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国家审定品种——玉米、大豆、马铃薯

2010-08-15

种业导刊 2010年11期
关键词:株高区域试验单株

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1

品种名称:华农18

选育单位:北京华农伟业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M6×京68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出苗至成熟97天,与京玉7号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3厘米,穗位高107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6克。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矮花叶病,高感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70克/升,粗蛋白含量8.78 %,粗脂肪含量4.00%,粗淀粉含量73.79%,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京津唐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649.7千克,比对照京玉7号增产9.7%。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43.7千克,比对照京玉7号增产9.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保定北部、廊坊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2

品种名称:浚研18

选育单位: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4722×FL209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出苗至成熟98天,比京玉7号晚1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淡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43厘米,穗位高9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穗长17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8克。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感矮花叶病,高感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62克/升,粗蛋白含量8.89%,粗脂肪含量3.64%,粗淀粉含量74.80%,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京津唐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634.5千克,比对照京玉7号增产7.1%。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41.8千克,比对照京玉7号增产9.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保定北部、廊坊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3

品种名称:京单68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CH8×京2416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出苗至成熟98天,比京玉7号晚1天。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花药淡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47厘米,穗位高9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1.5克。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和矮花叶病,高感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含量8.78%,粗脂肪含量3.90%,粗淀粉含量73.65%,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京津唐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643.8千克,比对照京玉7号增产8.7%。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74.7千克,比对照京玉7号增产15.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唐山、廊坊、保定北部、沧州北部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4

品种名称:京单58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CH3×京2416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出苗至成熟98天,比京玉7号晚1天。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淡紫色,花药淡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40厘米,穗位高9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7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2.3克。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感矮花叶病,高感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47克/升,粗蛋白含量8.98%,粗脂肪含量3.68%,粗淀粉含量74.21%,赖氨酸含量0.25%。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京津唐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634.4千克,比对照京玉7号增产7.1%。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45.9千克,比对照京玉7号增产10.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廊坊、沧州北部、保定北部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5

品种名称:盛单219

选育单位:大连盛世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SD116×SD93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9天,比郑单958晚1天,需有效积温2800 ℃·d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淡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24厘米,穗位高146厘米,成株叶片数22片。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2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3.8克。经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灰斑病,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58克/升,粗蛋白含量9.36%,粗脂肪含量3.89%,粗淀粉含量73.66%,赖氨酸含量0.25%。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783.7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3%。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788.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中晚熟区、吉林晚熟区、北京、天津、河北张家口坝下、山西中晚熟区、内蒙古通辽和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6

品种名称:良玉188

选育单位:丹东登海良玉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60×S121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与郑单958相当,需有效积温2700 ℃·d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浓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22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粉色,果穗粗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4.9克。经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4克/升,粗蛋白含量9.90%,粗脂肪含量3.35%,粗淀粉含量73.28%,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760.1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1%。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760.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中晚熟区、吉林四平晚熟区、河北张家口坝下、山西中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地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止倒伏(折)。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7

品种名称:伟科606

选育单位:郑州市伟科农作物育种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WK 7×WK 8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与郑单958相当,需有效积温2800 ℃·d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0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长锥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0克。经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茎腐病、灰斑病和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感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50克/升,粗蛋白含量10.54%,粗脂肪含量3.22%,粗淀粉含量73.17%,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781.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4%。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780.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山西中晚熟区、吉林晚熟区、辽宁中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地区春播种植,弯孢菌叶斑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8

品种名称:农华101

选育单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NH60×S121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28天,与郑单958相当,需有效积温2750 ℃·d左右;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100天,与郑单958相当。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01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7克。经丹东农业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灰斑病,中抗丝黑穗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矮花叶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瘤黑粉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高感褐斑病和南方锈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8克/升,粗蛋白含量10.90 %,粗脂肪含量3.48%,粗淀粉含量71.35%,赖氨酸含量0.32%。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68克/升,粗蛋白含量 10.36%,粗脂肪含量3.10%,粗淀粉含量72.49%,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775.5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780.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1%。2008-200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652.8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11.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晚熟区、辽宁中晚熟区、吉林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山东、河南(不含驻马店)、河北中南部、陕西关中灌区、安徽北部、山西运城地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止倒伏(折)。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9

