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工业》杂志2010年总目录索引
2010-08-15
2010年第1期
时 评
1 认真抓好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本刊评论员
要 闻
4 中核集团总部举行新年升旗仪式等
关 注
6 把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不断推向前进——2010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张德
江作重要指示 郭伯雄作重要批示 常万全李毅中作重要讲话 陈求发作工作报告
8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提出:努力开创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新局面
10 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求发要求:2010年要完成十项重点任务
12 2010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分组讨论侧记
14 加快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特 稿
16 学习聂帅精神 矢志强军兴国——在纪念聂荣臻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总装备部政委 迟万春
19 铸国防基石 做民族脊梁——纪念张爱萍将军诞辰100周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
聚 焦
·新院士风采·
22 圆我中华“飞天梦”的领军人——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本刊记者 杨 越
24 一位核动力专家的事业情怀——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 陶 伟
26 不懈求索的战略科学家——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定昌邱 霞 陈仕正
28 在特种发动机研 制道路上探索不息──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 陈云华
30 碧水蓝天映丹心——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 吉 星
发 展
32 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促进国防军工发展——在2009年国防军工统计工作会上的讲话国防科工局副局长 王毅韧
35 中航工业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访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林左鸣本刊特约记者 付明耀 李雨农 刘文波
38 开创我国航空工业融入世界的新模式——中航工业西飞收购奥地利FACC公司探析李 想
41 应对装备制造新挑战 提供数字化研发环境 孙建平
42 中南装备公司扭亏脱困、转机建制、改革发展纪实杨跃萍
武器装备
·装备采购体制改革·
44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积极适应装备采购制度改革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48 法国二战后装备采办管理体制的发展及现状陈 鹏
管 理
50 全面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 推进飞航事业科学发展上水平 航天科工三院党委
52 防与窃:一场持久的战争——从谍战片《密战》看信息时代军工企业的保密工作 张明珍
55 江麓铁骑文化的时空坐标 彭珊玲
环 球
59 美国空军进入“全频谱”领域陈 宁 译 李元龙 校
·防务动态·
60 英印两家公司合资组建防务公司等
资 讯
62 我国自主建成世界首台中子照射器等
2010年第2期
时 评
3 危机感 责任感 紧迫感 本刊评论员
要 闻
6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等
特 稿
7 扎扎实实做好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登记工作国防科工局副局长 虞列贵
关 注
10 今年要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会隆重召开特约记者 高 磊
12 深化改革 做强主业 实现跨越发展——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2010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本刊记者 杨 越 特约记者 吴 薇
13 适应新趋势新要求 做好六方面重点工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0年年度工作会议隆重召开 陈全育
15 抓好三大任务 做好六方面工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会议提出新要求 索阿娣
17 奋力改革攻坚 加速战略推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2010年度峰会在北京召开 特约记者 徐泽龙 姜春艳 刘文波
19 脚踏实地促转变 坚定不移谋发展——中国船舶工业集团领导干部会议在广州召开特约记者 钟 舟
20 把握大势 强化创新 调整结构 持续发展──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本刊记者 杨 越 特约记者 仲 言
22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兵器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2010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本刊记者 杨 越 特约记者 亚 明
