方法,经过几次训练,学生就会深刻体会这其中的用法。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在教学中,还碰到这样一种情况。这个学生语文学,数学学,就是不愿意学英语。出现这样的情况,英语教师会感到严重的挫败。这一切产生的根源就是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培养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重要的课题。

关系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在生活中,面对亲近和崇敬的人,他的表扬会让我们心花怒放,他的批评会让我们分外愧疚。在学校,是否喜欢该课的教师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该科的热情。所以说,关系大于教育。

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不是意味着不能批评学生呢?而事实上,一味地迁就学生的后果就是让学生更加猖狂,或者是说一套做一套。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学生感应到你真的在乎他。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情感受到重视。我们可以做的最伟大的事情,莫过于让别人知道他们能够爱并且被爱着。在交流中,无声的行动有时能与话语一样重要,起到交流的作用,更能够体现对学生爱和赏识。我们作为教育者,需要先打开心门,不可抱着一颗焦躁的心来面对学生,我们需要从身上流露出一种温暖平和,需要让孩子感受到阳光。这样我们之间就会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还有的学生厌学来自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外界原因。

(一)自身原因

有部分学生出现厌学现象,是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想学习,怕苦、怕难,对学习不感兴趣,一提到学习就头痛,他们觉得学习对他们而言就是白费力气,一点用处也没有,所以产生了厌学现象。

(二)家庭原因

有不少一部分学生父母只知道工作赚钱,根本不把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坏看的很重,对他们的学习情况毫不关心,只知道让他们吃好、穿好,所以,在这样的家庭教育背景下,久而久之,没有了父母的看管与学习上的关心,他们就渐渐地不想学习了。

但是,也有的家庭却是与上面说的情况相反,由于父母过大的期望,从而加大了子女的学习压力。当然,适度的压力可以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激发他们的干劲与潜能,使他们表现得更加积极。但是,由于父母给他们施加过度的压力,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发挥。所以,在这种家庭中生活的学生,会吃不消、感觉很累,过度压力使他们产生焦虑等情绪,从而很可能发展到厌学的地步。

有的同学就对我说过,说他们的父母对她们的要求特别高,为他们定了很高的目标,而且必须要达到,还给他们买了大量的“练习册”要求她们做,因此他们就产生了厌学心理,很你愿意学习了。这个就是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施压而造成的后果。

(三)外界原因

中学生,由于年龄小,各方面还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还很淡薄,所以,就很难抵制外界的种种诱惑:如,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等。这些诱惑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在,他们当中,很多人抽烟、喝酒、出入网吧,以及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混在一起,这样还怎么能想学习呢?满脑子的烟酒,抽烟上瘾,上网成瘾,更不谈什么学习了。我曾问过这样的学生:你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得到的回答是:抽烟、上网、打架比学习有意思多了,学习太烦了,太累了,还不如做一个“轻松”一点的学生呢。这些学生已经被不良诱惑影响较深,已经非常的厌学了。所以说,不良诱惑是造成中学生厌学的最大罪魁祸首。

解决这些问题已大大超过教师的能力范围。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做些事情。比如,召开家长会,开办家教学校,组织家长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如何培养孩子的理想,以及如何做才是爱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亲情,从而增强抵制外界诱惑的能力。

有效地预防学生厌学英语,需要很多的智慧,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为了学生的明天,让我们努力奋斗吧!

【参考书目】

[1]《教育是没有用的》,[J].林格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2]《新概念英语》第一册,亚历山大何其莘合作编著[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山田师生关系目标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对局中的平衡观
对局中的平衡观
对局中的平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