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力打造全国现代生态畜牧经济产业基地

2010-08-15刘洪研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绿色

刘洪研

(乐山市畜牧局 四川 乐山 614000)

生态畜牧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把现代科学、生态技术和传统畜牧业的精华紧密结合,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林竹业和渔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产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纵观全球发展态势,“生态畜牧业”成为发展潮流,也是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打造“全国现代生态畜牧经济产业基地”,成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工作。

一、回眸十一五:科学定位,区域发展,集中优势推动畜牧业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现代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预计到2010年底,全市畜禽出栏将达到:猪395万头、牛10万头、羊51万只、兔2000万只、禽6100万只;肉类总产量将达到41万吨,禽蛋产量将达到13万吨;畜牧业总产值将实现6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左右,农民农业增收中大约有50%来自畜牧业。目前,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生态畜牧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初步具备了打造全省生态畜牧经济强市和全国现代生态畜牧经济产业基地的基础条件。一是产业规划布局初步形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市中区、犍为、井研三区县进入了全省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重点培育县行列。二是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新希望、巨星、蓝雁紫燕、嘉源、哈哥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三是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养殖业主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已经初步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类型组建、多模式发展的格局。四是规模养殖比例不断提高,科技贡献日益突出。2009年,全市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占40%左右,年出栏肉鸡占50%左右。科技对畜牧生产的贡献率在55%左右,处于全省先进水平。五是政策扶持助推牧业发展,保障机制更加完善。2009年,全市在畜牧产业发展上获得的项目资金和政策补助超过7000万元。

在阔步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思想认识不足,财政投入不够;区域发展失衡,生产方式陈旧;疫病复杂多变,防控形势严峻;精深加工滞后,优质产品不多;粪污治理较难,环保压力增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展望十二五: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全力打造现代生态畜牧经济产业基地

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家“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保供给”为基调发展现代畜牧业要求,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从单纯追求数量逐步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畜牧业,全力打造全国现代生态畜牧经济产业基地。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为目标,以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调整结构、优化品种、特色发展为先导,以清洁生产、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为取向,以依法防治、综合防控、科学防病为保障,加快养殖生产、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打造区域特色生态畜牧业,全面提升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定位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特色化发展的思路,突出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增量增效的建设主题,到2015年,全市现代生态畜牧经济产业体系,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建成全省生态畜牧经济强市、全国生态畜牧经济产业基地。

(三)建设目标

1.产业体系目标。计划初步建成完整配套的现代生态畜牧经济产业体系,打造60亿元猪产业、20亿元禽产业、15亿元兔产业、5亿元牛羊产业的“龙头企业+养殖基地+规模养殖户”的畜牧生产加工流通百亿产业集群。

2.产值比重目标。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计划确保达到50%以上,力争实现55%,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至七个百分点。

3.农民增收目标。计划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达到2600元,年人均纯收入增加80元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30元。

4.基地建设目标。计划建设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20个,绿色或有机畜产品认证20个,绿色有机畜产品比例力争实现“345”的奋斗目标:即生猪达到30%以上,家禽达到40%以上,肉兔、牛羊达到50%以上。到2015年,全市优质畜禽的商品率和出栏率有大幅度地提高,现代生态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养殖效益有明显的提高,力争全市现代生态畜牧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省15%以上。

5.畜禽发展目标。计划年出栏优质商品猪430万头、出栏肉禽7000万只、出栏肉兔2400万只、出栏肉牛12万头、出栏肉羊55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56万吨,禽蛋产量达到18万吨。

(四)主要举措

1.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为提高畜牧总体效益打好基础。(1)生猪生产。以市中区、井研、犍为、五通、沙湾、沐川等区县为重点,依托蓝雁、巨星、新希望等龙头企业,建设无公害绿色生猪生产基地,开展无公害绿色生猪产品认证。(2)鸡蛋生产。在市中区、五通桥区、峨眉山市、犍为县、沐川县、马边县等地,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鸡蛋生产基地。依托马边彝家香公司和鸡蛋专合组织,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蛋产品认证。(3)肉鸡生产。在市中区、五通桥区、峨眉山市、犍为县、夹江县、沐川县、马边县等地,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肉鸡生产基地。依托马边彝家香公司、犍为紫燕公司和肉鸡产销专合组织,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肉鸡产品认证。(4)肉兔生产。围绕哈哥集团,重点在井研县、市中区、五通桥区、犍为县、夹江县、沐川县等地,开展绿色肉兔基地建设,实行订单生产。(5)牛羊生产。主要在峨边、马边、金口河山区县和市中区、沙湾区、井研县、犍为县等地,以罗城肉牛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展以峨边花牛、本地黄牛、南江黄羊、波杂羊等为主的绿色牛羊基地建设。