24 全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军民结合型企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本刊记者 杨 越 特约记者 雷 明
26 推进转型升级 实现“二次腾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010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特约记者 陆尚宏
聚 焦
27 陆基中段反导成功第三颗北斗卫星升空军工新年新突破
发 展
30 2009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揭晓
武器装备
34 2009年国产十大名星武器
38 2009年国外十大热点武器 本刊记者 徐 峰
人 才
·新院士风采·
42 陶瓷复合材料研究的带头人——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 闫明星
44 一片赤诚铸“神剑”——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董春鹏 李 洋 杜兴民
46 剑舞长空气如虹——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才 刘华英
48 勤奋求实、开拓创新的前行者──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 高振岳
50 心中最美是火箭——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竹生 庞 丹
52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 中国电科38所
科 技
53 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龙 平
55 北京卫星制造厂全面加强宇航电源专业能力建设纪实万成安
56 新新险峰机械电子公司成功研制超级纳米复合钢齐 闯
环 球
58 我四项措施制裁美对台军售
60 俄罗斯第五代战机T-50 横空出世
62 美国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通过可靠认证比尔·卫特曼 陈宁译 李元龙校
63 空间角逐搅热年初战略舞台 司 晓
65 美媒预测新版美国“核姿态”报告等
资 讯
67 中核集团部署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等
2010年第3期
时 评
1 治理顽症需要的工作作风 本刊评论员
要 闻
4 陈求发考察中核集团在津两单位等
关 注
6 强化监管 严格措施 狠抓落实坚决遏制泄密事件高发势头──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本刊记者 杨 越
8 贯彻中央精神 规范军工项目管理下决心治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顽症──军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招投标专项检查工作启动本刊记者 杨 越
聚 焦
·两会报道·
11 军工科研要为反恐维稳做贡献——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志祥 本刊记者 杨 越
12 创新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访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重工集团725所所长孙建科 本刊记者 杨 越
13 做重型车辆生产领域的领跑者——访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一机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缪文民 本刊记者 杨 越
14 健全国家对地观测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本刊记者 赵新义
15 国防动员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形式──访全国政协委员、海军少将尹卓本刊记者 赵新义
16 加快发展我国海洋经济任务紧迫——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本刊记者 赵新义
17 航天高技术出口亟需政策支持──访全国政协委员、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 本刊记者 赵新义
18 建言军工发展 献策国计民生──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发言选登
发 展
20 科学发展成就河南军工之威 冯有治 柴志芳
22 河北长安汽车7年产销增长80倍的背后 张奋勇
24 构建和谐企业 促进企业发展 刘红强
26 东华理工大学创新治校方略纪实 章军华 殷学军
武器装备
28 反导拦截技术手段一瞥 徐 峰 李元龙
管 理
30 加强党性修养 弘扬优良作风国防科工局直属机关党委
32 弘扬三线精神 展示陕飞风采 张养军
34 有为才能有位 有位更好作为——浅谈科研单位后勤人才队伍建设 侯德义
·军工文化·
36 我国核文化大众化的现状及对策 贺才琼 邹树梁
39 中航工业红林“五心”文化建设与发展朱静波 王 剑
42 美好家园在这里 邱 霞
科 技
44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研制飞机刹车盘纪实 荣元昭
46 北方重工集团不断加大改造创新力度韩艳玲 刘晓霞
人 才
47 喜看新木蔚成林——江南公司科技部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纪实周畅书
48 草根奇迹——记航天科工九院红阳厂“杰出质量标兵”金宜阳侯小川
