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喹诺酮类药物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2010-08-15赵红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21期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抗菌

赵红艳

我们于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应用莫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8例,以评价莫氟沙星注射液对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患者均为本院呼吸科住院患者,以轻、中度感染为研究对象。98例患者中,其中男62例,女36例,年龄28~81岁,平均(59.2±10.4)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化验检查、X线检查等辅助检查及细菌学检查诊断为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凡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入选前48 h已受过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者,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18岁以下未成年人,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均排除。

1.2 给药方法及观察项目 莫氟沙星注射液,400 mg,1次/d,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间≥60 min,疗程为7~14 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X线胸片检查和痰菌培养,疗程结束后再做以上检查,观察疗效。治疗过程中逐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食欲)改善情况,体征(肺部干、湿性啰音)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并予以详细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按我国抗菌药物研究指导原则规定,以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评定,痊愈与显效两组合为有效率。

1.4 不良反应评价 给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检验异常按与所试药物的关系分为: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与无关5级评定,前三者计为药物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患者全部完成治疗,其中痊愈率为65.31%(64/98),有效率为92.86%(91/98)。

2.2 药物不良反应 本次治疗过程中,可供评价病例98例,其中发生静脉炎患者3例,胃肠不适患者4例,兴奋、失眠患者1例,及一过性转氨酶升高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8%(9/98),以上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或结束用药后均能缓解。

3 讨论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为靶。妨碍DNA回旋酶,进一步造成细菌DNA的不可逆损害,达到抗菌效果。本类药物与许多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是理想的抗菌药。细菌的双股DNA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称为超螺旋),使DNA形成超螺旋的酶称为DNA回旋酶,喹诺酮类妨碍此种酶,进一步造成细菌DNA的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1]。本类药物与许多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第四代喹诺酮类与前三代药物相比在结构上修饰,结构中引入8-甲氧基,有助于加强抗厌氧菌活性,而C-7位上的氮双氧环结构则加强抗革兰阳性菌活性并保持原有的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不良反应更小,但价格较贵。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增强,对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的作用增强,对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增强。多数产品半衰期延长。莫氟沙星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在体内不易被代谢,即药物浓度越高,杀菌活力越强,组织穿透性在肺泡巨噬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药浓度,药物能充分达到下呼吸道感染部位,而发挥杀菌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性治疗。

综上所述,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莫氟沙星注射液400 mg缓慢静脉滴注一日一次治疗临床常见轻中度下呼吸道感染,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普遍推广使用。但在治疗重度感染时,其疗效如何以及是否需要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尚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1]陈才铭,颜灵志.喹诺酮类药物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医药导报,2010,29(5):680-682.

猜你喜欢

喹诺酮类药物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卷柏素对唑类药物体外抗念株菌的增效作用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英语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