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又好又快推进合肥大建设
2010-08-15张长淮
张长淮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003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又好又快推进合肥大建设
张长淮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0031)
2005年,合肥市着力做了三件大事:“大拆违、大招商和大接访”。“大接访”解决了长年来积累在民间的怨气,顺应了民心;“大招商”为“工业立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大拆违”在三个月时间里拆除了13.8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并且做到“零补偿”、“零上访”,在全省、全国引起很大震动。这三项工作为2006年的“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市委、市政府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掀起了合肥“大建设”的热潮。“大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的原则,突出交通先行,以道路建设全面带动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推进力度之大、开工项目之多、工程进度之快、社会反响之好,前所未有。“大建设”顺应了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发展趋势和客观要求,优化了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维护发展了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
一、合肥大建设的历史必然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发达地区的实践表明,城市化强力推进的过程往往就是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迅速提升的过程。合肥大建设,正是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
(一)中部崛起的大趋势催生合肥城市建设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必须,全国各地对城市建设都高度重视,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热潮。就拿我们周边的中部省会城市看,南昌按照“一江两岸”的城市格局,加快建设红谷滩新区,规划面积50多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郑州开发建设郑东新区,规划范围150平方公里;武汉提出打造现代化滨湖城区,启动建设武汉新区,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人口100万;长沙抓住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机遇,构建“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布局,重点建设河西新城、星马新城、城南新区。这些都说明,城市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已有的空间狭隘,直接导致人居环境、交通环境、科教文卫等公共设施都难以满足人民的生活、生产、工作和发展的需求,加快城市建设必然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二)合肥内生的发展动力推动着大建设乘势而上
合肥有着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传统,多次在全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创造出新的思路,旧城改造、园林绿化等都有过辉煌业绩。但是,我们在进步,人家进步比我们更快。2005年,我们到中部几个省会城市考察,明显能够感觉到他们城市建设的高速和高效,我们与其相比,在城市规模和发展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2006年初,合肥建成区面积只有203平方公里(实际上工作、生活面积远远不到),却容纳了220万人口,按照1万人/平方公里的科学要求,城市的环境容量明显偏大,急需进行疏解;城市的框架还没有真正拉开,当时城市交通不畅,因为大范围、环形和纵横的道路交通网没有真正形成,道路通行困难,通行量小且通行过程非常脆弱,只要一个路口堵车就会影响到全市的交通;缺少城市快速通道,2006年以前,合肥市没有一条双向8车道,最宽也只有双向6车道;除五里墩和美屯立交桥外,其它全为平面交通,核心区内存在许多断头路,等等,对合肥市交通影响很大。随着私家车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我们已经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汽车时代的来临,如何超前适应汽车时代的来临、组织好城市交通,是当时市委、市政府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同时也是老百姓急盼要解决的问题。
道路是城市的“动脉”,它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织多大的道路交通网,就给一个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多大的腹地空间。加快道路建设,是合肥发展的必解之题,决定着合肥的未来。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合肥市委、市政府本着“两年基本适应,五年适度超前”的目标,实施道路建设大会战,改造老城区路网,构建城市快速通道,形成近郊“一刻钟快速交通网”;同时,加快铁路、机场、航道、港口、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积极打造“省会经济圈”,加速融入“长三角”。合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必将进一步强化合肥中心城市的功能,提高集聚资源要素的能力。这是全市上下的共识,也是合肥乘势而上的强大动力。