环 球
50 从防务评估报告和新财年预算看美防务发展 蔡金曼
51 美新一轮国防预算凸显电子战特点 大卫·福尔格姆
53 全球铀的供需情况扫描 托尼·约翰逊
56 非对称信息视角下的美国武器装备需求决策系统变革岳 峰
·防务动态·
59 美军工行业游说美政界放松武器出口政策等
资 讯
61 中船重工四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
2010年第4期
时 评
1 为实现总目标不懈奋进 本刊评论员
要 闻
6 陈求发局长赴国家天文台调研等
关 注
7 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贡献才智──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委一届二次会议在京召开本刊记者 杨 越 通讯员 张李宁
·推进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10 把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引向深入综合司
12 开拓先进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和重大事项组织协调新局面 发展计划司
14 让自主创新引领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科技与质量司
16 努力完成嫦娥二号任务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18 坚持把安全保密摆在战略地位安全生产与保密司
20 加强军工核心人才建设夯实军工核心能力基础 人事司
22 进一步提高军工核心能力监管质量和水平财务与审计司
24 把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行政管理机关提高到新水平 直属机关党委
聚 焦
26 加快技术中心发展 促进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
29 自主创新 服务企业 全力推进增效工程高效数控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31 牢记使命 服务行业 以“八大抓手”务实推进中心建设 弹药自动装药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33 推动焊接技术全面发展 提高军工核心制造能力特种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发 展
·大型直升机发展·
38 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首飞成功杨章跃 余建华
39 加快发展我国大型直升机 唐正飞
42 未来直升机发展趋势 张呈林
44 中国直升机发展
44 世界直升机发展
军民融合
46 实施军地互动 加快军民融合——访湖北省国防科工办党委书记、主任霍小平本刊特约记者 陈礼斌 王 栋
管 理
49 切实加强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高红卫
人 才
50 军工高技能人才开发实践与探讨 赵海燕 姚全明
环 球
54 印度加快向世界军事强国迈进的步伐 蔡金曼
58 A400M:面向未来的大型运输机 陈 宁 李元龙 译
·防务动态·
62 美军采购经费缩减 军火巨头加大出口弥补损失等
资 讯
64 兵器装备集团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等
封 面
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首飞成功
2010年第5期
时 评
1 国防科技工业参与世博的启示 本刊评论员
要 闻
6 陈求发考察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时要求积极推动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等
关 注
8 中国装备亮相马来西亚防务展 陈求发率团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本刊记者 元 龙
聚 焦
·上海世博中的国防科技工业·
12 太空技术的大众体验──“上海世博中的国防科技工业”速写之一特约记者 黄 希
15 中国航空馆:飞翔互动之馆──“上海世博中的国防科技工业”速写之二特约记者 姜春艳
17 船舶工业的实力展现──“上海世博中的国防科技工业”速写之三特约记者 胡晓峰
19 军工电子的智能服务──“上海世博中的国防科技工业”速写之四特约记者 徐 恒
21 航天安保面对新挑战──“上海世博中的国防科技工业”速写之五特约记者 武 铠
发 展
·未来世界武器发展纵览·——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专题之一
24 着眼战场需求 强调灵活适用——国外地面武器的发展重点 司 晓
27 打造新型平台 提升海战能力——国外军用舰艇的发展方向 司 晓
29 战略高地的技术角逐——国外航天武器发展趋势 梓 默
32 集成先进技术 不断拓展性能——国外航空兵器的未来发展 司 晓
35 让作战效能快速提升——国外电子类武器装备发展重点 梓 默
38 并未动摇的国家安全战略基石——国外核武器发展趋势 王宁夏 李大光
41 从科幻步入现实——国外重点发展的新概念武器 梓 默
军民融合
44 发挥军用技术推广专项引导作用促进军工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46 加快民技军用发展步伐 为国防装备现代化服务王宁夏
武器装备
48 第五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在京举行 元 龙
50 警用装备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王 斐
管 理
51 规范运行 完善机制 加强军工项目招投标管理宗 和
53 发展低碳经济大有可为 刘尔琦
56 关注天然铀进口法律限制保障我国核燃料供应安全陈 刚
科 技
