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原发性生殖器疱疹31例
2010-08-15李金娥王丽丽姜群群
李金娥 王丽丽 姜群群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门部位皮肤黏膜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单纯疱疹病毒(HSV)可分为Ⅰ型(HSV一Ⅰ)和Ⅱ型(HSV一Ⅱ),生殖器疱疹主要由HSV一Ⅱ引起,也可由HSV一Ⅰ或HSV一Ⅱ混合感染所致。
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女性原发性生殖器疱疹3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情况:31例均为门诊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病人。年龄最小18岁,最大49岁,以20~35岁为多{病史最短为2日,最长1周,平均3~5日发病部位以小阴唇多见,其次为大阴唇。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临床诊疗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临床诊疗指南委员会。关于生殖器疱疹的诊断标准《生殖器疱疹临床诊疗指南》。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年12期)临床诊断标准:有不安全性行为、自身或性伴感染史,同时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不典型皮损需结合病原学检查确诊。病原学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加上病原学检查结果阳性。
1.3 临床表现:发病时局部有轻度瘙痒感或灼热感,并很快出现散在的小水疱或群集小疱,一般经3~5日,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灼痛,重者影响行走,或伴有轻度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
2 治疗方法
中药应用复方板蓝根合剂,方药组成:柴胡12g、黄芪30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贯众15g、黄柏15g、苍术l g、苦参15g、牡丹皮10g、泽泻1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服,7日为l疗程;西药应用聚肌胞注射液6mg每日1次,肌注7日为1疗程,同时配合口服无环鸟苷,每次200mg,每日5次。局部处理先用洁尔阴洗净创面后,再用棉签蘸聚肌胞注射液外涂。并嘱患者穿柔软的棉布内裤,注意预防感冒、着凉、劳累,禁烟、酒、房事,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局部皮损消失,无疼,随访半年无复发;好转:局部皮损干燥,结痴,疼痛明显减轻,或局部皮损消失,但随访半年复发1次以上;无效:局部皮损无变化,疼痛依旧。
3.2 结果 31例病人经2个疗程治疗后,痊愈26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追踪观察3个月,仅2例在两个月后复发。
4 体会
女性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一)感染而引起生殖器皮肤粘膜损害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易于复发,传染性强,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HSV—Ⅱ感染后常潜伏于骶神经节内,主要通过血液及神经途径扩散,常因感冒发热、月经、精神刺激,酗酒等因素而再发,因此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祖国医学认为,生殖器疱疹是由于湿热秽毒之邪人侵,蕴结肤而为患,故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中黄芪补气扶正,增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能增加巨噬细胞的数量及吞噬能力,而且还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索,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使久坏细胞恢复活力,故用于治疗慢性溃疡等[1]。柴胡、板蓝根、大青叶,贯众清热解毒,去秽浊毒邪;药理研究表明,柴胡、板蓝根、大青叶,贯众具有抗病毒作用;黄柏、苍术为二妙散,是治下焦湿热之效方;药理研究具有显著抗炎作用;辅以牡丹皮凉血解毒;泽泻利水渗湿;苦参清热燥湿。全方君臣相佐,标本兼治,使秽毒得解,疱疹得清。
聚肌胞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干扰素诱生剂,其进入人体细胞后能高效地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通过干扰素作用于正常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故有广谱抗病毒作用[2]。目前临床研究表明,干扰素不仅能抑制病毒的复制,而且对肪止HSV—Ⅱ在骶神经节的潜伏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对于缩短早期自然病程和防止生殖器疱疹的复发都有一定的作用。聚肌胞的价格低廉,能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毒能力,用药安全,除个别患者在用药第1日有轻度发热反应外,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无环鸟苷在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转化为三磷酸无环鸟苷,对病毒DNA聚合酶产生抑制作用,阻滞DNA的复制过程。无环鸟苷作用机制独特,只在感染的细胞中被病毒的胸苷激酶专一性的在相应于C-5’羟基位置上磷酸化成单磷酸或二磷酸核苷,而后在细胞酶系中转化为三磷酸形式,掺入到病毒的DNA中,发挥干扰病毒DNA的作用[3]。临床应用来看,无环鸟苷对疱疹病毒选择性高,具有广谱的抗疱疹病毒活性,对单纯疱疹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毒性低,见效快,疗程短,用药安全,疗效好等优点,是临床应用的广泛的抗病毒良药。综上所述,中西结合治疗女性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具有很好疗效。
[1]周风悟.中医方剂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杜,l976:629.
[2]江明.药理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1993:350.
[3]刘颖新.阿昔洛韦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