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010-08-15王俊骏
王俊骏
(中共揭阳市委党校马列室,广东揭阳522031)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批判,揭露了发达工业社会压抑人性的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所作的深刻分析和批判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
“单向度”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在发达工业社会,技术的进步创造了财富,创造了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调和反对这种制度的力量,可以同化那些发出不同声音的人。结果是,虽然解除了物质匮乏,自身却从其他各种自由的前提变为生产性奴役的力量。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持异议和抗议的理由就被消除。他们丧失了批判思维的能力,变成了统治制度的消极工具。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单向度”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领域的单向性。发达工业社会成功地实现了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因而取消了危害社会的社会派别的存在,不仅原先作为政治反对派的共产党、社会民主党放弃了暴力夺取政权的主张,而且作为革命阶级的无产阶级随着工业机械化使劳动量和劳动强度的降低、随着蓝领工人的白领化、随着非生产性工人的增加,他们逐渐放弃了革命性、否定性,与对立的资产阶级融为一体了。“发达工业社会中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使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一词成为一个神话。”[1]无产阶级已不再是社会变革力量的主体,其原因就在于:第一,机械化不断地降低在劳动中所耗费的体力的数量和强度,愈来愈完善的机械化劳动在改变着被剥削者的态度和地位,某种技术共同体似乎在使工作中的人类一体化起来。第二,同化的趋势进而表现在职业的层次中。在重要的工业机构里,“蓝领”工作队伍朝着与“白领”成分有关的方向转化,非生产性工人的数量急剧增加。第三,劳动特点和生产工具的变化改变了劳动者的态度和意识,在工作中形成机械共同体的技术组织也使工人与工厂形成更为紧密的依存关系。第四,新的技术工作强行削弱了工人阶级的否定地位,工人阶级似乎不再与目前确立的社会相矛盾。
2.思想文化领域的单向性。在思想领域,马尔库塞认为,“理智地消除甚至推翻既定事实,是哲学的历史任务和哲学的向度”[2]。作为现代哲学代表的实证哲学和语言分析哲学把语言的意义同经验事实和具体的操作等同起来,把既定事实不加批判地接受下来,因而其思维方式是单向度的。而语言分析哲学和实证哲学在英、美等国家的流行,则标志着单向度的哲学——肯定性思维的胜利、否定性思维的被排斥。在文化领域,马尔库塞指出,“高层次文化被现实所拒斥,现实超过了它的文化”[3]。在发达工业社会,高层次文化与现实同化了,文化被赋予商品的形式,“文化中心变成了商业中心、市政中心或政府的适当场所”[4]。
3.生活和消费领域中的单向性。发达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具有两重性效果:第一,满足那些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抗议的物质需要;第二,促进了人们同现存制度的同一性。马尔库塞认为,“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日和游览同一个娱乐场所,如果打字员打扮得像她的雇主的女儿一样漂亮,如果黑人有一辆卡德拉牌汽车,如果他们全部阅读同一份报纸,那么这种同化并不是指出了阶级的消失,而是指出了为保持现存制度服务的那些需要日趋同化”[5],正因为这种同化,西方社会过去在自由平等名义下提出的抗议和罢工已不存在了。
4.“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存在着一种“虚假”的需求。所谓“虚假”的需求,就是指“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给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现行的人的多数需要,诸如休息、娱乐,按照广告宣传来处世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恨,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6]。那些由统治者的需要转变成的个人的需要或根据统治者的利益要求制造出来的个人需求也是如此。被动的大众只能依照大众媒体和广告所宣传的那种方式来组织自己的生活,从而使人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失去了自主力,失去了对社会控制与操纵的反抗力和否定能力,心甘情愿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成为屈从社会政治需要而又麻木地自感幸福的“单向度的人”。
二、对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的辩证理解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的种种病态表现,指出了在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成为社会新的控制工具,成为统治人和奴役人的工具,导致社会成为单向度社会,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等等。这些见解具有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合理性。第一,马尔库塞准确地指出了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新的控制工具”,借此来统治和奴役人,使人和整个社会丧失了一种否定、批判、反抗和超越的精神,最终形成了“一味的屈从和服从现存的制度”的单向度的社会,人也变成了单向度的人。第二,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思想领域的堕落痛心疾首,他注重人的精神生活,也看到了思想文化相对独立性的一面。第三,马尔库塞指出科技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善用它来造福人类。当今科学技术虽然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是在某种意义上,科技又是人类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有效途径。第四,马尔库塞所倡导的研究社会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即从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角度去研究社会问题,为我们对现今社会问题的观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局限性。第一,马尔库塞希望通过单纯的精神批判来扬弃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正如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真正扬弃的应该是这种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在这里,马尔库塞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来理解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概念,只是对其做了“单面性”的解释。第二,马尔库塞在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过程中没有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方法运用其中,放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而无论他如何深入地对导致各种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社会现象进行剖析,都不能真正地把握和揭示出产生这种意识形态的深层次的社会物质基础。第三,马尔库塞只是单纯地揭露了科学技术对人的统治,即科技已经异化成为一种统治的工具,却不敢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物对人的统治”,即“物的异化”,最终得出“人对人的统治”,即“人自身的异化”。马尔库塞这种借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来代替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批判,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意识形态批判上,没有从根本上揭露资本主义现存的社会制度是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人格扭曲,是造成剥削、压榨等不公平的社会现象的根源。