58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满足未来发展需求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60 自主创新提升核心能力 数字造船支撑跨越发展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环 球
·透视“无核世界”·
62 美俄核武建设现状透视 李大光
64 解读美国2010年《核态势评估》 古 月
·防务动态·
68 2010年各国军费投资重点等
资 讯
70 海南昌江核电工程开工等
2010年第6期
时 评
5 节能减排工作要有紧迫感 本刊评论员
要 闻
8 国防科工局传达学习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等
关 注
10 合力打造“绿色军工”──国防科技工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纪实本刊记者 杨 越
聚 焦
16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20 关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有关情况的说明 国防科工局军品配套与监管司
发 展
·世界军事大国军工政策走向·——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专题之二
23 威慑战略时有调整 核武水平日益提高——国外核军工战略与政策走向 丁睿洁 汪永平
25 提升军民航天能力 抢占战略制高点——国外航天发展政策走向 罗开元 王一然
28 提高科研生产能力 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国外航空工业发展政策走向 尹常琦
31 提高舰艇制造水平 增强国家海上实力——国外军用舰船发展政策走向 吴小兰
34 注重基础能力建设 强化综合作战系统——国外兵器工业发展政策走向 彭玲霞
38 分层调整发展政策 促进电子装备转型——国外军事电子发展政策走向 王 巍 崔德勋
武器装备
42 亚太周边国家和地区军机装备情况
48 亚太国家积极推动空中力量现代化 理查德·戈纳
50 军工企业武器装备维修的需求和优势 王宝坤
军民融合
53 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与国防科技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叶卫平
管 理
56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党委
60 军工企业管理创新取得新成绩 齐 协
·安全保密·
61 国防军工单位保密管理信息化初探宋 涛 胡 倩 梁文铮
64 瑞星信息安全防护实施案例
人 才
66 老国企求强之路的开拓者──记全国劳动模范、吉林东光公司总经理于中赤本刊特约记者 吴英琦
环 球
69 国际军品贸易发展态势 李严复
·防务动态·
72 亚太地区将成新航空航天制造中心等
资 讯
74 北方铀业公司开展专题培训等
2010年第7期
时 评
7 与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同行──《国防科技工业》杂志创刊十年抒怀本刊评论员
要 闻
10 国防科工局召开庆祝建党89周年暨表彰大会陈求发要求不断开创机关党建工作的新局面等
关 注
12 坚持对外开放 深化合作交流 国防科工局向各国驻华武官介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情况 陈求发致欢迎辞 王毅韧做情况介绍 本刊记者 郝 哲 欣 联
14 洪灾中更显军工本色──江西国防科技工业抗洪救灾侧记本刊特约记者 杨章跃
聚 焦
·许可管理·
17 推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本刊记者 杨 越 通讯员 王思遥
18 依法行政 推进许可管理的规范化四川省国防科工办
20 做好服务 贯穿许可管理的全过程湖北省国防科工办
22 积极探索 开创许可管理的新局面江苏省国防科工办
24 贯彻法规 追求许可管理的高质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管 理
26 履行监管职责 确保安全生产──国防科工局组织军工系统开展安全生产交叉大检查情况综述 本刊记者 杨 越
29 查找问题 消除隐患 堵塞漏洞 严防泄密──国防科工局组织军工系统开展安全保密交叉检查情况综述 本刊记者 杨 越
发 展
·四国军力发展计划·——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专题之三
31 美国:强化技术优势 捍卫霸主地位 蔡金曼
34 俄罗斯:力挽军工颓势 重塑大国形象 杨丽娟
37 日本:攻防兼备 武器装备继续走向高精尖 木 易
40 印度:加紧扩充军力 谋求军事崛起 晓 军
军民融合
44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促进军工科学发展冯有治 柴志芳
武器装备
46 空天一体化装备发展分析 闫 娟
49 美军无人机未来展望 李振利
科 技
52 长风破浪会有时——写在中国先进研究堆实现首次临界之际虞莉婷
55 吹响核电设备国产化的新号角——核动力院研制国产化电气贯穿件首次供货红沿河纪实 陈 浩
56 大型企业如何建立网络防病毒系统——瑞星的解决方案 新 锐
人 才
58 为迈向航天强国提供人才支撑──航天科技集团培育创新型航天科技人才队伍纪实 本刊通讯员 任科文
环 球
61 聚焦2010年法国萨托里防务展 彭玲霞 陈永新
63 太空探测的战略调整——美国弃月追星的背景及影响 本刊记者 何绍改
66 揭密“作战响应太空”计划 王宁夏
·防务动态·
67 奥巴马欲800亿升级核武等
2010年第8期
时 评
3 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的完成 本刊评论员
要 闻
6 陈求发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谷口富裕等
关 注
8 扎实推进重点工作 确保完成全年任务国防科工局召开座谈会部署下半年工作 各军工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今年各项任务完成 本刊记者综合报道
