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的心理护理与常见症状护理
2010-08-15李桂华
李桂华
黑龙江省密山市知一镇卫生院(158302)
良好的孕期护理可以维持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有助于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提高分娩质量的前提。现将孕妇的心理和常见症状护理体会做如下介绍。
1 妊娠期的心理特点与护理[1]
1.1 孕早期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孕12周之内即为早孕期,孕妇大部分心理产生喜悦和兴奋,少部分不稳定,情绪紧张,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护士要热情接待,向孕妇和家属介绍自己,并解释这些症状是正常的早孕反应,不必担心和害怕,经过一段时间,这些症状就会消失。此期应注意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避免放射性照射;防止感冒,忌烟酒,保持心情愉快,克服反应,调节饮食,注意营养平衡。
1.2 孕中期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孕中期为12~28周,孕妇已经适应了妊娠的一些生理和心理变化,对孕期的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大多数孕妇情绪较稳定。出现胎动时,安慰孕妇,不要紧张,保持心情愉快,此期可以从事一些正常活动和工作,但不能劳累,不要长时间站立,如果下肢出现肿胀,可以适当休息并在睡眠时候抬高下肢。
1.3 孕晚期的心理护理
孕晚期为28~35周,由于临产即将到来,孕妇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担心,担心能否顺利分娩,担心胎儿是否发育畸形,这时护士要告诉孕妇,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有一定的影响,紧张和恐惧、焦虑的心理对产妇分娩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均不利。自我监护胎动,有异常及时就诊。注意定期测血压,不能过于劳累,发现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可能是产前出血,要及时入院检查治疗。禁止性生活,还要防止早产。
2 孕妇常见的心理反应[2]
2.1 惊讶和震惊
在怀孕初期,不管是否是计划中妊娠,几乎所有的孕妇都会产生惊讶和震惊的反应。
2.2 矛盾心理
在惊讶和震惊的同时,孕妇可能出现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尤其是原先未计划怀孕的孕妇。此时既享受怀孕的欢愉,又觉得怀孕不是时候,可能是因工作、学习等原因暂时不想要孩子或因计划生育原因不能生孩子所致,或第一次妊娠,对恶心、呕吐等生理变化无所适从所致。当孕妇自觉胎儿在腹中活动时,多数孕妇会改变当初对怀孕的态度。
2.3 接受
妊娠早期,孕妇对妊娠的感受仅仅是停经后的各种不适反应,并未真实感受到“胎儿”的存在。随着妊娠进展,尤其是胎动的出现,孕妇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存在,出现了“筑巢反应”。
2.4 情绪不稳定
孕妇的情绪波动起伏较大,可能是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往往表现为易激动,为一些极小的事情而生气、哭泣。可能是这星期能接受的事情,下星期会觉得忍受不了,常使配偶觉得茫然不知所措,严重者会影响夫妻间感情。
3 常见症状护理[3]
3.1 恶心、呕吐
发病原因尚不明了,在此期间应避免腹胀或过饱,避免引起不舒服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对孕妇恶心、呕吐程度进行评估,如出现严重呕吐现象,即孕妇无法将摄入的水或食物保留在胃内,导致脱水、少尿、酮体堆积等,则应立即送医院行矫正脱水及补充必需营养的治疗。
3.2 尿频、尿急
常发生在妊娠初3个月及未3个月。向孕妇解释出现症状的原因,告知有尿意时应排空,不要憋尿,使其理解此症状为妊娠的正常反应,可待其自然恢复。
3.3 白带增多
于妊娠初3个月及末3个月明显,妊娠期孕妇正常的生理变化,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清洗外阴或经常洗澡以避免分泌物刺激。
3.4 水肿
大多数孕妇妊娠后期易发生足踝部水肿,经过休息后可以消退,属正常。长期水肿可能会导致静脉曲张,如水肿合并高血压、蛋白尿,则属于病态,应做全面的检查,警惕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3.5 腰背痛
孕期穿平跟鞋,在俯拾或抬举物品时,保持上身直立,弯曲膝部,用两个下肢的力量抬起。若工作要求长时间弯腰,妊娠期间应适当调整。疼痛严重者,必须卧床休息(硬床垫),局部热敷。产后6~8周,腰背痛自然消失。
4 健康指导
4.1 营养指导
帮助孕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双重需要,并为分娩和哺乳作准备。
4.2 衣着与个人卫生
孕妇衣服应宽松、柔软、舒适,冷暖适宜。不宜穿紧身衣或袜带,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胎儿发育、活动。胸罩的选择宜以舒适、合身、足以支托增大的乳房为标准,以减轻不适感。孕期宜穿轻便舒适的平跟鞋,避免穿高跟鞋,以防腰背痛及身体失平衡。
4.3 胎教
胎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实施最佳措施。现代科学技术对胎儿的研究发现,胎儿的眼睛能随送入的光亮而活动,触其手足可产收缩反应;外界音响可传入胎儿听觉器官,并能引起心率的改变,因此,有人提出两种胎教方法:①对胎儿进行抚摸训练,激动胎儿的活动积极性;②对胎儿进行音乐训练。接触放射线或有毒物质的工作人员,妊娠期应予以调离。
4.4 分娩先兆的判断
临近预产期的孕妇,若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或规律宫缩(间歇5~6min,持续30s)则为临产,应尽快到医院就诊。若阴道突然大量液体流出,可能是胎膜早破,嘱孕妇平卧,由家属送往医院,以防脐带脱垂而危及胎儿生命。
[1]张泽兰.产妇分娩期的心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692.
[2]牛淑琴,张月霞.临产妇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19.
[3]谢映,王巧霞.产前焦虑心理护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