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2010-08-15许正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4期
关键词:切口血糖病人

孟 慧 许正国

江苏省沛县华佗医院,江苏 沛县 2216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超过11.3%,其各种并发症已成为病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术的比例增多,如何对糖尿病患者施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值得外科护理工作者重视的问题,也是交叉医学发展带给外科护理的思考。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感染,促进切口愈合,是护理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本文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收治糖尿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对患糖尿病的86例病人实施外科手术。其中男59例,女27例。年龄38~79岁,平均55.6岁,所有病人均属II型糖尿病。其中择期手术52例,包括胆囊炎、胆石症18例,腹股沟斜疝6例,前列腺增生5例,胃溃疡6例,慢性阑尾炎7例,胃肠道肿瘤10例。急诊手术36例,包括急性阑尾炎16例,消化道溃疡穿孔8例,腹部外伤6例,胸外伤2例,急性肠梗阻4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一般病史较长,有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但对糖尿病接受手术治疗方面的知识却十分贫乏,常产生焦虑、紧张、恐惧心理,担心糖尿病影响切口愈合,担心手术效果。而部分患者是因为手术住院才发现有糖尿病,心理更为复杂,而这些心理反应都会造成应激性高血糖,而且还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我们首先应热情相待,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了解病情,用熟悉、准确的技术为其治疗,使患者心理上获得安全感、亲切感、信任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讲解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手术的必要性,术前、术后要注意的事项等,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指导患者自我心理调节,消除患者的无助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2.1.2 饮食护理 向患者讲解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必要性。术前患者应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糖饮食,多食粗制面食、杂粮,并严格计算患者每天所需热卡(早、中、晚餐各占1/3)。术前3d每天保证碳水化合物250g以上,同时给高蛋白、多种维生素饮食,以保证肝糖原的储备[2],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术前3d进行血糖监测,每天早、中、晚三餐前及餐后2h各测量血糖1次,为医生调整治疗剂量提供科学的依据,以防发生低血糖和严重高血糖。使餐后血糖控制在11.0mmol/L以下再行手术。

2.1.3 用药护理 术前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并向其介绍药物作用、用药目的和注意事项,如降糖药二甲双胍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磺脲类药物应饭前30min服用。护士应了解注射用长、中、短效胰岛素的作用时间,抽吸剂量应准确。使用胰岛素注明床号、姓名、开启时间,置2~6℃冰箱贮存,用75%乙醇消毒瓶塞,防止碘剂影响胰岛素活性[3]。抽取药液时保证剂量准确,避免误差。选1mmol/L注射器,在保证饮食提供到位前提下于餐前30min皮下注射。

2.1.4 控制血糖 血糖应控制在6.7~10.0mmol/L之间,尿糖控制在-~+或lg/d以下,尿酮体(-)为宜。每日测血糖和尿糖,根据结果,从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等方面精心计划,力求在短时间内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除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外,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心脑血管病变,故术后要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脉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监测肝、肾功能状况和电解质水平。按等级护理要求做好护理观察记录。

2.2.2 血糖的监测 手术后初期由于疾病、麻醉、手术创伤等应激因素会使患者血糖升高[4]。手术当天术后2h监测血糖1次,大手术病人,术后三天,常规测量血糖4次/d,如血糖控制较差,可增加监测次数,直至恢复正常饮食为止,尿糖保持(十)为宜,避免术后发生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

2.2.3 营养支持 手术的创伤使患者能量需要增加,故应及时给予营养补给,这是控制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糖尿病患者术后总热量供给控制在104kJ/kg·d以下,适当合理使用葡萄糖输液,改变只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输液的片面认识。禁食患者每天应供给葡萄糖100~150g,选用葡萄糖注射液时,以1∶4~1∶6(4~6g葡萄糖加入1U胰岛素)的比例加入相应胰岛素[5],同时合理补充钾、钠、氯、钙等电解质,必要时给予胃肠外营养,适量提高氨基酸、脂肪乳在全营养液中的比例,脂肪占总能量30%~50%为宜[6],术后患者能恢复进食后,立即给予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肠内营养。

