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2010-08-15甘维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6期
关键词:刀口棘突针刀

甘维红

四川康骨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发病有明显外因如外伤、扭伤。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部分合并神经功能损伤。笔者采用小针刀治疗加口服核归丸及规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1)下腰部剧痛,起立、翻身转侧困难,或伴有下肢麻木或感觉异常,多影响正常起居生活,其疼痛具有以下特点: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打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患者呈强迫体位,直立时多表现为翘臀姿势,背椎凸向患侧以缓解疼痛,腰部活动受限,尤其以背伸和弯向患侧最为明显。在椎旁病变部位有压痛,主观麻木感。(4)直腿抬高试验<60°(+),仰卧挺腹试验(+),屈颈试验(+)。CT或MRI均示腰椎间盘突出。

2 治疗方法

2.1 针刀疗法。患者俯卧位,在患椎棘突旁及臀部、下肢压痛最明显处或患椎棘突旁开1.5cm处定数点,皮肤常规消毒,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达下位棘突顶骨面,调正针刀到棘突上缘,转动刀口线90°,行棘间韧带切开削离3-4刀。松解横突间韧带和横突间肌,在横突间孔外进针时,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体与皮面垂直或稍有倾斜,针刀达上位椎体横突骨面,调正针刀到横突下缘并调转刀口线90°,使刀口线平行于横突长轴,并紧贴横突下缘骨面,有外向内切开横突间韧带和横突间肌直到横突根部和椎弓根部,刀下有松动感,患者出现操作点沿同侧下肢放射的酸胀感,即可出针,每次6-9个部位,5-7天一次。针刀在病变部位行切割、剥离、松解,以解除脊柱周围软组织的变性、粘连及炎症反应,松解韧带、结缔组织等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变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的相互位置。

2.2 输液用甘露醇脱水,因甘露醇有独特的高渗性脱水作用,它能减轻受压部位神经根水肿,减轻髓核向外突出时对神经根的压迫。选择较粗血管,避免药物刺激引起穿刺部位的不适感。

2.3 内服核归丸(我院自行研制且取得生产批号的药物),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痹症”范畴,为肾精亏损,感受风寒湿邪而经脉受阻或跌扑外伤而致气滞血瘀,脉络阻塞而发病。核归丸具有补肾壮骨、补肝强筋、续筋接骨、祛风散寒、缩核固环、行气止痛等功用,另外加消炎镇痛止痛剂、中枢性肌肉松弛剂及营养神经药物,向病人说明药物的作用、用法及服药时间,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3 护理措施

3.1 腰椎间盘内压减低,可减轻对软组织的压迫反应,肌肉松弛,有利于突出物的复位及椎间盘的修复,疼痛也能缓解。

3.2 下床时要注意整体移动,避免腰部屈曲、侧曲、侧转等动作,下床时将身体小心向健侧侧卧,膝关节半屈位,用位于上方的手抓住床板,同时用下方的肘关节将半屈的身支起,然后再用两手支撑床板,用臀力使身体离开,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下肢移下,手扶床头站起。上床方法可以按下床方法的反顺序进行。

3.3 坐位及下床活动需戴腰围,腰围可加强腰椎的稳定性,对腰椎的活动,尤其是前屈活动会起到限制作用。使腰椎局部组织可以得到充分休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运的恢复,消散致痛物质,使神经根周围及椎间关节的炎症反应得以减轻或消失。防止局部神经根粘连,增加腰背肌力量,改善腰腿功能的锻炼,活动以不感到痛苦为宜,防止受冻、受寒、潮湿。腰围的佩戴一般为4~6周,最长不应超过3个月,选择腰围的规格与患者的体型适应。

3.4 针刀治疗第三天开始每天给予TDP照射针刀治疗处20—30分钟,可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减轻水肿,促进炎症代谢产物消除,缓解血管痉挛。

3.5 饮食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饮食。由于病人卧床,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所以膳食中应增加纤维杂粮、蔬菜、水果、蜜蜂、牛奶等,防止病人急性期卧床活动量少而产生便秘。

4 康复指导

4.1 一周后,对年轻的急性腰背痛患者可用腰背肌肌力功能锻炼,有四肢(五点支撑)过伸法、飞燕点水法,直腿抬高、股四头肌静力收缩。

功能锻炼原则:先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身体无严重不适为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疗效的维持与功能锻炼成正比。

4.2 加强卫生指导,指导患者侧身起卧床姿势,防止腰部突然转动,避免腰部侧转幅度过大、腰部过劳、扭伤,保持脊柱直立。尽量做到坐、卧、站三种姿势交替变换,站坐时间不超过45分钟。3个月内禁止弯腰负重动作,拾取地上物品时应缓慢屈膝下蹲,腰部挺直。体育疗法,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做体操、倒走或前后踢腿,增加腰部肌肉的强力,调节机体内外平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活血化瘀,促进病灶部位的组织修复。另外,寒冷天气腰部应注意保暖。

5 讨论

我们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治疗中总结出一套规范化的方案,是现有保守治疗的一套成熟、规范、有效的方案。通过针刀松解突出节段软组织粘连,调整腰椎旁肌肉功能失调和小关节紊乱,配合核归丸帮助椎间盘修复,及规范的护理,有效改善腰腿疼痛麻木等症状。此方法安全可靠、见效快,痛苦小,无副作用,更显人性化的良好方法。

猜你喜欢

刀口棘突针刀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腰部针灸取穴的一种新方法探析
搓腰
——壮肾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术后刀口感染脂肪液化裂开放置负压引流管应用分析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影响冷冲压模具跳屑因素分析
棘突捶正法治疗脊柱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