品种名称:登海605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H351×DH382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101天,比郑单958晚1天,需有效积温2550 ℃·d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黄绿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59厘米,穗位高99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4.4克。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感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褐斑病和南方锈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66克/升,粗蛋白含量9.35 %,粗脂肪含量3.76 %,粗淀粉含量73.40%,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659.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3%。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14.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中南部、安徽北部、山西运城地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治瘤黑粉病,褐斑病、南方锈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10

品种名称:蠡玉37

选育单位: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L5895×L292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101天,与郑单958相当,需有效积温2550 ℃·d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68厘米,穗位高112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3.2克。区试平均倒伏(折)率8.1%。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感小斑病、瘤黑粉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高感褐斑病、南方锈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50克/升,粗蛋白含量8.37%,粗脂肪含量3.25%,粗淀粉含量74.82%,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667.4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24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陕西关中灌区、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运城地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止倒伏(折),防治玉米螟,褐斑病、南方锈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11

品种名称:金湘369

选育单位:怀化金亿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Y012×T398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8天,比渝单8号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64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1.9克。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和纹枯病,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06克/升,粗蛋白含量9.82%,粗脂肪含量3.56%,粗淀粉含量71.16%,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626.8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4%。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71.8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雅安、湖北、重庆、广西、贵州、湖南、云南、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春播种植,茎腐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12

品种名称:三峡玉3号

选育单位: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XZ96112×XZ-215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7天,比渝单8号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紫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7厘米,穗位高97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绿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4.2克。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玉米螟,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12克/升,粗蛋白含量8.90%,粗脂肪含量3.12%,粗淀粉含量72.01%,赖氨酸含量0.33%。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617.3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9%。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07.5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4.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广西、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春播种植,茎腐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13

品种名称:黔单24

选育单位:贵州省旱粮研究所

品种来源:1061×947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7天,比渝单8号早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8厘米,穗位高 109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绿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3.7克。区试平均倒伏(折)率 5.6%。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48克/升,粗蛋白含量11.07%,粗脂肪含量4.79%,粗淀粉含量69.87%,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623.7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8.5%。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66.5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 6.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贵州(不含遵义和铜仁)、云南、四川(不含雅安)、湖北、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14

品种名称:天玉168

选育单位:成都天府农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TF02-42×TF02-13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20天,比渝单8号晚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叶缘深绿色,花药、颖壳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9厘米,穗位高106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丝浅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8克。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纹枯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02克/升,粗蛋白含量10.20%,粗脂肪含量3.33%,粗淀粉含量71.80%,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632.9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9.4%。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91.6千克,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11.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不含雅安)、云南、贵州、湖北、湖南、重庆、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15

品种名称:华鸿898

选育单位:吉林省王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428×861

特征特性:在北方极早熟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7天,比冀承单3号晚2天,需有效积温2200 ℃·d左右。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01厘米,穗位高67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7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9.5克。经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18克/升,粗蛋白含量10.75%,粗脂肪含量4.70%,粗淀粉含量70.55 %,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极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520.5千克,比对照冀承单3增产20.6%。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27.0千克,比对照冀承单3增产13.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承德北部接坝冷凉区、吉林极早熟区、黑龙江第四积温带下限、内蒙古呼伦贝尔岭南地区、陕西西部冷凉地区、甘肃陇南、新疆喀什和宁夏固原极早熟玉米区春播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16

品种名称:苏玉29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苏95-1×JS0451

特征特性:在东南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2天,与农大108相当。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红色,颖壳红色。株型紧凑,株高230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红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8.7克。区试平均倒伏(折)率5.5%。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高感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24克/升,粗蛋白含量9.58%,粗脂肪含量3.17%,粗淀粉含量69.62%,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东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461.5千克,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1.5%。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482.7千克,比对照农大108增产4.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江西、福建春播种植,注意防止倒伏(折),防治玉米螟,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17

品种名称:桂糯518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DW613×YL 611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82天左右,与苏玉糯5号相当。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红绿色,花药紫褐色,颖壳绿色带紫色条纹。株型平展,株高215厘米,穗位高94厘米,成株叶片数17~18片,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百粒重(鲜籽粒)29.7克。东南区试平均倒伏(折)率10.3%。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东南区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和纹枯病,高感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经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两年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6.46%,皮渣率12.36%。均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鲜穗)788.0千克,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8.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海南、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作鲜食糯玉米春播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18

