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0-08-15江苏省如东县古坳初级中学鞠建军
江苏省如东县古坳初级中学 鞠建军
《英语新课程标准》(简称新《新课标》)指出:“阅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通过课堂阅读教学,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语言,以提高其实际应用的能力;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发现在经过大量的阅读教学之后,学生的阅读水平依旧提高很慢,时间的投入与效果的产出不成正比。因此,教师们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即: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
一、点亮话题,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大量研究表明,一个低效的阅读者很难对所阅读的材料产生兴趣,更谈不上喜欢,其结果就是阅读量很小,阅读量小反过来使其在今后的阅读中很难理解相关材料,对材料的不理解又使他失去了继续阅读的兴趣,这样便形成恶性循环,反之则能形成良性循环。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还可以使其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积累又为其以后阅读活动中背景知识的激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激活背景知识的策略有很多种,比如,使用网络视频或图片资料,叙述与主题相关的故事,辩论法、提问法、小组讨论、预测课文内容等等。例如:在教授牛津版初中英语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时,通过brainstorm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引出主题。笔者通过提问What are your problems at home or at school?S:I don’t have enough sleep./I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do my homework/My sister always makes a lot of noise and disturbs me when I am studying….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话题入手,训练学生的认知图式,创设阅读的情境,用简明扼要的几句话,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迅速导入新课。
二、立足整体,促使学生理解文章。
这里所讲的“整体”是指教师采取语篇教学法,要求学习者从语篇的层次结构和内容上入手,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许多老师把课本的阅读材料当精读。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成为其教学主线。这样的教学使文章支离破碎,使学生的学习侧重于词汇和语法,不利于学生对全文的整体把握和深层含义的挖掘。
近两年来,笔者对阅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地探究。其基本思路是:
1.重视每个单元的topic。从话题入手,通过图片,围绕话题的简单短文等,步步为营向学生展示难以理解的单词和短语,鼓励学生预测所要阅读的内容,明确阅读任务,讲解必要词汇。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仔细地分析教材,找出一些难以理解的单词和短语。例如在引入短语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homework and hobbies,笔者和学生展开如下对话:T:What’s Millie’s problem?S:She has too much homework and doesn’t have time for her hobbies.T:So we may say Millie spends more time on her homework than her hobbies.然后我提供了一个类似天平的图片,一边是homework,另一边是hobbies,作业的一边向下倾斜。S:I hope the time of my homework is the same as hobbies.然后我提供了一个平衡的天平,并展示短语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homework and hobbies.2.Reading是每个单元的主体。在每个单元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以“活动单”为助手,以“导学-精讲-检测”模式为指导的教学策略。
1)活动单的目标设计。活动单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出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后需达到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设计9A Unit3的reading的学案时,学习目标部分包括:四会单词、短语、长难句;运用Skimming(查读)阅读技巧找出 Millie’s and Simon’s problems;运用scanning(略读)去判断正误及回答细节问题;学会运用已学词汇和短语分析自身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2)活动单的活动设计。“以活动促发展”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立论基础。活动单的使用者是学生,是学生根据活动单的活动一一实施,强调“先学后教”的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活动设计围绕目标,包括四会单词测验,文章大意的把握(What’s Millie’s problem?),文章细节的把握(判断正误,对Who,when,where,what,how和why的回答),存在问题的处理方法(通过小组活动,互相采访,了解同学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和关键,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扫清理解障碍,并提高阅读能力。第二课时的活动设计围绕重点短语的检测,根据短语复述课文相关内容,重难点的知识提供,让学生先做,教师关注学生的难点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本质就是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也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活动单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先易后难;②先理解后拓展;③先浅后深,兼顾两头,可操作性强。通过设疑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文章的中心、重点。
3)活动单的检测。这一步骤主要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查测的内容一般是课文教学中的重要语言点,也可以是拓展性问题。查测的形式可以是口答,也可以是笔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结合中考题型,通常设立与课文相关的选择题、词汇题以及拓展延伸的话题写作。用不同的方式检查学生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知识没有完善需要补充或提高,进而尽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同步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Krashen(1981)提出了“窄式阅读”(narrow reading)的概念,指的是阅读关于同一话题的若干篇文章.其优点在于:随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这一话题的逐渐了解,背景知识的积累会使读者相对容易地理解相关话题的文章。而且由于有相当一部分词汇频繁出现在同一话题的文章里,这种阅读方法便于读者熟悉掌握相关的词汇,也大大缓解了学习者阅读真实材料时词汇量不足的压力。与牛津教材配套的英语课堂作业本吸取了现代语言教学思想,强调语言的功能,它是以话题为主要脉络来编写阅读。这样的同步阅读,为学生提供了频繁接触新词汇的机会,为更好学习reading埋下了铺垫。
例如:在学习9A Unit 1时,笔者要求学生去阅读讲述中国的生肖与性格,日本的血型与性格,西方的星座与性格等,通过阅读,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了文化背景,同时重点描述人物性格的词汇在其中频繁出现,使得学生们将接受新单词转化为熟悉的应用词汇。
四、深入浅出,升华理解为写作。
促使学生形成阅读动机的方法众多。通常有口头和书面两类。前者如讨论、辩论、演讲、谈读书心得和复述;后者则包括写读书笔记、缩写、列表、完形填空等课内外活动。在引导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的探索过程中,笔者发现布置写作任务比布置口头作业更能有效地引导全体学生进行广泛而均衡的课外阅读。写作任务能督促每个学生认真完成写作目标,消化吸收新学的知识点。完成写作任务是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思考和表达等相互的活动达到阅读目标的综合过程,他们的各种相关能力也在此间得到同步发展。
实践证明,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写作为把手的训练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在学习完8A unit4 Giant Pandas后,要求学生自己大量阅读有关动物的习性和生长情况,以收集写作所需的材料。学生选材广泛,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缩写也是提升学生理解的途径。不是简单的照抄几句,而是要列出重要短语,写出自己对核心内容的理解,作者的态度及自己的评价。
五、结束语
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年以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地课堂阅读教学指导正是这种星星之火。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唤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只有以学生的活动为课堂的主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真正打好高效阅读的第一阵地。
[1]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4]张正东.谈谈怎样教外语[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