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原因及对策
2010-08-15周长根
周长根
(中州大学,郑州 450044)
一、我国创新型人才发展现状及问题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突出表现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只有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经过新中国成立 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
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 3200万人,研发人员的总数已达 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 1位和第 2位,研究和发展总经费居世界第 6位,可是创新综合指数在世界排名第28位,属中等偏下的水平,这说明我们的人才创新能力不够强。当然,就国家而言,在科技法规、投资体制、人才政策等宏观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但作为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面对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创新型人才的数量缺乏和质量不高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有责任从自身寻找原因,特别是在同发达国家高职院校的比较中找出制约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原因,研究可行性对策。
二、制约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原因
1.办学模式落后,高职院校缺乏足够创新精神和学术氛围
美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长盛不衰的经验,就在于他们把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视为基础研究的重要力量。大学不仅聚集了最优秀的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而且每年数百亿美元科研经费中的 70%以上都用于基础研究,在充满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培养出一流的创新型人才。
2005年,钱学森在病榻上曾向温家宝总理坦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新的学风弥漫整个校园,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学术风气非常浓厚,学术讨论非常活跃,我们现在倒好,相互封锁。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对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以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中国高职院校的学术风气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否则中国科技的发展将至少退后 20年”。两位科学大家发出的是恨我不争的逆耳忠言。在 2006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我们的大学校长也发出了同样振聋发聩的声音。中国科技大学朱清时校长质疑:近些年来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大学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创新人才的?它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扼杀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大学怎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创新能力再生的空间?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国校长坦言:“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
大学是密集生产科技知识和集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组织,承担着发展国家科学技术的历史重任。可是有多少大学有这样清醒的使命意识?我们的研究型大学总数不少于美国,有相当数量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目标是一流大学。可是我们大学的积极性在哪儿呢?一方面批评国家对大学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却借贷巨款圈地盖楼。我国不少大学校园建设已经超世界一流,但研究团队水平、研究设备条件、研究课题和成果层次等,还不如美国第二、第三层次的大学。如果这几年拿出几分之一修园建楼的资金和积极性,投入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去,中国大学或许会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
有专家指出,当今中国的大学最需要“三创”,即创意、创造、创业。如果科研水平不高反映的是我们在培养人才“能创造”方面存在问题,那么我们的大学在培养“有创意”和“善创业”人才方面的问题同样不容乐观。“有创意”首先必须有思想、有主见、有批判和独创精神,但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不利于“有创意”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还可能会扼杀大学生有待开发的“创意”潜质。关于“创业”,我们的问题更多。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中有 5%至 6%的人具有自主创业能力,而每个创业者如果可以平均吸纳 10至 2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那么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基本上可以得到缓解甚至解决。但从目前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自主创业的能力,不少人甚至连创业的意识和勇气也不具备。有就业的意识,没创业的能力,可以说是大学教育质量不够高的一个基本现实。而享有盛名的微软、雅虎、Google等公司,最初都是由美国的在校大学生创办的,比尔·盖茨、杨致远、拉里·佩奇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
2.教育产业化过度,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
进入大学学习的中国学生素质在全世界是一流的,一流素质的中国学生进了中国大学,出来的却是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人才,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造成我们人才培养现状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体制管理不尽完善,脱离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作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一种过渡性政策可以理解,但是教育过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导向已导致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发生了偏离,致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产生短视化和浮躁心态,不能沉下来培育杰出领军型人才和学术大师。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1)教育过度市场化,冲击正常教学和科研。大学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但在实践中尤其是上世纪 90年代以来,国内高职院校经费不足迫使学校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导致了两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首先,许多大学各院系全体动员搞创收,教学、科研中心放一边;其次,热衷办非学历教育,降低了学历教学质量。教育过度市场化给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一是影响正常的教学资源保障。教师整天忙着给各种培训班上课,严重影响正常的学历、学位教学。二是各院系分配贫富不均,挫伤了教师潜心搞科研做学问的积极性。三是为增加创收,放松管理,导致各类“学位”含金量下降,甚至出现买卖学位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大学的形象和声誉。尤其是质量、声誉越差的学校,管理越松,问题越大,甚至出现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在按人头拨款的教育财政制度下,许多高职院校大讲规模效益,而且质量越差的学校,扩招动机越强。大量低层次毕业生涌入市场,造成人才识别机制的失灵。
