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权威声音 引领农业发展
——访中国农科院专家蒋和平、张志斌、白由路

2010-08-15本刊编辑部

种业导刊 2010年7期
关键词:园艺现代农业配方

本刊编辑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粮食安全生产、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的扶持之下,如何增加农民持续增收是农业科研工作人员研究工作的使命之一,同时也是我刊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所在。带着关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诸多相关问题,我们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蒋和平、张志斌、白由路。

蒋和平教授

蒋和平(1956-),男,湖南省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

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比如设施农业、乡村旅游业等,北京的创意农业也属于此范畴,它是把花卉、水果等通过创意产业获得高产值。设施农业是国家农业增收的钱袋子,给农民带来的增收非常明显,发展设施农业是一个趋势,并且随着工业化、技术化程度的提高,设施农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产量随之不断增加,品质也在提高。

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答:国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最重要是农民素质的培养,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新一代的农民工基本不懂农业,所以要针对他们进行分类的技术培训。搞现代农业最终是要培养创业型农民,创业型农民是我们现代农业的领头军,我们希望创业型农民所达到的比例在10%左右。这10%的农民市场意识比较强,他们敢于引进先进技术,大胆尝试,所以可以成为现代农业的带头人。这一层次的农民越多,我国现代农业的进程就越快,所以,我国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创业型农民。创业型农民可以带动20%~30%的学习(模仿)型农民。传统型农民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不愿意接触新技术,不敢承担风险,没有经济实力。创业型农民可以带动学习型农民,学习型农民继而影响传统农民,层层扩散。实际上,大部分农民都是传统型农民,也是我们做现代农业的主体。如果国家有一个培养创业型农民的计划,政策资金有所扶持,培养的创业型农民虽然占的比重不多,但是带动作用很好,学习型农民在此带动下也能致富,进而形成产业,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打下基础。

问:怎样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

答:关于粮食作物产业与经济作物产业的关系,首先国家要保证粮食安全,我国粮食要达到5000亿kg的产量,就必须要有1.07亿hm2的耕地来种粮食。蔬菜、油料、棉花、糖料这四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需分别保证达到1800万hm2,1333万hm2,533.33万hm2,266.67万 hm2。耕地基本没有闲置,因此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产量,只有通过科技进步来实现,农业科技方面的压力因此也越来越大。

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很大,国家比较重视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但却忽视了农民自主研发的产品。农民的科研成果,成本低,实用性强,但国家对其支持力度不够,比如山西农民发明的移动大棚。所以目前的科技政策需要调整,既要支持高新技术,也要支持实用技术,包括农民所需要的民生科技也需要引起相应的重视。

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其中一个就是要适当调整市场结构,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安排上要注意倒茬;第二就是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目前可以在粮食主产区适当发展设施农业和养殖业,并且对种粮大户进行种粮补贴,或者建立粮食的消费税等措施保障农民的利益。

问: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答: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第一,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比如配方施肥的使用。第二,农民进行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在科技上的投入,发展露地蔬菜、设施种植、反季生产等。第三,进行产业的融合。第四,形成品牌化。传统农业缺少标准和品牌,要提高产品附加值就要形成品牌。北京现在有沟域经济,沟域经济是在一条沟里以发展种养业为主,之后发展成民俗旅游,使种养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五,农产品的品质要绝对保证。第六,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张志斌研究员

张志斌(1949-),男,陕西省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栽培与采后技术研究室主任。

问:我国设施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都有哪些?

答:从宏观上讲,我国温室的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单位面积产量比较低,比如国外黄瓜、西红柿最高产量能达到75万kg/hm2,而我国的平均产量仅0.5万kg/hm2。所以我们国家连续多年来一直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一号文件的主题内容,近3年来,一直把园艺产业,特别是设施蔬菜产业作为一个重点。因为从国家的发展和产业方向来看,就是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必须的消费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高。蔬菜生产国外一平方米大约能生产60 kg蔬菜,国内最高30 kg。主要原因:第一,国内育种没有跟上,我们的品种差距在于,现有品种大部分是露地品种,设施园艺品种的选育起步较晚,现在设施农业的发展恰恰弥补了这一点,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均衡供应;而且设施园艺的发展引来的国外的专题,现在国内已经可以在冬季不加温的情况下生产出喜温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第二,我国设施园艺作物品种持续结果能力差。国内品种容易早衰,最多两茬,采摘期三四个月,国外能达到8个月。第三,栽培技术中存在肥水量化不标准的问题,仅凭经验,不考虑作物需要。同时标准化栽培技术也有欠缺。第四,病虫害控制体系没有建立。国外主要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来控制病害,荷兰的生物防治技术防治虫害效果达到95%以上。第五,我国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链不完整,产供销没有形成一条龙。第六,国内相关的研究比较滞后,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部设立了科技入户工程,就是要解决“科学技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稳定壮大武装这支入户的科技队伍。

问:设施园艺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何?

答:设施园艺产业,第一是国内的一个农业经济发展的高产项目,2009年我国园艺产品3500多亿kg,仅次于粮食产量。第二是稳定社会,提供就业的一个产业;第三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产业。蔬菜是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产品。全国蔬菜总面积不到2000万hm2,全国设施园艺面积大概为337.47万hm2,用了不到20%的土地产出了40%的产量,达到了50%~60%的产值,设施蔬菜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对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农业部2009年开始实施蔬菜标准园的建设,将会促进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问:发展设施园艺的建议有哪些?