品种名称:苏玉糯639

选育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T585×T618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81天,比苏玉糯5号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红色,颖壳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19厘米,穗位高91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丝红色,果穗锥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百粒重(鲜籽粒)35.1克。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矮花叶病、纹枯病和大斑病,高感玉米螟。经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57%,皮渣率11.56%,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鲜穗)772.1千克,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6.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中南部、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作鲜食糯玉米春播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大斑病、纹枯病和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19

品种名称:渝糯3000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A505×S181

特征特性:西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92天,比渝糯7号晚1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2厘米,穗位高98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绿色,果穗中间型,穗长17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百粒重(鲜籽粒)32.25克。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经西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100%,皮渣率8.96%,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西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鲜穗)968.7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9.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四川宜宾、云南、贵州、湖北作鲜食糯玉米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20

品种名称:渝科糯1号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B4301×S181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93天,比渝糯7号晚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浅紫色,花药黄色,颖壳紫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9厘米,穗位高116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浅红色,果穗长锥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8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百粒重(鲜籽粒)35.5克。经四川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丝黑穗病、纹枯病和茎腐病,高感玉米螟。经西南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测定,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100%,皮渣率8.88%,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西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鲜穗)1004.4千克,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16.0%。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作鲜食糯玉米春播种植,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21

品种名称:粤甜13号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日超-1×C 5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88天,比绿色超人早5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84厘米,穗位高60厘米,成株叶片数16~18片。花丝浅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白色、甜质,百粒重(鲜籽粒)36.3克。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高感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经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甜玉米二级标准。经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测定,还原糖含量5.64%,水溶性糖含量18.60%,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鲜穗)901.2千克,比对照绿色超人增产3.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湖南、四川绵阳、重庆、云南、贵州贵阳作鲜食甜玉米春播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茎腐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22

品种名称:粤甜16号

品种来源:华珍-3×C 5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91天,比绿色超人早熟2天;在东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84天,与粤甜3号相当。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0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叶片数18~20片。花丝浅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厘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甜质,百粒重(鲜籽粒)34.8克。经四川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高感丝黑穗病。经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感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高感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经西南和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甜玉米二级标准。经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测定,皮渣率11.82%,水溶性糖含量15.60%,还原糖含量6.34%;经扬州大学农学院测定,皮渣率12.73%,水溶性糖含量18.49%,还原糖含量6.07%。均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 523-2002)。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西南区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鲜穗)932千克,比对照绿色超人增产7.3%;东南区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鲜穗)912.6千克,比对照粤甜3号增产6.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四川、重庆、贵州遵义、广西、广东、安徽南部、浙江、江苏中南部、上海、福建作鲜食甜玉米春播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23

品种名称:金玉甜1号

选育单位: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152×113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88天,比绿色超人早熟5天。幼苗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淡黄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96厘米,穗位高65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淡红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白色、甜质,百粒重(鲜籽粒)37.7克。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玉米螟,感大斑病、小斑病和纹枯病,高感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经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甜玉米二级标准。经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测定,还原糖含量6.39%,水溶性糖含量17.75%,皮渣率11.49%,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鲜穗)804.4千克,比对照绿色超人减产7.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作鲜食甜玉米春播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茎腐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24

品种名称:浙甜2088

选育单位: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P杂选311×大28-2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采收期89天,比绿色超人早4天。幼苗叶鞘浅紫红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07厘米,穗位高71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花丝淡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甜质,百粒重(鲜籽粒)38.7克。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玉米螟,感大斑病和纹枯病,高感小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经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甜玉米二级标准。经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测定,还原糖含量5.34%,水溶性糖含量19.75%,皮渣率11.77%,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西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鲜穗)846.1千克,比对照绿色超人减产2.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四川、重庆、贵州作鲜食甜玉米春播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小斑病、茎腐病重发区慎用。

大豆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01

品种名称:合农61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品种来源:北丰11号/合97-793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1天,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8.3厘米,主茎16.2节,有效分枝0.4个,底荚高度15.3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5.3个,单株粒数84.4粒,单株粒重19.2克,百粒重20.8克。披针叶,白花,灰白毛。籽粒圆形,种皮黄色,黄脐。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灰斑病。粗蛋白含量38.69%,粗脂肪含量20.76%。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76.7千克,比对照绥农14增产8.2%(极显著);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98.0千克,比对照增产12.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7.4千克,比对照增产10.4%。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8.5千克,比对照增产9.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第二积温带、吉林蛟河和敦化地区、内蒙古兴安盟地区、新疆昌吉和新源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02

