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疗效观察
2010-08-15唐国栋
唐国栋
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繁多,以西药为主,临床上如何选用即要治疗效果好,又要毒副作用少的药品,常是一个难题。笔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早搏患者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7例为本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均符合黄宛主编的《临床心电学杂志》[1](第5版)早搏诊断标准,其中,男66例,女41例,年龄22~85岁,平均56岁;室性早搏49例,房性早搏5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室性早搏分别为30例和29例,房、结性早搏分别是28例和20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周以上,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稳心颗粒,9 g/次,3次/d,疗程8周;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片,每次150 mg,3次/d,疗程同治疗组。
1.3 观察方法 两组治疗前后均记录心电图,部分患者做Holter。常规检查血、尿、大便及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观察胸闷、心悸、气短、头昏等症状的缓解程度和发作次数减少程度。
1.4 疗效评定 根据1979年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判断疗效。显效:心电图检查早搏消失或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胸闷、心悸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心电图检查早搏次数减少50% ~90%,胸闷、心悸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心电图检查早搏次数无明显变化或减少小于50%,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疗效判断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早搏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6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χ2=6.4,P <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中,出现上腹不适、恶心等症状2例,口干、头昏1例,均能耐受。普罗帕酮组出现低血压2例,心动过缓3例。
2.3 随访 停药2个月后,复查心电图,治疗组有3例复发,占6.25%;普罗帕酮组复发9例,占18.8%。
3 讨论
早搏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常可见于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其产生机制较复杂,主要因折返、触发激动、异常自律性增加引起。近年,虽然涌现出不少抗心律失常的新疗法,但化学药物仍是临床治疗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也是大多数患者必须要接受的。自从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以来,长期口服西药所带来的心脏抑制及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等毒副作用亦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从预后的角度来评介抗心律失常的疗效,同时亦有专家学者认为,只有直接引起明显症状和(或)有预后意义的心律失常才有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必要,即无症状又无预后意义的心律失常无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2]。所以,如何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始终是广大临床工作者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国内已开展了一些植物类药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的临床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步长稳心颗粒是第一个国家批准的抗心律失常中药制剂,是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天然药物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悸复脉之功效[3]。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甘松含有的主要成分“缬草酮”具有膜电位稳定作用,能延长动作电位时间,打断折返机动,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且稳心颗粒能降低全血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供氧,改善心功能。
本组临床观察证明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疗效好,标本兼治,持续时间长,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黄宛.临床心电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8-279.
[2]胡大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原则.中国医刊,2001,36(6):7.
[3]谢培顺 .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