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在马尔库塞那里,当代的科学和技术取得了合法的统治地位,成为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7]。因此,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再怎么尖锐,但由于未触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结构,因而终究改变不了发达工业社会的“单向度”的命运。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文化的堕落应归咎于它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归咎于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归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的现实意义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今天所遭遇的异化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所要极力避免的问题。正如美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大卫·格里芬所告诫的,“应该通过了解西方社会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8]。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1.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有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我国目前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用物欲的膨胀挤压人的精神空间,避免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要改变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在遵循效益原则的同时,对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给予高度重视;要注重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尺度,使人从物质到精神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更大的生存价值。
2.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有助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全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我们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政治上民主法制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经济上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还很突出;科技上尖端科学技术不多,应用研究不够,科技成果转化度不高;文化上粗制滥造、商业气息过浓、急功近利的现象还比比皆是;社会方面,社会的诚信度、公平公正教育有待加强,重特大安全事故、重特大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同时身体亚健康、有心理问题的人也比较多。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在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已经出现并还将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加以切实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尽可能规避马尔库塞在其《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所描绘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物质基础极大丰富的条件下而人成了“单向度的人”,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的状况,要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多向度思维的体现,是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健全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借鉴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3.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科技发展观。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是一个中性词,它既可以成为人类走向文明的“善”,又可以成为把社会推向单向度的“恶”。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巨大进步的同时,树立一种正确的科技发展观尤为重要。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带动作用,正确的科技发展观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必须确立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观,促进科技与人的和谐发展,使科技为人类造福;第二,必须注重科学技术应用的合理性问题,即以实现“科技——社会——自然”三者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4.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有助于我们防止工具理性在当代中国的膨胀。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随着技术的合理化,工具理性占据了统治地位,唯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思维方式成为主导一切的思维方式。工具理性对人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使其思维程式化,把人的思想变成可供分析与操作的思想,思维的否定、怀疑、批判和超越的本性消失殆尽。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理论中关于理性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危害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目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反思,从而警惕工具理性在当代中国的恶性膨胀。
5.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有助于我们重视人文关怀。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理论中揭示的社会是一个与人性不相容的表面富裕的“病态社会”。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仍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发生作用,人的异化现象不可能完全消失,对人性的压抑甚至扭曲的不合理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关注人以及人类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关注社会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关注个人道德的自律、人格的完善、价值的追求、理想的实现等发展问题,使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不至于沦为物的奴隶,甚至失去做人的真正意义。
[1] [2][3][4][5][6][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70,166,52,60,9,6.
[7]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J].哲学论丛,1978,(5).
[8]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