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配戴渐进镜片结合集合训练实例分析
2010-08-15李增义
李增义/文
青少年配戴渐进镜片结合集合训练实例分析
李增义/文
青少年渐进镜片控制近视效果近年来一直备受争议,近两年来,笔者让青少年在配戴渐进镜片的基础上,再结合近距离集合训练,目前已积累有50余案例,认为对于控制近视发展有一定意义。现将其机制原理作简要分析,并举例供大家参考。
1 用集合训练正融像能力来补偿渐进片降低的调节性集合
近年来,青少年近视发展率呈低龄化、发展快、度数高的趋势。如何有效预防和减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早些年比较流行的调节理论学说认为,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眼睛调节过度造成的,于是出现了用“青少年渐进”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这一理论。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青少年渐进片的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究其原因,本人认为,近视患者如不配戴眼镜,看近时比正视眼要少用调节,于是就减少了调节性集合,容易引起外隐斜。同理,配戴青少年渐进后,眼睛看近时还处于近视状态,看近时比正视眼要少用调节,于是就减少了调节性集合。
一旦眼睛有倾向外隐斜趋势,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这种趋势将会更加严重,于是眼睛看近时需要更多的融像性集合来维持平衡,眼外肌(内直肌)更容易疲劳,眼睛运动性融像功能下降,视网膜成像质量下降,就会诱发近视加深,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相对来说,内隐斜患者比较适合配戴青少年渐进片。鉴于以上理论,笔者认为,如果为青少年配戴渐进镜片后,再结合训练集合功能,加强患者的正融像能力,就可以克服由于配戴渐进片所造成的近距外隐斜。
近两年来,经过对50例患者记录(排除调节异常患者)的观察发现,原来戴渐进镜片近距为外隐斜的患者通过集合训练后,近距无视疲劳感,感觉效果比较理想,这两年内有70%屈光度稳定,其余加深程度在0.25D~0.50D之间。以上数据均是在小瞳检影后再用综合验光仪测量,以最佳视力红绿平衡为终点,下加光均采用+1.50D。
2 集合训练原理
针对外隐斜的青少年,主要是采取集合训练。主要训练方法有Brock线训练法与食指移近法。即让患者的眼睛注视点由远慢慢地向鼻尖移动,此时眼球为了保持双眼视网膜对应,就产生内转反应。当出现复视时,稍稍往前移动,恢复为一个图像时,双眼注视5秒钟,再慢慢将视线移向远方,这为一个周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双眼内转能力加强,即正融像能力加强,就能补偿配戴青少年渐进片造成的外隐斜。一般建议用Brock线训练效果较好,如因各种因素不方便用Brock线训练,用食指训练也可。
采取集合功能训练的前提是必须具有同时视功能,如没有同时视功能的患者必须要先恢复同时视功能。
3 Brock线(舒视-聚散球)的使用方法
Brock线是指将红黄绿3个颜色的小球在穿在一根长约1.5m的线上,3个小球可以随意移动,对于集合训练来说一般只要红黄两个球就够了。将Brock线一端固定,一端放在患者鼻尖片处,先属患者注视远处约0.6m处的黄球,然后用余光瞄眼前约0.3m处的红球。此时有正常立体视的患者可看到黄色为1个,但可见到红色球为两个。
先嘱患者注视0.6m处的黄色球,用余光瞄眼前0.3m的红色小球,然后缓慢地将注视点从远处的黄球向眼前的红球移动,直到近处的红球变为一个,如红球不能变为一个,则可将红球稍稍移动距离眼睛远一些,停留注视5秒,再慢慢将视线移向远处黄球,此为一周期。如果眼前红球能注视5秒钟没有出现复视,则可将红球移近鼻梁,逐渐增加难度,一直训练到红球离鼻尖2.5cm处,停留注视5秒钟而不出现复视为训练成功。一般训练时间为每天1次,每次20周期。如有眼疲劳症状,可酌情改为间隔两天训练1次。
患者也可以在家里做比较简单的训练,具体方法:同时将右手食指垂直地放在两眼的正前方,眼睛始终注视食指尖,食指尖由远往鼻尖处慢慢移动,当看到左右分开的模糊不清的两个指影,再将食指稍稍移向远处,恢复到无复视时,停留注视5秒钟,再将食指移回远处,此为一周期。每次训练50周期。据报道,用这种训练方法既可锻炼眼肌亦可使视力明显提高。?
