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2010-08-15杨华
杨 华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河南郑州450046)
教师是教育实施的灵魂和核心,必须时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索和总结,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改革。而职业院校中普遍存在的不重视教育科研的现状不仅阻碍了教师的发展,也阻碍了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认真探究职业院校教育科研方面的存在问题和有效途径,有利于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一、职业院校教育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能按期开展教研活动,致使部分学校的教研活动处于停滞状态。在部分职业院校中,教研室能履行职责按期开展教研活动的寥寥无几。有的职业院校较大的教研室有近40人,较小的也有10人左右,他们虽然讲授同一学科,但很少一起开展教研活动。原因有下面几点:第一,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扩大,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授课需要,许多教师课时量相当大,几乎每天都有课,教研室很难将教师集中起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第二,很多兼职教师都担任一定的行政工作,且分散在各个部门,要将他们定期集中起来开展教研活动也不容易。第三,有的学校的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对教研工作重视不够,致使许多高职院校的教研除了完成日常教学事务,其他教研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缺乏推介交流平台,挫伤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高职院校中,许多教师出于对职业的热爱,自觉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会在某一领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许多学校大都没有设立推介机制,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更是有限,致使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只能停留在文字上难以推广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3.激励机制缺失,不能鼓励教师真正从科研的角度写论文、立项目。调查发现,有些职业院校在教育科研的精神激励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物质激励方面也一再降低标准,甚至取消。在这种导向下,教师除了为评职称而写点论文、编几部教材、立几个项目外,很少有人去思考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有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什么性质的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其生存发展的主要基础。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扎扎实实地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而解决职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职业院校解决教育科研问题的主要途径
解决以上问题,职业院校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不断拓宽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途径并使之真正落到实处。
1.加强教研活动管理,营造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加强教学研究是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的管理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教研计划的管理。学校教务处应认真审定教研计划,审定计划时,需注意把握三个环节。一是目标性,即教研工作的目标和思路是否明确和具体,是否能扎扎实实解决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二是可行性,即拟定的教研或教改计划,根据学校的师资、生源和教学设备条件是否能实施。三是实效性,即拟定的教研教改计划对当前的教学工作是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要根据审查情况,提出意见,进行修订。第二,加强教研过程的管理。教研过程的管理包括指导、检查、评比三个环节。一是指导开展教研活动。学校业务管理人员要学习、熟悉并精通教研业务,具有指导教研活动的能力。二是督查落实教研活动。开展教研活动,贵在落实,否则一切计划都会成为一纸空文。抓落实,就必须有得力的措施。首先要定目标。学期初,在各教学单位工作计划中,明确规定教研室和个人必须完成的教研任务。教研室除接受上级安排的教研任务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一些教研活动。比如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完成“四个一”的任务,即“一个一讲”,任课教师就授课内容,说好一节课;“一人一课”,在说课的基础上,上好一节课;“一人一评”,针对授课的教师,评好一节课;“一人一篇”,结合自己的教学,写好一篇教学反思文章或教改论文。其次要定要求。根据教研目标和内容,规范基本要求。比如每次集体教研活动后,教研组长要认真填写好教研活动记载卡。再次要定检查。学校业务管理人员要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教研计划落实情况,并作好记录,在定期召开的教研室主任工作会上,进行公布,督促落实。三是开展评比奖惩活动。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是调动全体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教师教研工作奖惩条例。对在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中获得成果的教师要适时表彰评奖,不仅给予精神奖励还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并作为教师评优选模、评职晋级的重要条件。同时,对于少数拒绝接受教研任务或没有完成教研任务的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
2.组织成立科研团队,拨付科研经费,采用校本研究,重点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职业教育发展到现在,虽然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但依然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如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究竟如何定位?公共基础课如何改革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等等。对于具有一定共性的问题,可能有人会说,大家都解决不了我们学校也解决不了,但如果大家都不想办法解决,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还有一些问题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如果每个学校都组织成立自己的科研团队,就一些实际问题采用校本研究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找到各具特色的职业院校发展的出路。
3.定期公开招标一些有针对性的课题,并给予一定的资助经费。学校科研部门也可以每年向各二级单位征集课题,根据课题的范围大小、难易程度,经校党委和校学术技术委员会研究,从学校科研经费中拨付专项资金并公开招标。对中标的团队和个人,学校要制定严格的制度进行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多出创新性成果,课题研究取得成果后要有相应措施推广应用。
4.定期组织开展教学成果推介会。通过成立职业教育集团等策略,密切职业院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定期举办院校之间的教学成果交流会,定期开展校际之间听课、评课、说课和课题研究等合作活动,实现教学成果共享。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又大大增强了职业院校的凝聚力、竞争力。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玉琴.时代呼唤教师教育科研必须实行“两条腿”走路[J].安徽科技,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