(三)政策机遇为合肥大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中央作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支持中部地区加快“三个基地和一个枢纽”建设。面对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没有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投资环境,我们就很难抓住这个机遇,即使加大“招商”力度,引进项目,最后也很难落实。所以,招商与城市建设是一个相辅相承的环节,城市建设不做好,招商也很难成功。合肥是省会,也是是安徽对外的窗口,人们往往从合肥的风貌来感知安徽的发展和精神面貌。2005年底召开的省委七届九次全会指出,“从安徽的现实出发,要讲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首推合肥”,并要求合肥市“提升省会形象、增强社会影响力”。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第二十二章专题对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作出规划,强调“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提升首位度,形成省会经济圈,在奋力崛起中发挥先锋带动作用”。因此,推进合肥“大建设”,是我们肩上的政治责任。
二、合肥大建设的生动实践
合肥大建设的主导思想是,“新区开发、老城提升、组团展开、整体推进”,其基本战略布局就是“141”工程,即改造提升核心主城区,在主城的东、西南、西、北方向建设4个城市副中心,沿巢湖逐步兴建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新城,努力实现合肥从“环城-滨湖-临江-达海”的演变。
(一)加强道路建设
本着“两年基本适应,五年适度超前”的思路,实施道路建设大会战,改造老城区路网,构建城市快速通道,形成近郊“一刻钟快速交通网”。
1.扩大交通网络建设。2006年3月16日正式启动道路建设,围绕“141”布局,“强攻主动脉,健全微循环,打通断头路,拓展出入口”。当年建设任务为40条道路20座桥梁。
东南方向:建设徽州大道南段,全长12.4公里,双向14车道,是合肥大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连接老城区与滨湖新区,当年即实现了贯通,创造了“合肥速度”。这是一条高扬解放思想、针对合肥特殊情况、在一片议论声中顶着压力修建的道路,为现在的滨湖新区快速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南部方向:建设安徽省首条城市高架——金寨路高架,金寨高架桥面、地面和匝道分别长7公里,总长21公里,工期仅14个月。在目前城市发展中,国内一些城市开始在拆除高架桥,金寨路高架的建设,是在充分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基础上建成的,也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它把主城区与经开区、政务区、西部组团紧紧联系起来。
北部方向:启动全长16.7公里的蒙城北路,双向10车道,将北部组团与主城区连接,推动了长丰县域经济发展。
西部方向:将望江西路西延6公里,新建樊洼路,强化与西部组团的连接。
东部方向:新修7公里的包公大道,将肥东与合肥市区紧密相连。
强攻主动脉,实现了道路交通的快捷,使合肥城区向东西、南北各延展近30公里,拓展了城市空间。同时,开工建设芜湖路、安庆西路、宿州路、明光路、肥西路、太湖路、宁国路、九华山路、岳西路等二十多条城市主次干道;加快合安路、合马路等城市出入口干道建设。通过一年大会战,到2007年初,合肥市城市总体框架初步形成,道路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提升和改善,同时,用新理念、新思路规划、设计和建设的道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道路建设模式,使这些道路不但能够快速通行,还提高了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解放了思想,创新了观念,使广大市民、建设者和参与者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2.强化环型道路建设。2006年,我们在建设的同时,也在思考和谋划2007年的工作。2007年,启动大建设路桥项目29项,以环线建设为主导,主要目标是 “畅通一环,打通中环,改造二环”,使城市环道与各放射性干道之间实现有序连通。
一环于1995年建成,全程长17.6公里,有65个道口和交口,原设计通行能力为40公里/小时,但实际通行能力最多为15-20公里/小时。畅通一环就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速交通,全线按无红绿灯设计,所有交口为立交和右进右出,行车时速为60公里/小时,由双向6车道改为双向8-10车道。
全长41公里的二环路主要交口为立交,采用一次规划设计,分步实施,于2009年实现全线贯通。一环和二环的路面全部改为沥青路面。
在一环与二环之间,根据合肥交通状况,通过望江东路、潜山路、临泉路、铜陵路建设打通了中环线,形成了环城路——中环线——一环线——二环线——高速环线的环型交通网。
另外,还实施了黄山路、胜利路、亳州路、徽州大道北段拓宽改造等重点项目,这些道路的建设沟通了环形道路与放射性道路,实现了快速交通;同时新建学林路、学府路、职教路等道路,为全面启动合肥职教基地建设打下基础。
市区道路建设也带动了各县区建设。到2007年底,合肥大建设高潮迭起,加上各县区建设道路总共达到211条,规模空前。
3.拓展核心城区道路建设。2008年大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跳出我们过去城市规划建设的既有思维模式,敢走新路,敢破难题,善于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以长江中路、清溪东路、宿州北路、长江东大街为代表,启动大建设项目29项,在核心城区集中力量打攻坚战,使主城区路网由“十字型”向“井字型”跃升。
清溪东路自六安路向西,下穿蒙城路、杏花公园、环城西路,上跨琥珀潭,再下穿长丰路,一直向西与西一环、中环、西二环连接,成为主城区东西向又一交通主干道。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既缓解了长江中路交通压力,也有效改善了沿线的交通环境、人居环境,不但没有破坏景区,还造就了不少城市景观。
宿州路北延,跨南淝河通过明光路与北一环沟通,使老城区又增加一条疏解通道。结合劳动村改造,一条路、两座桥,一直建到合徐高速。
长江东大街则突破了长江路桥的制约瓶颈,架起一座凤凰桥,开通一条主干道,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长江路。长江东大街的修通,使得东高架工程得以上马,对改善东部工业区的交通条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长江中路综合改造工程是08年大建设的亮点之一。它由原来的27米宽扩展到最窄46米,实现了公交优先和和快速公交,由原经过31条线路到真正通行上的5条线路。15天内完成近15万平方米建筑的折除,4个月完成道路施工,这是一个奇迹,是又一“合肥速度”。可以说,长江中路的改扩建不但是智慧,还是胆略和气魄。