2.分类实施,分步推进,构建科学生态畜牧发展体系。(1)以“标准、规范”为主题加快畜牧生产项目建设。一是加快优质绿色肉猪标准化生产。以组织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为载体,建立良种繁育、规范养殖、饲料生产、技术服务、防疫灭病、全程监管、风险规避、融资担保等八大体系。二是加快现代蛋鸡产业基地建设。以规模蛋鸡场标准化养殖示范项目为载体,建立良种繁育、规范养殖、饲料生产、技术服务、防疫灭病、全程监管等六大体系。到2015年,建成跨西南地区良种蛋鸡的重要种源基地和商品蛋鸡的重点生产区域。三是加快绿色肉兔标准化养殖建设。以农区种草养畜项目为载体,建立良种繁育、规范养殖、技术服务、防疫灭病、全程监管等五大体系。到2015年,新建扩建标准化肉种兔场1000个。四是加快优质肉牛羊标准化养殖建设。以实施秸杆氨化养畜项目为契机,建立肉牛羊标准化养殖和地方良种核心保种区域。到2015年,建立3个地方优良牛羊品种保种核心区域。五是加快区域特色生态畜牧业基地建设。在市中区、犍为、井研三个全省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重点培育区县,全面实施生猪、家禽、肉免、肉牛产业化重点培育项目,新建扩建改造各类畜禽规模化养殖场2000个以上,新建存栏600头以上规模的父母代种猪场1个。

(2)以“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为重点加快产品加工项目建设。突出重点,加快肉兔出口、猪肉制品、风味牛肉精深加工建设。围绕哈哥公司新建肉兔屠宰加工生产线一条,屠宰加工能力提升1000万只,实现出口冻兔肉6500吨,兔肉精深加工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建设乐山蓝雁食品冷链物流中心,打造以猪肉(包括禽肉)制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畜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集群,年生猪屠宰加工外销能力达到150万头以上,年出口冰鲜肉4000吨左右。做强做大罗城牛肉品牌,新建一条牛肉制品自动化深加工生产线,使现有2万头屠宰加工量增加至3万头的生产加工能力。

(3)以“体系、网络”为基础加快动保体系项目建设。加快开展五大系统建设,即建设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系统,新建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疫情测报站、乡镇兽医站以及村级防疫室;建设动物检疫监督执法系统,构建动物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平台、动物卫生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动物防疫技术支撑系统,争取国家投资建设重大动物疫病川西南片区专业实验中心,搭建区域性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执业兽医考试考务体系,新建市县两级执业兽医考试考务信息系统和执业兽医考试网站;建设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系统。

(4)以“质量、安全”为关键,加快质量安全项目建设。加快兽药饲料质量监控系统建设,建设乐山市兽药及兽药残留监测中心及检测室,进一步改善市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的硬件设施条件;加快畜产品质检中心站建设,建立完善市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5)以“破旧立新”为支撑加快科技支撑项目建设。一是加快畜牧科技专项研发。培养和引进畜牧高科技人才,组建乐山市畜牧科技创新中心,对一些影响和制约我市现代生态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联合开展重大畜牧科技攻关专项行动,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二是加快畜牧科技助农增收步伐。以畜牧兽医新技术研发带动为核心,坚持高新技术和常规技术并举,组织实施现代畜牧业科技专项行动和畜牧科技人才队伍培养计划,走引进吸收与自我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建立完善畜牧科技推广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大畜牧兽医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提高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人员和养殖户的整体素质。大力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的畜牧业生产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新工艺、新品种,建立一批畜牧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场(小区)和示范基地。

3.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保障现代生态畜牧经济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产业的发展需要决策的执行和财政的支撑,因此,要促进乐山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负责指导协调现代生态畜牧经济产业基地建设,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另一方面,加大产业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认真落实国家、省上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实现打造“全国现代生态畜牧经济产业基地”的工作目标。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牧绿色
绿色低碳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