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背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思考

2010-08-15周雪梅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馆藏馆员文献

周雪梅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 四川 乐山 614000)

全球信息电子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促进图书馆传统功能模式向开放式、网络式的信息服务模式转变,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改变了服务的理念。

一、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一)用户信息需求的复杂化

在网络化时代,由于知识背景、职业背景、环境背景等因素造成用户对信息需求的广度和深度是不尽相同的。教学科研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内容,是情报信息需求的主体。高校教师读者承担着教学科研任务,他们不仅需要利用很多学科领域的方法和成就,还希望能在图书馆查阅到综合性文献,尽快掌握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和新进展。此外,综合素质教育和休闲娱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学生读者群是高校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其信息需求的内容和特点随着年级、专业、阶段性学习任务、心理因素等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品种多和范围广等特点。

(二)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发生了巨大变化,馆藏的含义不仅包括印刷书刊资料、缩微资料、视听资料等范畴,还延展至各种电子出版物、电子信息资源和信息类型。随着电子信息资源的急剧增长,联机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网络化信息资源等正成为图书馆资源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读者对信息载体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印刷型文献,而愈来愈多地转向各种类型的电子文献。

(三)用户信息获取的全面化

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条件下,读者主要通过利用图书馆馆藏目录的方式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这样获取的二次文献、一次文献信息的网罗度显然是很低的。随着网络环境的形成,读者对文献的需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成为现实。丰富的网上资源,各种各样的文献数据库,已成为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已突破“馆藏”的范畴,要求从多种渠道全面获取所需的信息。

二、现代背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举措

(一)了解用户需求,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

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衡量指标不仅仅体现在实体馆藏拥有量和电子资源的购买数量上,更为有效的评价方式体现在能为读者提供多少有效的信息服务上。资源共享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它不仅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蕴含着图书馆服务方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前资源的共享建设服务主要体现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工作上。实现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无疑是一种扩大虚拟馆藏资源,使馆藏信息资源类型更丰富、来源更广泛,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有效举措。信息服务人员要树立竞争观念、时效观念、创新观念。首先要树立“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服务观念,工作重心应从馆藏文献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的信息服务。以读者的需求为依据,以读者的满意度来衡量其服务质量,为读者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网络信息服务。

(二)资源建设要具有特色化

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特点,开发有专业特色的资源是各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说,要建设特色数据库。所谓特色数据库就是指各高校图书馆根据各校文献信息收集的实际情况和特定学科信息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重点选择一两个学科研究领域,通过系统分析和科学的设计,加强横向联合,有重点地建设专题文献信息数据库,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为本校重点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服务。特色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网络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特色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特色化信息资源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所以选题要优先选择利用率比较高、用户需求大,而且具有本馆特色的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图书馆只有形成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信息服务系统,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为学校和社会提供高层次、高效率的信息服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资源整合体系化

图书馆文献的整合是基于电子文献,特别是数据库文献的大量产生和广泛应用而提出的。馆藏文献的多样化,给文献揭示带来了困难,主要表现在查找文献信息时,各种文献类型和资源平台登录检索的多次性,使得读者不能快捷方便地获取到所需信息。所以文献的整合是将分散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文献信息服务,按一定的知识管理规则和服务目的组织在一起,使图书馆可利用的文献信息资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文献信息服务成为一个体系,从而更便于读者利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提出了文献整合的概念,要求“整合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形成网上统一的馆藏体系”。应该说,资源整合工作仍将是今后各个图书馆在文献揭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最终目标是统一检索平台、一次性用户认证、不同系统之间的无缝链接和完整的服务体系。从而使读者一次检索,就可以将馆藏各类文献查找完毕,按要求输出全部检索结果,读者感受到的是完整统一的馆藏体系。

(四)提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就是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是以用户需求为目标的主动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信息需求,在对用户个性和信息使用习惯分析的基础上,主动为用户设计并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是现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从被动转为主动的高水平深层次的发展趋势。开展个性化服务需要较高的技术条件支持和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员,但在人员及技术条件尚不具备面向所有用户开展个性化服务的情况下,图书馆可以针对某些重点学科的特殊用户开展试点工作,积累经验,逐步推广。确定“重点读者”服务对象,为每人建立电子档案记录,其中详细描述他们的学科、课题、专业名称、文献资料的需求情况、通与合作,建立服务质量信息反馈机制。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适时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是图书馆追求的目标,也是图书馆价值的社会体现。同时,开展个性化服务并非否定传统信息服务中好的内容和方式,两者应是相互补充,在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五)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服务团队

首先,图书馆应该根据各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专业层次馆员的中长期培养目标,应保证一定的经费用于馆员的在职进修和提高,以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与此同时,提高馆员待遇,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其次,馆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熟练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获取、处理、分析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第三,个性化信息服务,对信息服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很高,信息服务人员需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信息采集、处理、研究、传播的能力,因而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知识、技术优势互补的学科馆员团队来开展工作。最后,建立内部竞争激励机制,激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可以根据馆员综合素质及能力大小的变化情况进行岗位间的人员调整,依据工作业绩及成效适当拉开收入差距等。

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信息和再生信息的基地,其信息服务工作只有从传统的被动信息服务转变为主动的多元化、深层次信息服务,适时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力的信息服务人员,才能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用户信息需求,为用户所认可。才能充分体现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为图书馆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1]杨福来.高校读者群信息需求的分析与服务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9).

[2]王胜利.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分析[J].情报杂志,2005,(12).

[3]吴蔚群.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J].图书馆学刊,2010,(1).

[4]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5).

猜你喜欢

馆藏馆员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勘误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