品种名称:北豆37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品种来源:九三95-107/九三93-10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17天,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3.5厘米,主茎13.9节,有效分枝0.4个,底荚高度16.2厘米,单株有效荚数24.5个,百粒重17.5克。长叶,白花,灰毛。籽粒圆形,种皮黄色,黄脐,不裂荚。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感灰斑病。粗蛋白含量38.45%,粗脂肪含量19.96%。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7.4千克,比对照黑河43增产6.1%(极显著);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73.3千克,比对照增产6.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0.3千克,比对照增产6.2%。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67.8千克,比对照增产6.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吉林东部山区、新疆北部、内蒙古兴安盟北部地区和呼伦贝尔市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03

品种名称:中黄55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T200/早熟18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10天,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2.6厘米,主茎16.6节,有效分枝2.7个,单株有效荚数33.1个,单株粒数80.1粒,单株粒重19.7克,百粒重26.0克。披针叶,白花,灰毛。籽粒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褐色。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抗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高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含量43.40%,粗脂肪含量20.32%。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14.2千克,比对照冀豆12增产6.4%(极显著); 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97.9千克,比对照增产8.0%(极显著)。 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06.0千克,比对照增产7.2%。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9.2千克,比对照增产4.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地区夏播种植,胞囊线虫病易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04

品种名称:冀豆21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ms 1雄性不育轮回群体选择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5天,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4.2厘米,主茎15.9节,有效分枝2.4个,单株有效荚数35.0个,单株粒数79.0粒,单株粒重19.1克,百粒重24.5克。卵圆叶,紫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黄色。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高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含量44.42%,粗脂肪含量17.97%。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黄淮海北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09.3千克,比对照冀豆12增产4.0%(极显著); 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200.6千克,比对照增产9.5%(极显著)。 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05.0千克,比对照增产6.7%。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0.5千克,比对照增产5.0%。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地区夏播种植,胞囊线虫病易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05

品种名称:中黄57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Ha r twi g/晋1265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6天,株型半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株高54.1厘米,主茎12.7节,有效分枝3.3个。单株有效荚数43.3个,单株粒数97.3粒,单株粒重17.6克,百粒重18.3克。椭圆叶,紫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深褐色。接种鉴定,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和7号株系,高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粗蛋白含量39.67%,粗脂肪含量21.18%。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6.3千克,比对照齐黄28增产2.2%(不显著);2008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97.2千克,比对照增产4.1%(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1.7千克,比对照增产3.1%。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5.25千克,比对照增产1.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中部、河南中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06

品种名称:邯豆八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沧豆四号/邯豆三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5天,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2.1厘米,主茎15.7节,有效分枝1.6个,底荚高度12.4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8.5个,单株粒数90.0粒,单株粒重18.8克,百粒重20.5克。椭圆叶,紫花,棕毛。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褐色。接种鉴定,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高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含量39.56%,粗脂肪含量22.00%。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06.7千克,比对照齐黄28增产8.3%(极显著);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83.0千克,比对照增产7.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4.9千克,比对照增产8.0%。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3.1千克,比对照增产5.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山东中部地区夏播种植,胞囊线虫病易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07

品种名称:郑9805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豆19号/ZP965102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7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8.2厘米,主茎16.9个节,分枝2.6个,单株荚数45.1个,单株粒数90.0粒,单株粒重16.0克,百粒重18.63克。卵圆叶,紫花,灰毛。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褐色。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和7号株系,高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含量43.12%,粗脂肪含量19.64%。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区试,每667m2平均产量162.0千克,比对照徐豆9号增产3.7 %(极显著); 2008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89.6千克,比对照增产8.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75.8千克,比对照增产6.0%。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71.3 千克,比对照增产10.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胞囊线虫病易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08

品种名称:临豆10号

选育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中作975/菏95-1//菏95-1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5天,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8.3厘米,主茎15.0节,有效分枝1.4个,底荚高度14.7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1.9个,单株粒数69.4粒,单株粒重16.1 克,百粒重23.6克。卵圆叶,紫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无光,种脐深褐色。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感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中抗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含量40.98%,粗脂肪含量20.41%。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区试,每667m2平均产量197.8千克,比对照中黄13增产4.2%;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85.2千克,比对照增产8.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1.6千克,比对照增产6.3%。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71.3千克,比对照增产10.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09

