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28例诊疗护理体会
2010-08-15李清云
李清云
我科2003年至2007年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02例其中发生反跳28例死于反跳5例现做如下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5例,女13例,年龄为17~64岁,口服中毒26例,皮肤中毒2例。毒物种类:乐果18例,敌敌畏7例,甲胺磷1例,对硫磷(1605)2例。全部病例为急性中毒入院,均经洗胃,清洗皮肤,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活剂等常规治疗,症状缓解后发生反跳,1例出现假“阿托品化”为2 h,其余短者20几个小时,长者达7 d复发了中毒症状。
1.2 临床表现 有明显先兆症状者26例,表现为面色由红转白,瞳孔缩小,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肌肉震颤,多汗流涎,肺部啰音增多,有2例突然发生昏迷,急检血胆碱酯酶活力降至20%~30%。
1.3 治疗与疗效 临床判定为反跳症状立即重新给予阿托品化,防治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及建立人工气道。治愈23例,死亡5例。其中死于脑水肿合并肺水肿4例,呼吸衰竭1例。
2 反跳原因
2.1 体内残毒继续吸收,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洗胃不彻底,胃肠道内残毒继续被吸收而致反跳。皮肤接触中毒者,可因未彻底清洗皮肤或未更换污染衣着而继续吸收中毒。口服中毒者洗胃过程中亦可污染皮肤,头发,衣服未经清洗亦可继续吸收中毒。洗胃后未进行导泻,使进入肠道的有机磷继续吸收中毒引起反跳现象。另外,某些有机磷可在肝内氧化成更毒的成分,如对硫磷(1605)转化为对氧磷(1600),乐果转化为氧乐果。这些更毒的成分随胆汁排出,储存于胆囊,当进食或通过神经反射刺激胆囊收缩,毒物随胆汁排入小肠,从而再吸收入血出现反跳现象[1]。
2.2 观察不够细致,对是否阿托品化判断不准确,症状缓解后停药过早或减量太快。经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有机磷中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假阿托品化”表现,即患者入院经过一两次较大剂量阿托品注射后出现瞳孔散大,心率增快的表现。最早出现在洗胃过程中,此种“阿托品化”的原因可能有:①部分经口中毒患者发现早,服毒时间短,毒物尚未大量吸收,短期内给较大剂量阿托品静脉注射,即以阿托品表现为主;②部分患者瞳孔散大,心率增快,烦躁不安,可能是脑水肿的表现;③部分患者中毒后肌体的应急状态下交感-肾上腺系统紧张增高。如果将此“阿托品化”现象误诊为阿托品化而过早停药或减量太快,则可能引起反跳。因此,对阿托品化必须细致观察,综合分析,明确判断。如果凭一两项表现,即轻率认为阿托品化而过早停药或大幅度减量,则容易出现反跳现象。
2.3 输入液体的选择 短时间输入液体,血中有活性的胆碱脂酶被稀释而血中阿托品浓度也暂时降低,这可能是病情反复的原因之一。另外合成乙酰胆碱的乙酰辅酶A,主要来源于葡萄糖分解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在线粒体中氧化脱羧,所以输入葡萄糖后体内乙酰胆碱的合成可能增加,引起反跳。所以在短时间内不要输入大量葡萄糖液,选择糖盐水为宜。
3 体会与教训
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是临床工作中令人棘手的问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3.1 彻底及时清除毒物,防止残毒继续吸收 急性中毒入院后,迅速脱掉污染衣服,彻底洗净污染部位,口服中毒者要及早洗胃,直至洗出液无农药味,外观与灌入液相同,注意洗胃洗身时一定要应用阿托品用解毒剂。洗胃在临床工作中比较重视,而洗身则易被忽略或重视不够。无论经口中毒或皮肤中毒者,都应脱掉污染衣服,清洗身体,且口服中毒者往往有呕吐物污染衣服,皮肤。尤其是后者,临床上往往仅注意反复洗胃,不重视洗身。而洗胃不彻底,污染皮肤未洗净导致毒物继续被吸收,则是有机磷中毒反跳的重要原因。
3.2 昼夜监护,周密观察十分重要: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复杂多变,必须细心观察护理。对特别危重患者,应派特护,配齐抢救物品药品,按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观察神志,面色,瞳孔,尿量及出汗情况,神志清者还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并详细记录。对病情好转者同样注意观察询问,及时发现反跳先兆,立即抢救。
3.3 阿托品应用 阿托品应早期、足量、间断静脉给药。其用量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须灵活掌握,阿托品化应全面分析,万不可孤立根据某一项指征肯定或否定,我们认为口干,皮肤干燥,颜面潮红,瞳孔较以前扩大,肺啰音消失及心率加快是阿托品化的可靠指征。阿托品化后维持量维持时间一般在5~9 h为易,维持量期间一定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反跳,立即加大阿托品用量,以图重新达到阿托品化,由于胆碱酯酶老化等原因,有些患者达阿托品化比较困难,危重患者,应采取换血疗法。
3.4 并发症处理 一定要积极处理脑水肿,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心脏损害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1]朱子扬,龚兆庆,汪国良.中毒急救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