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苹果生产现状及其发展走向
2010-08-15于开禄
□ 于开禄
果业,特别是苹果业,是山东省威海市传统优势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也是农业部门扶持和发展的重点。近几年,威海市先后争取了两个国家优质苹果套袋补贴项目,与山东农业大学 (国家苹果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在乳山市崖子镇建立苹果精品示范园,建设30多处郁闭园改造、苹果无袋化栽培试验试点,加快推进现代苹果产业技术和模式,苹果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产业现状
据统计,威海市水果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0%,高于粮食、油料、蔬菜和中药材。2009年,威海水果产值26.4亿元,其中,苹果22.5亿元,占85%,仅水果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收益达2000多元。在许多农村,特别是内陆村庄,苹果就是农民的 “摇钱树”,“一亩果、十亩粮,十亩果、赛银行”的民间说法广泛流传。乳山市崖子镇是内陆镇,山区较多,几乎家家户户有果园,年果品销售收入达到5.3亿元,纯收入近4亿元,人均果品收入10500元,该镇凭借果业已跻身威海镇域经济“第一方阵”。环翠区桥头镇碑鲁村全村523户、1300人,现有苹果园106.67hm2,户均约0.2hm2。2009年全村苹果总产量达6400t,总收入2304万元,净收入1600万元。全村户均增收3.1万元,人均增收12308元。在该村,家庭存款达二三十万元的比比皆是。
与其他农业产业相比,苹果生产收益较高且相对稳定,已成为威海果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柱。据市委政调室对全市14种农作物纯收入(按每667m2计算)调查:冬暖大棚蔬菜15652元,大棚草莓11333元,樱桃7640元,苹果5129元,葡萄4637元,生姜3239元,简易大棚蔬菜2777元,芋头982元,西洋参527元,花生434元,地瓜(甘薯,通称红薯或白薯)427元,玉米324元,大豆185元,小麦98元。在这14种农作物中,苹果每667m2纯收入,除设施栽培作物外,位居第2位,是高效农物之一。同时,相对于设施栽培的高投入、高风险,以及部分特色产业的市场不成熟、销售不稳定,苹果生产具有投入少、风险小、收益稳定等优势,即使与樱桃相比,也具有土地条件要求低、抗逆性强、市场波动小等明显优势。因此,多年来苹果一直是威海市发展最稳定、收益最稳定的农业支柱产业。
二、产业优势
自然条件优越 威海地理位置独特,十分适宜苹果栽培,辖区全部为农业部确定的国家优势苹果栽培区。辖区内除城中村及个别沿海村、海岛村外,几乎所有镇村都有苹果栽植。“威海苹果”和“荣成苹果”分别于2007年、2009年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果实品质一流 威海苹果主栽品种红富士果皮薄、色泽艳、果形正、果肉脆、汁液多、口感爽,名扬天下。相对陕西、山西等地,威海市苹果果皮细腻、红晕艳亮,果汁丰富,口感脆爽,个头更大。
栽培技术水平高 威海苹果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经验积淀丰厚,凭借整形修剪、幼树丰产、壁蜂授粉、果实套袋等技术的研发、应用,以及红将军、早生富士、珊夏等新品种的引进试栽,威海已成为我国苹果生产技术最先进地区之一。
产品国际竞争力强 据调查,威海苹果每公斤生产成本在1.10元左右,为法国、美国、智利等国的1/7~1/4,成本优势明显。随着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增强和苹果非疫区体系建设的完善,威海苹果质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认可,出口量快速增加。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农产品出口低迷情况下,2008年威海苹果出口8.02万t,创汇5490.61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3.8%和42%。
三、主要问题
当前威海苹果生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两高三低”。
“两高”:一是生产成本高。随着国内农资、劳动力价格的快速上涨,生产成本相应提高。对荣成、文登、环翠等市 (区)34户果农约20hm2管理水平中等、具有代表性的苹果园的调查表明,目前平均每667m2生产成本为3431.77元,比3年前上涨近35%,比全省苹果平均生产成本也要高5.6%。二是采后损失率高,达10%~15%。
“三低”:一是优质果率低。对桥头、埠柳、崖子等重点基地中上等管理水平红富士苹果园的调查,果实横径在85mm以上的标准果占 15%左 右 ,80~85mm 的 占35%,75~80mm 的占 35%,75mm以下的占15%。二是采后处理水平低。目前全市气调贮藏能力仅占鲜食苹果产量的12%,商品化处理能力不足总产量的30%,采收、贮藏、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处理不到位严重降低了上市苹果质量。三是产业化程度低。果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数量不足,带动力弱,超过70%的果农没有进入产业化合作体系中,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四、发展潜力与增收空间
一是对现有果园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提质增效。试验表明,通过实施提质增效工程,采用郁闭园改造、测土配方施肥、轻简修剪等技术,可以将中等管理水平果园的等级果率提高30%,横径在80mm以下的果实的比例控制在15%~20%,全市可以提升等级的苹果至少可达24万t,按每公斤差价1.50元计算,年可新增效益4亿元。
二是通过扩大栽培规模增加效益。根据威海市农业耕地利用现状,全市新发展0.67万hm2苹果是完全可行的。以每667m2平均产果2000kg、每公斤售价2.50元计算,每年可新增加经济收益5亿元。新发展果园中,如果推广现代苹果栽培制度0.33万hm2,以提早3年结果、每667m2产果2600kg计算,3年可增加苹果产量39万t,增加产值10亿元。
三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本增收。目前威海苹果生产中普遍采用套袋技术,每667m2纸袋及人工套袋、摘袋总费用达1010.10元,约占生产成本的30%。在日本,苹果套袋面积已减少到20%,韩国已基本不套袋,欧美国家不套袋。威海市农业局正在开展苹果不套袋生产技术开发集成。如果全市苹果生产能减少60%套袋栽培,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约3亿元。
四是降低采后损失。每降低5%的采后损失,全市每年就可增加0.9亿元的经济收益。
五、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新发展苹果 0.67万 hm2,其中,采用现代苹果栽培技术的新植园0.33万hm2,全市苹果总产量达到100万t,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优质果品率提高到80%以上,年出口量比2008年翻一番,达到16万t,出口创汇1.2亿美元。
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战略规划,以全面提升威海苹果质量为突破口,推行郁闭园改造、适当留果、合理施肥等重点技术措施,不断扩大现代苹果栽培面积,理顺产供销体系,实现威海苹果产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使农民收入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具体来讲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在现有苹果园中实施提质增效工程。推行郁闭园改造,组合纺锤体整形、机械化管理等10项先进生产技术,实行高端精品果生产战略,并在部分园区开展无袋化栽培试验。工程目标是每667m2枝量由 18万~25万条调整为 9万~12万条,果园覆盖率由90%多调整为80%~85%,每667m2产果2500~3000kg, 优质果率达到80%以上,全市苹果全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风味、口感更好。
二是在新建果园中建立起现代苹果栽培模式。采用现代栽培模式的苹果园可提前3~4年结果,早期产量和果品质量提高明显;同时,果园能够进行机械化作业,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大幅降低,可减少劳动力投入。全市新发展苹果园中应用现代栽培模式的面积应在0.33万hm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