品种名称:周豆19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周豆13号/周豆12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8天,株型紧凑,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2.0厘米,主茎16.2节,有效分枝2.6个,单株有效荚数37.8个,单株粒数80.9个,单株粒重17.4克,百粒重21.9克。卵圆叶,紫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深褐色。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抗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中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含量40.44%,粗脂肪含量22.29%。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区试,每667m2平均产量192.5千克,比对照中黄13增产1.3%;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86.7千克,比对照增产9.3%。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9.6千克,比对照增产5.3%。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69.8千克,比对照增产9.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河南周口,山东南部,江苏徐州和淮安,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10

品种名称:菏豆19号

选育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郑交9001/日本黑豆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5天,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6.9厘米,主茎14.0节,有效分枝1.4个。单株有效荚数32.3个,单株粒数74.7粒,单株粒重17.1克,百粒重23.1克。卵圆叶,紫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无光,种脐深褐色。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高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含量41.88%,粗脂肪含量19.65%。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黄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种区试,每667m2平均产量197.3千克,比对照中黄13增产3.8%;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90.6千克,比对照增产11.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3.9千克,比对照增产7.7%。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75.7千克,比对照增产12.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胞囊线虫病易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11

品种名称:中黄56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品95-6051/DP3480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3天,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8.5厘米,主茎节数17.1个,有效分枝1.9个,单株有效荚数47.7个,单株粒数101.3粒,百粒重18.9克。卵圆叶,紫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强光,种脐深褐色。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抗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高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含量40.62%,粗脂肪含量21.65%。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西北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09.6千克,比对照晋豆19增产1.3%(不显著);2008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218.6千克,比对照增产3.1%(显著)。两年每667m2平均产量214.1千克,比对照增产2.2%。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21.9千克,比对照增产4.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宁夏北中部、陕西北部、山西中部地区春播种植,胞囊线虫病易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12

品种名称:汾豆78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晋豆23号/晋豆29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40天,株型收敛,无限结荚习性。株高82.6厘米,主茎18.1节,有效分枝2.5个,单株有效荚数47.4个,单株粒数116.0粒,单株粒重23.4克,百粒重20.2克。卵圆叶,白花,棕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黑色。接种鉴定,抗花叶病毒病3号和7号株系,高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含量41.46%,粗脂肪含量19.29%。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西北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30.5千克,比对照晋豆19号增产11.4%(极显著);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217.7千克,比对照增产8.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24.1千克,比对照增产10.1%。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33.4千克,比对照增产5.0%。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中部、陕西北部、宁夏中部、甘肃中部及东部地区春播种植,胞囊线虫病易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13

品种名称:南农701

选育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南农87-23/楚秀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1天,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株高53.1厘米,有效分枝1.3个,单株有效荚数30.9个,单株粒数59.0个,单株粒重18.3克,百粒重33.3克。椭圆叶,紫花,灰毛。籽粒椭圆,种皮黄色,种脐深褐色。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SC-15株系,中抗花叶病毒SC-18株系。粗蛋白质含量46.99%,粗脂肪含量19.08%。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品种区试,每667m2平均产量190.5千克,比对照华夏1号增产5.4%(极显著);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73.9千克,比对照增产3.4%。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2.2千克,比对照增产4.5%。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70.8千克,比对照增产0.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中北部和西南部,广西中北部,海南,福建中南部,湖南南部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14

品种名称:苏豆8号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苏85-53-1/宁镇3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1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48.9厘米,主茎11.3节,分枝数2.3个,底荚高度12.0厘米,单株荚数29.7个,百粒重18.6克。椭圆叶,白花,灰毛。种皮黄色,种脐淡褐色。接种鉴定,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粗蛋白含量41.63%,粗脂肪含量21.52%。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40.4千克,比对照鄂豆4号增产5.2%(显著);2008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67.1千克,比对照增产11.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53.8千克,比对照增产8.4%。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54.5千克,比对照增产8.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浙江杭州、江西南昌、重庆三峡、湖南长沙、江苏南京和安徽芜湖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15

品种名称:郑4066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504/驻豆4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14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7.7厘米,主茎节数15.3个,分枝数2.3个,单株荚数49.9个,百粒重21.3克。圆叶,紫花,灰毛。籽粒圆形、有光泽,种皮黄色,种脐深褐色。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和7号株系。粗蛋白含量47.93%,粗脂肪含量18.85%。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70.8千克,比对照中豆8号增产7.1 %(极显著);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86.7千克,比对照增产10.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78.8千克,比对照增产8.6%。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73.8千克,比对照增产7.8%。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重庆、安徽黄山、湖北襄樊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16