(2)对就业率过度追求,助长了短视、浮躁的办学风气。抓就业率考核以抑制高职院校不合理扩张的方针是对的,但有些学校为追求高毕业率能放就放,许多就业不理想的高职院校面对就业率硬指标,并不是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手,往往通过各种方法在就业率上作假,损害学生权益,向就业市场传递虚假需求信息。在这种短视、浮躁的办学风气下,很少有人去思考办学模式的改革,这直接导致在追求规模效应、创收利益驱动下出现总体质量下降,更谈不上一流人才和学术大师的培养。
3.行政主导过多过深,大学精神铸造普遍缺失
我国目前的“行政主导型”教育管理体制,其突出特征就是以行政力量对大学教学质量进行统一监管与评估,大多数资源不是法定的而是可变性大地控制在行政管理部门。由于教育质量本身很难指标化,比如在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而通过“一刀切”的量化指标来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模式,使大学很难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容易导致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同时,过度使用量化指标来评估和监管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在信息对称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导致监督成本巨大,也会导致基层管理组织激励扭曲,迫使基层部门过度追求各类指标,造成短视行为,浮躁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建造一流的大学,首先要有一个高瞻远瞩、心胸开阔、有改革魄力的教育家来做校领导,在班子共同努力下形成独特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大学精神。但是,当代中国许多大学就是缺乏这种对教育规律有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教育家,行政主导型教育管理体制造成的书记、校长任期短期化与岗位官员化,不仅扼杀了教育家的成长,难以让大学形成一个稳定而伟大的灵魂引导其发展,而且导致大学内部管理官僚化,抑制了大学的改革创新活力,致使大学精神铸造普遍缺失。某高职院校十几个博士竞争一个处长岗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试想,教授的兴奋点不在教学研究,校领导的头等大事在快出政绩,大学精神怎么铸造?短暂的“灵魂”怎么成就得了一所常青大学?行政主导还导致了学校职能部门已经异化为全校师生的领导和各院系主管。作为办教育的基层执行部门,这些职能部门往往为了完成上级指标,进而对院系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等决策进行干涉。在具体工作中,这些职能部门不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院系与学生为宗旨,而是以方便自己管理为原则,对院系行政决策干涉、对改革施加自行规定的种种约束,使学校总体改革思路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4.缺乏与时俱进的明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然而,在培养目标设计上,我们的大学普遍缺少对创新人才素质的要求。在这方面美国大学就不一样,他们不仅关心人才培养目标,而且能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比如,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的 12项标准设计中,就包含了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能力;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具有识别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暂时的东西的能力;具有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能力;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针对这一具体明了的培养目标,普林斯顿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我们的大学在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定要清楚:大学不仅是培养高等教育学历的专业人才输出基地,还应该是科学发明家、文学艺术家和创业大师的摇篮。
三、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对策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着民族的兴衰成败。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当前最急需的是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只有这样,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才能得到肯定。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尊重和鼓励学生追求知识,质疑权威,敢做“狂生”的创新想法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爱好和兴趣,尽量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为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学习提供优质服务;尊重和鼓励学生质疑书本知识探索科技前沿,对教师、权威学术思想提出有根据的大胆挑战;善待“太听话”学生向“狂生”的转变,让学生在发现、吸取和创新中长成各种栋梁之才。
二是发挥教师发现、培养、扶植优秀学生潜心科研的创新才能,培养大批视追求科学创新为生命的高水平领袖型教师。教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主导地位和关键作用,要求社会和学校必须为他们创造安心教学、潜心科研和享有崇高社会地位的生活条件;营造自主、独立进行教学科研、学术探讨的工作环境;提供充分的学术权利和民主氛围。
三是支持高职院校立足本校性质,坚持“三个面向”,更加重视内涵的创新举措,造就一批注重质量建设、能出大师级人才的一流大学。立足本校性质,就是根据本校行业、地方、研究型还是应用型大学的性质和自身优势,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铸造自己的精神,办出自己的特色。比如:部属研究型大学,就要根据国家发展规划,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前沿,为国家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的世界级科学家;地方高职院校,要借鉴美、德、英等国的先进办学经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实用型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人才。
[1]睦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田国强.对中国大学办学理念与杰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人大经济论坛,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