答:设施农业是一个低碳产业,但控制不好也会变成高碳,例如,大量投入化肥,造成污染,间接引起高碳,并且不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目前温室里比较大的病害主要有因为土壤连作引起的根线虫病。另外,番茄的黄化曲叶病毒病2009年在山东寿光县爆发,造成结果是毁灭性的,该病在北京市也已经流行,其防治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推广。技术在发展,病虫害也在发展,所以还要进一步努力,减少和先进国家的差距。

我们国家设施园艺历史悠久,从秦代开始就有了简易的设施园艺技术,正式起步是在20世纪60年代,长春郊区出现了第一座大棚。快速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正式研究立项有30年的历史。

现在许多省都在发展设施农业,有些地方提出达到6.67万hm2,再发展6.67万hm2。宁夏自治区提出要新增6.67万hm2,并且作为省政府的1号工程。河南、河北、辽宁也提出了新增6.67万hm2的口号,北京市每年新增2667 hm2,现在总面积达到了1.8万hm2。我的建议是,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该宏观引导,合理布局,稳步发展。再者就是要在一个区域内形成规模化。优势区域要达到区位有优势,气候合理,当地技术力量配套的标准。目前北纬43°到北纬32°发展日光温室较为理想,也就是从山东到辽宁。农民要想做好设施农业,首先要把硬件做好,棚内的保温性、采光性要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强。要求温室的最低温度要比当地温度高30 ℃,种植果菜类蔬菜的大棚,棚内最低温度不能低于8 ℃,必须参考当地近20年的气象资料。技术方面要对农民有针对性的培训,各个基层组织要加强这一方面引导。蔬菜的销售问题也要考虑到,要和当地政府相结合,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设施园艺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这几方面目前都存在不足。

白由路研究员

白由路(1961-),男,研究员,河南省人,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测土施肥中心实验室主任。

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答:2004年中央的农业税已经全部取消,农业直补达300亿元,但当年的化肥涨价造成了农民的支出多了650亿元,由此可见,虽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很大,但农资产品价格的略增,足以抵消支农惠农政策为农民带来的福利。财政部的预算表示,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把肥料的用量减少20%~30%,从而改变供需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化肥的涨价。目前,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对产量的支配作用很大,如果当季不施肥,可使作物产量降低20%~30%;如果两季欠肥,可使产量降低50%以上。可见,粮食生产对化肥的依赖比较大。

2004年,国内的几大湖泊出现了污染现象,部分人认为是由于肥料的滥用造成的污染。在此背景下,国家发起了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研究。从2005年开始,国家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推广。2005年,国家设了200个示点县,每个试点县给了100万元的资金支持,其中的30%用来购买测土配方施肥的设备,30%做田间试验示范,30%用于土样的采取,共计投入2亿元。2006年试点县扩大到600个,2007年试点县扩大到700个,2008年试点县扩大到1800个,2009年己基本覆盖全国的2765个县,国家共投入资金43亿元。到了2010年,国家投入资金15亿元,2010年也叫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年。测土配方施肥的资金支持、设备配置已全部到位。

2005年开始,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已有15个试点县,仅次于四川省。测土配方施肥现在呈现“两头热”的现象:中央热,农民热。但是,能为农民一家一户直接服务的技术力量还不是很到位,每个县有4~5个配方,适合每家每户的小配方基本不能实现,可以进行区域配置大配方、再进行小调整的方法努力使大区域和各农户均适用。

现在除了政府主导的测土配方施肥以外,也出现了企业参与的测土配方施肥的情况,并且企业参与的配方目标更明确。

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化肥的价格直接影响到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几种办法可以稳定化肥价格,一种是切断和国际市场的联系,另一种是建立国家储备,再就是科学施肥。

为了减少肥料在土壤中的浪费,一般采用追施的方式进行,但同时带来了所投入的劳动力增加,肥料利用率减少等诸多问题。第二,肥料的施用没有配套机械,类似于小麦的这种密植窄种作物无法实现机械化施肥,因此农民所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式,极大地造成了肥料的浪费和土壤污染。

在此背景下控/缓释肥技术应运而生,缓释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肥料的外层包上膜,使肥料分阶段释放肥力,减小无效挥发,称为薄膜型的缓释肥,另一种是通过生物化学作用,抑制有效成分的转化,称为抑制性缓释肥。控释肥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肥料在作物需肥的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释放,缓控释肥减少了肥料的损失、施肥的工序、追肥对水分的依赖。但是完全按照作物生长需肥曲线来达到控释还比较困难,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肥料上包覆不同厚度的膜,从而实现能够按照规定的时期释放肥力的效果。

目前控缓释肥的普及范围不是很大,因为首先控缓释肥在国际上首先用于草坪,不适用于大田粗放式生产管理,另外控缓释肥价格较高,肥料包裹后成本增加,再者,控释技术不成熟,与生育期较长的作物生产存在较大误差。

猜你喜欢

园艺现代农业配方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现代农业
园艺奇葩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园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