2.2.4 切口护理 高血糖患者切口不易愈合,易发生感染,故除控制血糖、应用抗生素外,切口换药应严格无菌操作,切口处红外线照射30min/次,2次/d,以促进切口愈合;指导患者胸腹式呼吸,咳嗽时双手向腹中央加压;术后3d无大便者酌情给予缓泻剂或肥皂水灌肠;分2d间断拆线;切口愈合良好者,1d后可出院。

2.2.5 感染预防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偏高,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也会增加,所以,术后各护理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定期行病室消毒,增加切口换药次数。由于外科手术后各种管道较多,故应严格管道护理,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做好管道“四防”(防堵塞、防脱落、防扭曲、防折叠),并严格预防各管道逆行感染;加强口腔、会阴护理,预防口腔、泌尿系发生感染;保护患者皮肤、黏膜,防止破溃引起感染;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合理使用抗菌素,使用时做到现配现用,及时准确[7]。可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丹参补液,改善微循环,预防血管栓塞发生[8]。

2.2.6 疼痛护理 疼痛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拮抗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和各种炎症细胞因子,从而使血糖升高,因此,术后做好疼痛护理尤为重要。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或使用自控镇痛泵能有效缓解疼痛,利于血糖的稳定,促进患者康复。

2.2.7 活动指导 术后活动可促进伤口愈合和机体的功能恢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运动指导。术后1~2d可在床上活动四肢,进行深呼吸;以后几天根据手术大小、部位、患者个人体质等,离床活动,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

2.2.8 健康教育 根据病人住院的各个阶段,除对病人进行外科知识教育外,还要给病人讲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使其学会糖尿病自我监测内容及自我护理的行为技能。使患者了解什么是糖尿病,饮食治疗内容,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知识,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知识。强调情绪、睡眠及心理状态对血糖的影响,保持乐观情绪。出院前1~2天做好出院指导,指导病人定期到医院复查血糖、体检等,保持病情稳定,保证生活质量。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内分泌疾病,使患者手术机会明显增多。有资料显示,25%的糖尿病患者在一生中需接受各种手术治疗,而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10%以上合并糖尿病,在围手术期每4例需要手术的患者中,就有一例为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9]。当患者需行外科手术治疗时,由于麻醉、手术创伤,使患者处于应急状态,导致代谢和内分泌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增加,促使糖元分解和异生,使血糖升高,而糖尿病患者因自身组织含糖量高,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增加了病人的危险性,对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除必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外,手术前后还应严格监测血搪,控制感染,清除感染源,合理应用胰岛素及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同时重视心理及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密切护患关系,增进感情交流、沟通,争取患者的信任,给予劝告、鼓励和支持,稳定其情绪,并给患者以教育和指导,关心、鼓励患者及家属说出自己的感受,耐心听取其提出的问题,指导患者解除恐惧、优虑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1] 史素玲,寇丽霞,丁雅芳.医院糖尿病病人健康知识需求对比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8):627.

[2] 李霞.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32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03,32(8):684-686.

[3] 吴燕.糖尿病患者30例急诊手术治疗及护理体会[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2,10(3):46.

[4] 高艳红,张利岩,高宏凯,等.2型糖尿病患者胃转流手术治疗后血糖的临床观察与监测[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899.

[5] 楼青青,周小波,杨丽黎,等.高级临床护士对糖尿病手术患者的干预及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6):737.

[6] 朱维铭.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2):104.

[7] 谢小宏,沈健.抗生素在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合理应用[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26(4):311-322.

[8] 苗毅.糖尿病患者胰腺手术时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2):89-91.

[9] 刘超.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的要点与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4):253.

猜你喜欢

切口血糖病人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谁是病人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病人膏育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