4、加强综合交通和快速交通建设。经过近三年的道路建设大会战,到2008年底,合肥市城市路网日趋完善,交通环境大为改善。2009年,合肥进入了综合交通和快速交通时代。综合交通就是不但要进行道路交通建设,同时还要进行航道、机场、高铁站、高铁连接线建设、改造老火车站等;快速交通就是修建东、西、南北高架,目前在建设的西高架6.4公里,进展很快;南北高架6.5公里,立体三层,全国首例。合肥市的交通网络将更趋完善。
(二)做好水文章
统筹兼顾,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园林绿化同样重要。加强水环境治理,构建清水穿城的和谐生态,是大建设的突出任务和重要举措。
1.增强污水处理能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已经建设了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王小郢30万吨,望圩8万吨,经开区10万吨,蔡田铺2.5万吨,朱砖井5.5万吨,合计处污能力56万吨,排污量约80-85万吨),但与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相比,还远远不够,在管道布局、排放标准上还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必须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出发,调整思路、细化措施,强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2008年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用三年时间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南淝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市委一声令下,一场大规模的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开始了。
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全收集、全处理,就近送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现在沿河道两边全部埋设污水管线,进行全面截污。南淝河从董铺水库开始43公里全部截流。为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到今年7月份,又新建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一期(5 万吨)、望塘二期(10 万吨)、蔡田铺二期(2.5 万吨)和职教城(0.5 万吨)、滨湖新区(0.5 万吨)、野生动物园(0.2万吨)污水处理厂,由此增加了19.2万吨污水处理能力。这样加上2008年前建成的5个56万吨,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5.2万吨(天气最热时用水量一天约92.3万吨)。现在仍然在建设小仓房(规划60万吨,一期10万吨)、经开区(10万吨)污水处理厂,2010年上半年完成,这样,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95.2万吨,基本上实现了合肥市污水处理的全收集、全处理。这就是2008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 “三年内基本实现污水处理全收集、全处理”,可以说,合肥是落实温总理报告最好的一个城市,三年后,合肥完全能够达到这个要求。
在这里要重点提一下清溪路垃圾处理厂防渗截污工程。该厂距离董铺水库大坝仅1公里,填埋了合肥市民10年220万吨各种垃圾。这些生活垃圾在最干旱的时候都会产生25万吨垃圾渗虑液流入南淝河,成为最大的污染源。我们花了3000万做了防渗处理,使之不能向四周渗漏。现南淝河上游的水源质量大大改善。
2.沟通城市环城水系。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户,水就是城市的灵魂。合肥城要有品位、有灵气,必须盘活水系资源,让水真正动起来。我们从南面挖一条长220米的人工运河,在马鞍山路上架一座桥,把包河公园连通起来。往东,把徽州大道与银河经管区连通起来,实现通行游船,往西能够到达雨花塘景观区。北面,打通逍遥津与南淝河。唯一缺憾的是长江西路一带无法沟通。通过这样规划建设,合肥的整个环城水系将能够沟通4/5,大大增加了合肥的灵气。
(三)打造绿文章
生态园林城市是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重要内涵,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按照“一园、三环、四楔、五廊、六带”的建设思路,安排了36个项目,投入7.85亿元,着力打造合肥绿文章。
一是大蜀山森林公园工程。约1万亩。落实租地植树的各项政策,以林地换农地,改善城市整体环境。按照成片植树的客观规律,多树种种植,形成了景观的综合效益。
二是高压走廊绿化2期工程。高区走廊绿化是继环城公园后我市又一环城绿带,截止2009年,已完成绿化面积60公顷。
三是外环森林景观长廊工程。总长105公里,将外环森林长廊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结合起来,同发展林业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在营造城市生态的同时,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四是巢湖沿岸生态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抓好滨湖新区巢湖岸线的生态护坡,种植防浪林,在局部地区实现生态景观。
五是道路绿化工程。按照新建一条路,绿化一条路,新修一座桥,美化一座桥的要求,使道路桥梁成为城市亮丽的景观线。
六是绿化大会战。对62条道路绿化进行改造,大大增加了绿化面积。
七是加压。今年,在去年绿化保量的基础上,今年要实现质的突破,绿化要上品位、有层次,逐步从绿化上升到做好绿文章。
三、合肥大建设的瞩目成就
大建设,是合肥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生动、最具体的实践,大建设顺应了城市发展的大势,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顺应了合肥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新理念、新速度、新形象,大建设创造了合肥城建史上多项第一。建成了全省第一条高架路——金寨路高架;全省第一条双向14车道——徽州大道;全省第一条“无红灯”城市快速路——一环畅通工程;全省第一条公交BRT线路。三年多的大建设,不仅在规模上超过了前20年城市建设总量,而且在建设速度上也是前所未有,全长7公里的金寨路高架420天即实现双贯通;位于城市心脏部位的长江中路120天即放行交通;清溪东路与环城西路跨线桥70天即告完成,等等。在不断刷新建设速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合肥建设在全国的影响力,出现了引人关注的“合肥现象”。三年来,仅合肥市重点局人均完成建设投资超过1亿元,在全国建设领域尚无人比肩。