品种名称:南农99-6

选育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南农18-6/徐豆4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17天,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6.0厘米,底荚高度22.6厘米,主茎节数21.6个,分枝数1.6个,单株荚数43.8个,单株粒重18.6克,百粒重19.9克。卵圆叶,白花,棕毛。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深褐色。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感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粗蛋白含量41.48%,粗脂肪含量20.41%。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长江流域夏大豆晚熟组品种区试,每667m2平均产量197.9千克,比对照南农88-31增产8.4%(极显著);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87.4千克,比对照增产22.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2.7千克,比对照增产14.6%。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9.9千克,比对照增产14.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浙江、江西吉安、四川南充、江苏淮河以南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17

品种名称:滇豆7号

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滇82-3/威廉姆斯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2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3.1厘米,底荚高度9.7厘米,主茎节数13.4个,分枝数3.4个,单株荚数47.3个,单株粒重19.1克,百粒重22.1克。卵圆叶,白花,棕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黑色。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和7号株系。粗蛋白含量44.50%,粗脂肪含量20.31%。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西南山区春大豆组品种区试,每667m2平均产量182.3千克,比对照滇86-5增产7.1%(极显著);2007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98.1千克,比对照增产16.2% (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0.2千克,比对照增产11.7%。2008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40.7千克,比对照增产6.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昆明、昭通和红河,湖北恩施,四川凉山,贵州贵阳和安顺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18

品种名称:中黄39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品661/中黄14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7天,株型半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1.6厘米,底荚高度16.6厘米,主茎节数14.6个,分枝数1.8个,单株荚数37.4个,单株粒数78.1粒,单株粒重18.1克,百粒重22.5克。卵圆叶,白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浅褐色。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3号和7号株系,中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含量42.62%,粗脂肪含量19.68%。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试,每667m2平均产量208.7千克,比对照齐黄28增产9.4%(极显著);2009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82.1千克,比对照增产7.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5.4千克,比对照增产8.2%。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91.2千克,比对照增产4.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中北部、山西南部、山东中部和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19

品种名称:石豆1号

选育单位: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用甲基磺酸乙酯和平阳霉素复合处理“分枝2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04天,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5.7厘米,主茎16.3节,有效分枝2.4个。单株有效荚数35.5个,单株粒数80.0粒,单株粒重16.6克,百粒重20.8克。椭圆叶,紫花,灰毛。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浅褐色。接种鉴定,抗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 高感大豆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粗蛋白含量39.59%,粗脂肪含量21.94%。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试,每667m2平均产量171.7千克,比对照齐黄28增产3.3%(不显著);2007年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197.6千克,比对照增产8.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184.7千克,比对照增产5.8%。2008年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212.1千克,比对照增产13.5%。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中部和陕西关中地区夏播种植,胞囊线虫病易发区慎用。

马铃薯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10001

品种名称:中薯17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881-19/中薯6号

特征特性:中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100天左右。植株直立,株高60厘米左右,生长势强,分枝少,枝叶繁茂,茎红褐色,叶绿色,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差;块茎椭圆形,粉红皮淡黄肉,芽眼较浅;区试平均单株主茎数2.3个、结薯数4个,平均单薯重208克,商品薯率85%。经人工接种鉴定:植株高抗马铃薯X病毒病和Y病毒病,轻度感晚疫病。块茎品质:淀粉含量11.5%,干物质含量20.9%,还原糖含量0.45%,粗蛋白含量2.3%,维生素C含量15毫克/100克鲜薯。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中晚熟华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块茎每667m2平均产量2231.0千克,比对照克新1号增产22.8%。2009年生产试验,块茎每667m2产量2090.0千克,比对照克新1号增产5.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晚熟鲜食品种,适宜在河北承德、山西北部、陕西榆林、内蒙古乌兰察布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10002

品种名称:东农305

选育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At l ant i c/Ns12-156-1-1

特征特性:中熟油炸薯片加工品种,生育期76天左右。株高50厘米左右,株型直立,分枝中等,生长势强,茎、叶绿色,花冠白色,花药黄色,天然结实性中等。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浅。区试平均单株结薯数为7.4个,单薯重60.7克,商品薯率64.7%。经人工接种鉴定:植株高抗马铃薯X病毒病、中抗马铃薯Y病毒病,中感晚疫病。块茎品质:淀粉含量13.6%,干物质含量24.4%,还原糖含量0.16%,粗蛋白含量2.40%,维生素C含量16.7毫克/100克鲜薯。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中晚熟东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块茎每667m2平均产量1310.0千克,比对照大西洋增产4.4%。2009年生产试验,块茎每667m2产量1468.0千克,比对照大西洋增产4.7%。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熟油炸薯片加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中部和南部、吉林东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10003

