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支带刺的玫瑰
——关于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

2010-08-15贺爱春卜卫东新市渡镇中心学校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20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意象诗歌

贺爱春 卜卫东 新市渡镇中心学校

一支带刺的玫瑰
——关于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的思考

贺爱春 卜卫东 新市渡镇中心学校

现代诗歌教学的“四步走”:初学阅读,把握韵律;细心解读,感悟诗意;深情品读,领略意境;忘我诵读,谱写新篇。

诗歌言约义丰,音韵优美,画面灵动,意境深远,是文学百花园中瑰丽芬芳的玫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诗歌上百首,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教材选大量的诗歌,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是真情的坦露、语言的精华、形象的图画、音乐的姊妹。诗歌教学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激发想象,培养诗趣,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

对于现代诗歌教学,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为目标,而对古典诗词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不二法门,“积累”“体验”“感悟”“运用”都须从“诵读”开始。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经典名篇的点评,引导学生广泛的吟咏、欣赏、品味优秀诗歌,促进他们对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绘画美的理解、体验、感悟,尽可能多地汲取它们的养份。

诗歌虽美,可它却是一枝“带刺”的玫瑰,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就教师而言,诗歌教学需要很厚实的文学素养和读、悟、赏的能力,也需要较高的教学艺术。就学生而言,初中生在小学虽学了一些诗歌,但一般只是要求背诵下来,基本谈不上去了解诗歌,领会摘取这支玫瑰,教和学两方面均殊非易事。仅就诗歌教学的方法来看,无疑存在两种严重的偏向:有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淡化了学生个性化、理性化的感受、领悟;有的教师重视机械化的背诵,淡化分层次的诵读体验。为了教好诗歌,我作了多次尝试,探究符合初中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以追求诗歌教学的有趣高效。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总结、完善,我归纳了一个“四步走”的教学方式。即知诗韵、感诗意、品诗境、写诗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步,初学阅读,把握韵律

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这儿我们可领悟到读诗的妙处——启迪诗意,培养诗心。同时,我们也领悟到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熟读成诵。而诗歌的诵读应该首先让学生“诵之于口,悟之于心”,在教学时,让学生明白诗是音乐的姊妹——节奏和谐,音韵优美。为此,先让学生听老师诵读,自己划出节奏,找出韵脚,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读完后,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为诗配乐,唱一唱。记得在教何其芳的《秋天》时,一位同学配的是《西风的话》的乐谱,用得恰到好处,这位同学唱完后教室里掌声雷动,我也激动不已。我明白现在的课堂真正成为了同学们的舞台,唤醒了他们各自沉睡的潜能,我创造了他们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智慧的火把被点燃,迸射出一束束耀眼光芒。因为大家对乐曲很熟悉,于是动员大家都唱,同学兴趣盎然,一个个跃跃欲试,不到五分钟大部分同学就能背全诗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提升了学习兴趣和感受领悟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时,学生已由被牵着走演绎成了课堂的主宰,课堂实现从单一的“知识传输场”向“生命发展场”的完美转型。

第二步,细心解读,感悟诗意

这是在初读的基础再读,此读要求知诗歌的内容,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读的层次感体现出来了。因为诗歌一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诗歌合为时而作”,感知诗意,要了解写作背景。在教余光中的《乡愁》时,我安排学生预习,先请同学拓展背景——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去台湾,当时仅21岁,在还乡时已64岁,正如他自己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乡愁》是他激情迸发仅用20分钟就写成的一首抒情诗。介绍完这些,学生能明白余光中家国之恋的思想,便于他们深入探索诗人的心灵之路。然后我让学生细心解读诗歌,在反复的诵读中,读者与诗人的心贴近了,同学们明白了诗人的个人之思与深沉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的情感,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与诗人同喜共悲。

第三步,深情品读,领略意境

要领略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找意象,懂得诗的意象实为诗人的主观之意与客观事物之象在文字中的交融与呈现,诗的思维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经过这一步的学习,学生就可以找到创作、读解新诗的钥匙,能自然、顺畅地牵出意象所表达的感情。我在上比武课教《秋天》时,要求学生轻声自读并寻找意象,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露珠、冷雾、白霜、镰刀、渔船、背篓、牧羊女,通过这些意象,学生很快就明白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诗人描绘的是三幅动态的图。接下来,就要求学生描述画面。诗歌的语言,言简意赅,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是一个清新灵动的画面。我鼓励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描绘画面。三幅画面同学们都勾画得很精彩,其中一个女生的描绘很有创新意识,第二幅霜晨归渔图,她是这样描写的:“渔民很早就驾着小船,哼着小曲来到江上,江面飘着缕缕白雾,他娴熟地撒下渔网,收起渔网一看原来是很多乌桕叶,他百思不得其解,刚刚明明看见的那些鱼呢?他一拍脑门,恍然大悟,原来是秋天,化作乌桕叶与他在做游戏。”听她的精彩回答,同学们面带微笑,听课老师频频点头,我惊讶不已,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有大胆的创新意识,用自己独特的见解诠释了“游戏”一词。通过联想学生打开了通往诗歌领地的第二道门,学生在头脑中呈现灵动的画面,这样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捕捉到了,并在读中产生思维的愉悦感。

第四步,忘我诵读,谱写新篇

语文教学无外乎就是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而能写一写是很重要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沉醉其中,忘我诵读。在学生已全面理解了诗歌后,我尝试着让学生总结写诗技巧,这样就把知识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以致用,他们总结不全面时,教师再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在教《秋天》时,我们就一起讨论写诗的要诀:诗是心情的坦露——激情澎湃,发于笔端;诗是语言的精华——凝练含蓄,生动形象;诗是意象的剪接——随神赋形,婉转灵动;诗是音乐的姊妹——节奏和谐,音韵优美。当学生拿到了写诗的金钥匙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动笔写诗,这时课堂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涉足了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在这一步的教学时,我更注意了学生的差异。对基础不好的同学只要求敢写,不管写得怎么样,都予以鼓励和适当指导。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地去想去写,对其佳作欣赏表扬。上完《秋天》,我试着要学生写一首抒情诗,某同学写了一首很美的诗《秋》——“秋,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了,像魔法师,风儿一吹,吹黄了梨子,吹红了苹果,沉甸甸地缀满枝头,秋天栖息在果园里。一枚枚红邮票漫天飞舞,送来了西风的祝福,溪水拨动琴弦,弹奏出优美的旋律,带来了大自然的问候,秋天陶醉在森林里。”从那以后,她的写作激情被点燃了,一来灵感便写上几句,常和他一起评品,一起探讨。她写作水平突飞猛进,去年参加区里的诗歌比赛,所写的《映山红》获中学生组一等奖,并刊登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诗书画集《教苑春晖》上。

总之诗歌教学的根本应该引领学生用心灵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图画美、情感美、结构美。教法千变,朗读为本。诗歌教学的金钥匙便是诵读,诵读可以体验作品的情,领悟诗歌的意,可以启迪读者的形象思维,陶冶读者的诗趣情操。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一点见解。俗话说“十个先生九本书”,在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的今天,只要我们把诗歌教学中十个先生、百个先生的经验加以整合,再融入我们自己的创造性,诗歌教学的大舞台上定会呈现万紫千红的美景。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0.112

现代诗歌;教学思考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意象诗歌
诗歌不除外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诗歌本体研究的扎实拓展
——评王泽龙《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研究》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意象、形神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