1.城市功能在“大建设”中得到迅速增强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合肥市在“大拆违”的基础上,加速推进“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开展以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 “大建设”,不断提升完善城市功能。截止2009年9月底,我市“大建设”工程已完成709项、在建236项,工程总投资653.13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23.92亿元。已完成路桥工程378项(道路346条)、在建59项(南部水系沟通工程3项,铁路工程2项,新桥机场工程1项,路桥工程56项)。建设道路总长941.12公里,建成道路总长634公里,建成桥梁78座;新增雨污水管网3128公里 (其中,雨水1687公里,污水1441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日处理能力44.7万吨;绿化共计已完成149项,在建30项,绿化总面积6.26万亩,已完成绿化面积2.7万亩。滨湖新区初具规模,启动区内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中小学、医院、体育场馆及大型公益性项目等已经完成或正在加紧建设,总投资100多亿元的滨湖世纪城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老城区改造逐步展开,水电气等公用设施随道路建设同步完善,排水系统改造成效明显,安纺等危旧小区整体改造已竣工交付使用;“四大组团”全面拓展,城市承载力和产业支撑力大幅提升。
2.城市价值在“大建设”中得到有效提升
思路决定出路。在财力弱、基础差的情况下,“大建设”之所以能够高歌猛进,得益于我们突破了“依靠财政搞城建”的习惯思维,得益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为合肥打开了“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新路子。通过灵活运用银地合作、融资开发、土地运作、升值还贷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市场化运作、多元化运作、社会化参与”的格局。此举不仅打破了资金瓶颈的制约,把过去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办成了,把按老办法将来才能办的事办成了;而且更重要的是,盘活了城市资产,实现了城市的整体增值,出现了外来投资者抢滩合肥的良好势头。同时,城市的增值,不仅直接带来资源价值的提升,还催生了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又为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
3.人居环境在“大建设”中得到切实改善
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让群众在“大建设”中受益。不仅新建道路成网成环,交通更加便捷;而且整修老城区路网,方便群众出行。不仅随道路建设同步完善水电气等市政公用设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而且随着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仅加快老城区给排水系统和治污设施建设,让群众在安全清洁的环境中生活;而且修建完善市民游园、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大拆违以来,共新增公共绿地370.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5平方米,增加了1.65平方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不仅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而且大规模地兴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显著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和质量。可以说,现在的合肥,让本地人骄傲,让外地人羡慕。将来的合肥将成为“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4.民心民力在“大建设”中得到空前凝聚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面对艰巨繁重的建设任务,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始终保持一种不畏困难、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高昂士气和硬朗作风,发扬“特别能打硬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大建设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很多人放弃了正常的休息和与家人的团聚,长年奋战在工地上;很多人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大建设”的事业上。面对全市发展大局,各级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形成了上下一心、奋发向上的凝聚力。面对“大建设”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一时不便,广大市民给予了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表现出了很强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展示了新老合肥人“爱我家乡,建设合肥”的主人翁形象。“大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面貌,更增进了全市人民对我们这个城市的认同和热爱。
5.党委、政府的公信度在大建设中得到空前提升
我们所说到的,我们都做到了。我们的目标,都在我们的努力中实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把困难和问题都留给自己,对社会、百姓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我们将其降到最低程度。施工过程中,实行零封闭,方便市民出行;大建设不差钱,所有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时付给费用,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得到空前提升。
6.大建设精神在“5.12”抗震救灾中得到充分体现