采用集合功能训练正常情况下一般每天1次,每次10分钟,隔1周进行复查,隔1个月检查正融像功能的变化,根据结果增减训练的强度和次数。当近距符合Sheard准则时,再巩固1个月训练,每两天训练1次。然后每隔半年复查1次。当出现近距不符合Sheard准则,或出现视疲劳症状时,要重新训练。
4 参考实例
例1:李宁,男,12岁,2008年2月5日来店配镜,戴镜史已有3年。主诉看黑板模糊,检查结果得OD:-3.50/-0.50×180=1.0 OS:-3.00=1.0 PD:63mm。远距眼位为正位,下加+1.50D测得近距8△exo正融像集合(模糊点)。只有12△,右眼调节幅度为13D,左眼调节幅度为13D。BCC检查双眼为(+0.25)D。处理:配戴下加光为ADD+1.50D,渐进多焦点眼镜。训练前患者配戴新的眼镜主诉近距阅读有眼痛、眼疲劳症状,通过两个月集合训练,患者的聚散功能均达到正常水平,正相对集合经检测16△,眼疲劳症状明显缓解,并且实验结束后的3个月、6个月和1年的随访中,患者的聚散功能仍保持在稳定的正常水平,近距符合Sheard准则,复查屈光度与视力均无变化。
例2:张蒙然,女,16岁,2008年1月12日来店配镜,配镜史已有两年。旧镜度数为R:-3.75DS/-0.75DC×10DC L:-3.50DS。主诉近视加深速度太快,近距阅读注意力难以集中。检查结果:R:5.00DS/-1.00×10 1.0 L:-4.75DS/-0.50DC×175=1.0 PD= 66mm负镜法测得。右眼调节幅度为11D,左眼调节幅度为10.5D。BCC检查右眼为+0.50D 左眼为+0.25D,PRA(-400D)NRA(+1.50)单眼反转拍右为13周期,左眼为14周期。双眼反转拍为6周期/分钟,正镜度通过困难。远距眼位为2△eso,(下加光+1.50D时集合近点为11cm,近距眼位10△△exo,正相对集合为15△BO。梯度性AC/A=2△/D。分析原因是长时间阅读,由于集合不足造成双眼调节灵敏度下降,再加上近距不符合Sheard准则,易引起眼外肌疲劳,诱发近视加深。处理结果:处方为R:5.00D/-1.00×10 1.0, L:-4.75DS/-0.50DC×175=0.8,PD=66mm ADD=+1.50D。再结合B rock线训练双眼集合功能,使近距符合Sheard准则。训练两个月后检查结果:近距符合Sheard准则,再巩固训练1个月。1年后复查结果,双眼近视屈光度R:5.25DS/-1.00DC×10=1.0 L:-5.00DS/-0.50DC×175=1.0 PD=66mm,患者对于1年时间加深0.25D表示可接受。
5 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配戴青少年渐进镜片所引起的近距外隐斜,结合集合训练,不但可缓解眼疲劳症状,对于延缓近视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然,对于集合训练,要想获得成功首先需要患者的坚持和依从,并且要定期跟踪训练效果。对于青少年患者,正融像功能训练的效果往往较好,而对于不能坚持训练的近距外隐斜小孩则建议不要配戴渐进镜片,以免造成更大的外隐斜而加重眼睛疲劳、甚至导致复视。对于内隐斜的青少年配戴渐进镜片后就不必进行集合训练,因为一般内隐斜患者本身正相对集合就较大。
作者单位: 济宁市明俊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