品种名称:中薯16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W738/S477

特征特性:中晚熟炸条专用品种,生育期83天左右。株高60厘米,茎绿带褐色,叶绿色,花冠粉红色。块茎长椭圆形,浅黄皮白肉,麻皮,芽眼浅。区试单株主茎数3个,结薯数量适中,薯块大而整齐,商品薯率75%。经人工接种鉴定:植株感马铃薯X病毒病和Y病毒病,高感晚疫病。块茎品质:淀粉含量13.1%,干物质含量24.1%,还原糖含量0.07%,粗蛋白含量2.54%,维生素C含量10.2毫克/100克鲜薯,油炸色泽浅。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中晚熟东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块茎每667m2平均产量1338.0千克,比对照大西洋增产6.5%。2009年生产试验,每667m2产量1431.0千克,比对照大西洋增产2.0%。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晚熟炸条品种,适宜在黑龙江中部和南部、吉林东部、内蒙古东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10004

品种名称:鄂马铃薯7号

选育单位: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AJU-69.1/393140-4

特征特性:中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88天左右。株高73厘米左右,株型散,生长势较强,分枝少,茎绿色,叶绿色,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差,匍匐茎中等长。块茎圆形,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中等深,结薯集中。区试单株主茎数4.3个、结薯8.4个,商品薯率73.1%。经人工接种鉴定:植株抗马铃薯X病毒病、中抗马铃薯Y病毒病,抗晚疫病。块茎品质:干物质含量20.7%,淀粉含量11.8%,还原糖含量0.10%,粗蛋白含量2.72%,维生素C含量13.4毫克/100克鲜薯。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中晚熟西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块茎每667m2平均产量1892.6千克,比对照米拉增产25.2%。2009年生产试验,块茎每667m2产量1345.6千克,比对照米拉增产25.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晚熟鲜食品种,适宜在湖北西部、云南北部、贵州毕节、四川西昌、重庆万州、陕西安康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10005

品种名称:鄂马铃薯8号

选育单位: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393143-12/NS51-5

特征特性:中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89天。株高58.5厘米左右,植株直立,生长势较强,分枝较多,茎、叶绿色,花冠白色,复叶小,天然结实性差,匍匐茎短。块茎扁圆形,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较浅。区试单株主茎数3.7个、结薯7.8个,商品薯率83.7%。经人工接种鉴定:植株中抗马铃薯X病毒病、感马铃薯Y病毒病,中感晚疫病。块茎品质:干物质含量22.2%,淀粉含量13.7%,还原糖含量0.27%,粗蛋白含量2.39%,维生素C含量11.3毫克/100克鲜薯。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中晚熟西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块茎每667m2平均产量1934.9千克,比对照米拉增产28.0%。2009年生产试验,块茎每667m2产量1293.3千克,比对照米拉增产20.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晚熟鲜食品种,适宜在湖北西部、云南北部、四川西昌、重庆万州、陕西南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10006

品种名称:云薯103

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合作23/昆引6号

特征特性:中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100天左右。株高80.5厘米左右,植株直立,生长势强,复叶、小叶均较大,茎翼直形,茎绿带褐色,叶深绿色,花冠白色,天然结实率低,匍匐茎长,结薯较集中。块茎扁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浅、紫色。区试单株主茎数4.1个、结薯11.1个,商品薯率71.6%。经人工接种鉴定:植株抗马铃薯X病毒病和Y病毒病,抗晚疫病;田间中感晚疫病。块茎品质:淀粉含量14.7%,干物质含量24.0%,还原糖含量0.19%,粗蛋白含量2.35%,鲜维生素C含量12.2毫克/100克鲜薯。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中晚熟西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块茎每667m2平均产量2016.3千克,比对照米拉增产33.4%。2009年生产试验,块茎每667m2产量1560.5千克,比对照米拉增产45.3%。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晚熟鲜食品种,适宜在湖北恩施、云南中部和北部、贵州毕节、四川西昌、重庆万州、陕西安康种植。(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株高区域试验单株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