把抗震救灾当作大建设来抓,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完成了合肥市负责的对口救灾地区全省安置房的52%,从建临时过渡用房到建校舍、教室等全部完成。中央电视台专门作过报道,合肥市建委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金质奖,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光荣称号。
大建设是合肥的大建设,是全体合肥人参与、全省关心支持、鼎力相助的大建设,其意义已经超越合肥,成为一种追赶时代的强音。
四、合肥大建设的经验总结
合肥大建设,起点高、规模大、进度快、质量优、成本低、反响好。大建设之所以能又好又快推进,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总结经验,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1.解放思想是大建设的力量源泉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三年多的大建设,我们遇到了无数的矛盾、困难乃至阻力,但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一个事关大建设又好又快的关键时刻,我们总能化解矛盾,推动工作,而这一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建设”正是在不断的否定与扬弃中,克服了一重又一重的思想桎梏,正是由于不断的解放思想,不断的修正自己,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升,我们的经验与方法在不断丰富,在解放思想中我们解放了大建设的生产力,才有今天良好的工作局面。
从安庆西路跨线桥 (从涵洞调整为跨线桥)、南一环下穿肥西路桥 (下穿肥西路调整为下穿梅山路)方案调整,到环城南路截弯取直;从花园街改造的观念冲突到清溪东路改造方案的坚定信心,从长江中路绿化的见缝插针到东大街的另辟蹊径,反映的就是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的思想和思路,观念和理念的变化过程。
解放思想就要强化大城市意识。合肥是省会,是全国27个省会之一。我们不能按照一般城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突破小、中、大县城的建设意识,跳出中等城市的框框,树立大城市建设的思路,构建大城市建设的框架,提升大城市建设品位。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审视我们的规划建设工作,人的境界才能提高,各项规划才能大气,各项建设才能上档次。孙金龙同志多次强调,“大建设不是一般水平的建设,不建则已,建就要建成全国一流、与国际接轨。规划要高起点,建设要高标准,各项工程都要出精品,真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规划的眼光要长远,空间要留足,千万不能使我们今天的建设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变成城市建设的“鸡肋”。
解放思想的结果需要实践来检验。我们今天看合肥道路建设、水环境治理等,无不为之眼前一亮,为之精神振奋。实践证明我们当初的思路是正确的,同时也又一次证明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甚至激烈冲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为政者一定要有定力,只要对发展有利、对人民有利的事,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一以贯之地干、合法合规地干,否则,就会错失机遇,贻误事业。
(二)坚强组织是大建设的领导核心
1.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能指挥全局,决战决胜的司令部,市委就是这样的一个司令部,统筹谋划、把握方向。所有的方案都在司令部里制定,然后在此方案基础上再制定方案,也就是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有百折不挠的贯彻执行力。只要是司令部确定的事情,各部门不讲条件、服从命令、坚持要求,一以贯之,坚强的执行力使得大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创造了合肥速度。
3.坚持原则,以身作则。大建设四年来没有一个干部出事,这一方面与我们的干部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与主要领导的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有关。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不插手工程、材料;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工地现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在这种榜样与精神激励下,我们的大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三)改革创新是大建设的制胜法宝。
又好又快推进合肥大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必须靠我们大胆实践、探索和创新。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走不出一条新路。在“大建设”中,从总体规划到重点项目,从拆迁安置到工程施工,从土地利用到建设管理,从投融资体制到招投标制度,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之举,不少举措在中部乃至全国是“领风气之先”。应该说,改革创新,让我们破解了一个个难题,办成了一件件大事;改革创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提升了我们的能力;改革创新,激发着合肥了发展的活力与潜力,扩大了合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改革创新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得到了锻炼,我们越干越好,越干越会干。
