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2010-08-15李文清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干部人事干部制度

李文清

(中共太原市委组织部,山西太原 030081)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李文清

(中共太原市委组织部,山西太原 030081)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准确把握政治方向、指导思想和主要要求,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把握个体与盘活整体相统一,着力破解干部工作突出问题,形成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体系,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最近,中央又出台了《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贯彻落实《规划纲要》,重点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其正确方向,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着力破解干部突出问题,形成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体系,真正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一、准确把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

《规划纲要》提出了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强调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着力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干部人事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

(一)自觉把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政治方向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向相一致。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时指出,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这次中央印发的《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目标。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干部人事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方向和根本要求。

(二)坚持把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

《规划纲要》提出了“四个坚持”的原则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自觉遵循。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每一项措施,都应有利于加强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而不是动摇党的执政地位。二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这是在和平时期和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干部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三是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改革方针。扩大民主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公开是扩大民主的前提条件。竞争是选贤任能的有效途径。择优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人优政强,人庸政弱,人劣政亡。要用科学的程序、科学的方法让决策主体可以比较选择,实现好中择优、优中选强,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四是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管理工作规律,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要扩大民主范围,拓宽民主渠道,提高民主质量。要加强制度建设,既注重实体性制度又注重程序性制度,既注重制度的制定又注重制度的落实,逐步形成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体系。

(三)全面把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要求

《规划纲要》提出,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广纳群贤,就是要创新识人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努力形成群贤毕至、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人尽其才,就是要因事择人、量才任职,把最优秀的干部选配到最关键的岗位上去,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能上能下,就是要建立健全干部退出机制,做到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身份能官能民,使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优进绌退制度化。公平公正,就是要保证选人用人的标准、程序、方法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地选拔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充满活力,就是要与时俱进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20个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目标的核心要求,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

二、正确处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关系

在当前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辩证法思维,运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改革面临的形势,研究推进改革的各项举措,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目标的实现。

(一)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

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从影响和制约我们的思想心结和体制机制中解脱出来,以奋发有力的精神状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把中央的精神与当地的实际结合好,以科学有效的方法研究情况、把握关键、解决问题。坚持解放思想是解决改革的态度问题,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实事求是是解决改革的效果问题,增强改革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有力措施,使解放思想成为组织部长的重要品质,成为组织工作最强劲的动力,成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最有力的武器。

(二)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统一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表现为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在整体推进中突破重点,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从改革领域来讲,《规划纲要》对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分类改革、分类指导原则,在抓好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同时,结合实际落实好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任务,使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与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协调推进。从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内容来讲,整体推进任务包括健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4个机制,这些任务紧密相连,必须增强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协调性,制定配套措施,系统推进,形成综合效应。

(三)坚持把握个体与盘活整体相统一

个体是整体的基础,整体是个体的集合。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在强调把握干部个体素质的同时,更要千方百计激活、盘优我们干部队伍的整体。要注意从整体的角度选用干部。我们选拔干部,不能孤立地只看这个干部怎么样,还要看他在群体中怎么样,如果把他使用起来,对这个班子、这个群体而言,是什么状况、有什么影响。要把这支队伍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动态的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干部队伍总体的结构特点、长处短处、发展趋势等,有的放矢地制定整体调理、优化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方案,逐步做到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实现干部队伍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三、着力破解困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难题

(一)着力破解干部提名难的问题

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道关口和关键环节。由谁提名、怎样提名、提名的责任由谁承担,直接关系到能否选准用好干部。一是扩大提名民主。推进提名主体多元化,广开举贤荐能之路,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人员范围,让真正知情的普通党员、干部、群众有更多的参与权,解决“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二是完善提名方式。对全委会提名、组织提名、领导提名、群众提名、竞争性提名、个人自荐等多种形式的提名进行规范。对提拔使用、平级调整、选拔主要领导干部、交流提拔等不同情况,明确一种或几种提名方式,减少人为操作空间。三是规范提名程序。对于不同的提名方式,制定相应的提名程序和工作流程,增强提名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科学性,防止随意性。四是严格提名责任。合理界定干部提名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和责任范围,明确责任追究的情形、程序、时限和方式等,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规受追究。

(二)着力破解干部识别难的问题

用人必先察人,知人方能善任。改进干部考察,真正把人看准识透,关键要扩大考察范围,完善考察内容,创新考察手段,提高考察质量。一是建立岗位职责规范。根据岗位的性质、任务和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及其能力素质标准,为准确考核评价干部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完善考察评价标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三是加大经常性考察力度。切实改变一些地方“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的状况,坚持集中考察与经常性考察相结合,强化平时考察和定期考察,既要深入了解其工作情况,还要了解其生活圈、社交圈情况。四是创新考察手段。完善个别谈话、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健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充分运用巡视、审计、统计结果和部门(行业)专项考评结果,搞好实地调查和延伸考察。五是扩大考察工作的民主。推行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考察结果反馈制,进一步落实群众的“四权”,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注意在考察当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三)着力破解干部择优难的问题

干部择优选用难,难就难在选人视野不宽、渠道不畅、竞争性不强、透明度不高,不容易跳出“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圈圈。一是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常态化、规范化。加强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计划性,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面向基层定期公开选拔制度和竞争上岗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加强对竞争性选拔工作的检查督促,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二是提高竞争性选拔工作质量。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绩能力,坚持干什么考什么,提高考试测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把考试与考察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三是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

(四)着力破解干部下来难的问题

干部下来难,主要是下的共识难形成、下的标准难确定、下的渠道难畅通、下的干部难安置。一是明确“下”的标准。重点是研究制定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办法,明确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标准和情形,建立一套规范的调整程序。二是疏通“下”的渠道。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完善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制度,建立健全“问责”机制,探索采取降、免、改任非领导职务、提前退休等方式,使领导干部“能下”成为一个常态。三是落实“下”的保障。对下来的干部要关心爱护,强化调整后干部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保障,完善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使干部“下”得安心。四是优化“下”的氛围。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官能民的宽松氛围,树立“能上能下都是为党的事业”的理念,为干部能下扫除思想障碍。

(五)着力破解干部监督难的问题

干部监督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防范问题、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的关键措施,也是预防和治理不正之风的有效手段。一是健全监督网络。强化上级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健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探索有效发挥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的途径和办法,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二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提醒教育。突出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时期,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动态监督。三是加强对拟提拔干部的监督。探索建立拟提拔干部廉政报告制度,将廉政报告工作作为考察拟提拔人选德行和促进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力手段,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四是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健全选人用人问题及时发现机制,畅通电话举报、信访举报和网络举报渠道,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加大查处力度,严格执行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查制度,坚持典型案件通报制度。强化专项治理,抓住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班子换届、届中考察、后备干部集中调整等重点时期开展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行为专项整治,并延伸至日常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问责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办法,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和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建立市、县委书记用人行为离任检查制度,开展规范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推行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制度。

(责编:赵国梁)

D630.3

A

1008-8431(2010)05-0003-03

2010-09-06

李文清(1957-),男,中共太原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猜你喜欢

干部人事干部制度
基于体制改革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研究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水利系统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探讨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究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全面促进人事管理创新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