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二五”国家战略着眼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2010-08-15谭本基
●谭本基
从“十二五”国家战略着眼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谭本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国家的中长期计划,它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建议》还专门论述了“十二五”的人才问题。文章认为实现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必须着眼于人才建设,特别是党政人才建设,只有培养大批的党政人才,“十二五”国家战略才有坚强的支撑。
十七届五中全会 “十二五”规划 党政人才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建议》提出的“十二五”目标任务,必须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一、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对确保“十二五”规划任务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我党一贯重视人才的发现和使用。江泽民同志曾说:“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适应革命、建设和改革需要的领导骨干和宏大的干部队伍。正因为有了一支在经受各种考验中不断得到锻炼提高的干部队伍,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正确路线,我们党才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1]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全部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而这两件事都与人才紧密相联:出主意要靠人才,用干部得找人才。所以,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发现和使用人才。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一大批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正是看到人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数量宏大的党政人才队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有个非常著名的论断,他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2]干部问题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干部队伍对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犹豫不决的人执行,结果会大不一样。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建议》对今后五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次作出了布署,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求从四个方面推进,主要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时期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我们各级党政干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工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身负重任。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保证“十二五”时期全面小康社会任务的实现。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门就党政人才队伍作了规划,提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就是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中高级领导干部为重点,造就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人才,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对此,要采取以下措施:一要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干部成长规律,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干部自学。二要实施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三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改革方针,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四要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五要实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人才。此外,要实施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党政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及其能力素质评价标准,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完善党政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加大领导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交流力度,推进党政机关重要岗位干部定期交流、轮岗。健全权力约束制衡机制,加强干部管理监督,等等。这次《建议》对人才问题作了专章规划,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党政人才是人才队伍的主力军,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这不仅因为在整个人才队伍中,党政人才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党政人才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而且还因为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抓好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党政人才尤其是党政领导人才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抓好其他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其他各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都要靠他们去发现、培养和使用。
二、《建议》对党政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将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从国际看,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及“扩大内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民生工程”、“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等等,而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产业和区域发展、收入分配改革被认为是四场攻坚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这就意味着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同时“加快”二字还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不容置疑。因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三、党政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党政领导人才建设
江泽民同志新世纪伊始的时候就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3]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领导人才在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建设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对于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党政领导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党政领导人才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开发与培养出优秀的党政领导人才,将直接决定着这个政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的竞争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被放在六类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第一位,这意味着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划、组织和领导重要责任的党政人才,是党和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
各级党政领导人才是“十二五”规划的决策者。决策者是决策活动的主体,是决策最基本的要素。决策者处在决策系统的枢纽地位,是决策系统中最积极能动的因素,是决策系统的驾驭者和操纵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家编制“十二五”规划,地方政府也相应地编制地方的“十二五”规划,有的单位也有单位的五年规划。显然,五年规划是各级政府或单位的一项重大决策,各级党政领导者制定地方“十二五”规划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必须经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必经程序。在广泛征求群众和专家的意见、集中民智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地方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明确主要任务、发展方向、重大举措。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者要深入实际调研,听取意见,统一各方面认识,形成社会共识,制定一个符合实际,反映各方面意见,有前瞻性,能指导未来发展的五年规划。
各级党政领导人才是“十二五”规划的组织执行者。五年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中长期规划,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其目标任务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需要各级党政领导人才富有成效的贯彻落实,要有组织力和执行力。组织力执行力是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推动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既要有科学正确的决策和措施,更要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组织力和执行力。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组织落实和执行的结果,没有组织落实和执行作保证,再好的战略规划也只是一句空话,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制度也只是一种摆设,再好的目标也只是一个理想。增强组织力,组织是为保证决策和计划的实施,建立权力体系和协作结构,分配权、责、利的过程。各级党政领导人才,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亲为,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组织实施,善于统率和调动各方力量,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广泛调动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实现既定的目标。执行力是一种工作态度、精神状态,是一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也是领导能力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政策领悟力、实践结合力、团队建设力、协调沟通力、过程控制力等。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就是要善于打造多元的执行沟通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动员整合各种力量,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执行凝聚着责任,体现着作风和意志,反映着能力和水平。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是促进发展的推动力,是抓工作落实的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能力、务实创新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集中体现,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功”。
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打造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建议》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党政人才队伍发展目标就是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以中高级领导干部为重点,造就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人才,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议》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成为全党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打造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的根本途径。当前,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是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来进行,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着力坚定信念,增强信心,着力提升能力素质,提高工作本领,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二是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要从“十二五”的战略高度,把握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正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迫切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是坚定理想信念、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迫切要求,是凝聚发展力量、顺利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的迫切要求。三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深刻领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切实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四是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觉加强学习。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
注释:
[1]江泽民.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526.
[3]江泽民.加紧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2000年6月9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胡爱民.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5.
[2]李长春.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提供强大动力,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11-20.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网.
[4]温家宝.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人民网.
[5]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华网.
责任编辑:赵廷和
责任校对:罗恩东
D261.4
A
1009-4245(2010)06-0008-04
作者:谭本基,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邮编:53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