1.投融资体制创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城市建设,难度最大的是筹措资金。我们将市建委、发改委、交通局三家的投融资公司合并成投融资集团,直接归市政府领导,将所有国有资产放进去,做大了投融资平台,提高了投融资能力,每年约能融入200个亿,很好地解决了建设资源的来源问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建设体制创新。原有的建设体制中,规划局只负责规划的要点、条件,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招标、工程过程管理等都由建委负责。为适应大规模城市建设需要,合肥改革城市建设体制,打破原有格局,实施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建设 “六分开”,建立了全新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即:市规划局制订规划、方案审查,市发改委负责项目立项和科研、初设审批,市建委负责组织项目勘察设计、工程验收移交及行业监管,市招管办负责项目招投标,市建设投资公司负责项目资金筹集、拨付和监管,市重点工程局负责项目的建设过程管理,市审计局负责项目的跟踪审计和决算。各自职责非常分明,也可起到相互监督、权力不集中在一个部门和少数人手里,也使我们的干部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3.拆迁安置体制创新。将原来市管拆迁改为区管拆迁,由市管安置改为区管安置,将零星安置改为集中统一安置。拆迁工作的全过程全部公开化,实行社区、街道、合肥晚报“三榜公示”和市统一认证制度,大大解决了公平公正问题。拆迁安置的规模建设和中等以上小区的规模、档次基本接近,体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4.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创新。实行“三统一”,即管杆线、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避免以往管杆线、绿化施工与主体工程脱节、各自为政、相互干扰、相互制约的局面。尤其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把电力完全统一到大建设之中,有力地保障了大建设顺利进行。
5.招标管理方面创新。坚持实行“有效最低价中标”制度,保证了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这项制度执行之初,有同志担心,万一有的企业不负责任,恶意压低标价怎么办。但是,国际上有着一整套完善有效的措施,我们国家也要求实行有效最低价中标制。过去,由于环节太多,花了很多无效的钱,现在,执行有效最低价,把中间环节的钱节省下来了,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非常科学,在实践中做得也非常好,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平均节省20%-30%之间。
6.建设管理方面创新。积极推行 “小业主、大监理”管理模式,明确监理公司职责,强化监理工作考核,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对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管。监理必须对施工情况、资金划拨等情况实行全面监管。通过实行第三方质量检测、质量安全巡视、工程材料备案等制度,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7.建设过程中制度方面的创新。实行工程建设预案管理制度,科学编制工程建设预案。明确大建设项目设计变更、概算调整、资金管理、决算等一系列工作流程,项目调概实行“并联审批”、市长终审制,杜绝权力集中于某一个部门;对工程建设实行流程化规范管理,需变更时,由施工单位提出来,设计单位把关,由监理公司审核,重点局初认,建委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审批后由市长审批。最大程度降低了职务犯罪发生率,保证了工程优质高效,保护了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8.市场管理方面创新。强化监管、严格奖惩,通过不良记录、黑名单、经济处罚、驱除市场等严厉措施,对工程进度和质量不能满足要求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予以惩处。三年多来,我们按照法律法规,先后将10多家不合格的参建单位清出合肥建设市场,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举例:中国广夏公司)
9.建设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建设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积极研究探索快速、优质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四年多来,我们一边抓建设,一边抓科研,共计投入科研经费超过600多万元,先后与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展了20多项技术攻关和课题研究,破解了混凝土冬季施工、膨胀土治理、混凝土再生利用等市政建设普遍性技术难题,保障了大建设的顺利进行,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如,改进沥青、透水砖透水沥青等新技术得到了开发和利用,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
10.质量、安全工作的创新。在安全上,强调“不要带血的大建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争取大建设过程中不出事故、少出事故;在工程质量上实行终身负责制,等等。
此外,公安部门的保驾护航、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纪检部门的全过程保证、新闻媒体的监督等都是合肥大建设取得良好进展的关键。
回首“大建设”走过的风雨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到,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平台,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有效的民心工程!“大建设”的生动实践,涌动着一种“思变图强”的巨大热情。正是全市上下的这种热情,在催生着合肥城乡面貌的巨变。这是“大建设”凝结而成的宝贵财富,是推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持久动力。实践再一次生动而深刻地证明:只要我们尊重民意,顺应民心,就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就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就能够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在一起,形成上下同欲者胜的强大气势,不断开创合肥城市建设的美好未来。
2009-10-28
张长淮,合肥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政府副秘书长。
钟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