聚 焦
12 历史的跨越──写在中国实验快堆临界之际杨 东 陈晓鹏
发 展
17 国防军工R&D资源清查任务圆满完成
·转变发展方式·
18 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赵西民
24 惠安公司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 谋求发展方式转变杨文涛 齐 韩
25 西船公司抢占科技高地 拉动新兴产业腾飞李 洋 杜兴民
26 “蓝海”超越——武船特种船舶发展谋略 龙琼子
2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打造国际一流空天防御技术研究院 宋 欣
军民融合
32 关于推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林鲁宁
35 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新途径——关于大力发展高效多功能抗灾救灾装备的思考汪国胜 雷强顺
38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切实促进军民融合——军工产学研项目对接活动在宁波成功举行本刊记者 徐 峰
4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宁波加快军民融合取得初步进展 钟 林
武器装备
45 高能固体激光器首次击落运动中飞机激光武器离实战为时不远 李 莉
48 半个世纪的奉献——建国后保卫领空中的歼-6飞机 陈 黎
管 理
52 守土有责:把该保的保住 把该说的说好——军工系统第一期新闻宣传保密培训班在哈举办司 晨
54 国防科研院所法律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顾 炜
56 以“四个着力”为目标 把创先争优落到实处于世元
58 航天科工集团纪检监察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季 宣
59 内蒙古一机集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纪实王 莉 史建东
科 技
63 “嫦娥一号”获得多项科学研究成果 张 涛
64 大力推进研发数字化和管理信息化 毛 明
66 中广核跨国三维异地协同设计平台为核电设计提速广 和
人 才
68 转变发展模式 促进快速成长——优秀企业家才长伟带领西安东方集团创新发展纪实 王 舜 赵建华
环 球
70 评点近期中国周边军演海上典型作战平台毕玉蓉
·防务动态·
74 美欲研发航程7000英里无人机等
资 讯
76 中核集团二一六大队两勘探报告通过国家评审等
封 面
中国实验快堆临界 摄影/陈晓鹏
2010年第9期
时 评
5 深化合作 共推发展──祝贺“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中国”研讨会成功举办 本刊评论员
要 闻
8 中俄总理会晤委员会核问题分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等
关 注
10 增进国际合作 共促未来发展——“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中国”研讨会在京召开本刊记者 孙 扬
12 加深感情 促进交流 深化合作 加快发展──“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中国研讨会”专题报告摘登
聚 焦
·“嫦娥二号”飞天序曲·
19 “嫦娥二号”任务将有六大创新与突破本刊记者 张 涛
21 为“嫦娥”奔月保驾护航 龚建村 刘四清
24 日本“月亮女神”探月计划最新研究成果中科院探月工程总体部
发 展
·面对世界武器装备发展的思考·——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专题之四
29 航天:认真谋划发展战略 推进航天技术发展石卫平 朱华桥 罗开元
32 航空:认真学习国外经验 紧紧抓住发展关键王亚男
34 海军:综合考虑能力需求 重点关注新锐技术崔轶亮
37 陆航:各国陆军转型重点 我国优先发展兵种王智忠
武器装备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
42 以坚忍执著支撑起民族解放事业的丰碑——纪念抗日战争中的人民兵工本刊记者 陈 宁 李元龙
45 传承黄崖洞精神 开创新时期辉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山西淮海机电有限公司
46 抗日战争中的敌后人民兵工 于学驷
·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
50 抗美援朝战争中兵器工业支援志愿军反坦克作战纪实王永生
52 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时期的军工生产 宋毅军
53 一二七厂与92步兵炮和90火箭筒 一二七厂党工部
54 止殇之戈 萧 飞
科 技
56 我国载人潜水器跨越3700米水深纪录成为第5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国家本刊记者 徐 峰
60 中航工业凯天:吹响创新发展新号角朱卫东 钟义辉
军民融合
63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军民融合型企业集团——航天科工○六一基地创新发展纪实曹 军 李权忠
65 开拓风电市场 描绘百亿蓝图——重庆齿轮箱公司调整产品结构纪实 刘荣进
环 球
·防务动态·
68 美出台新国家太空政策提倡发展空间核能等
封 面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中船重工七○二所/提供
2010年第10期
时 评
5 我国深空探测的新步伐──祝贺“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本刊评论员
出 征
10 陈求发总指挥表示:要全力以赴,确保圆满完成“嫦娥二号”任务本刊记者 杨 越
12 “嫦娥二号”成功发射探月工程二期揭幕本刊记者 张 涛 杨 越
14 “嫦娥二号”发射全过程回放本刊记者 杨 越 蔡金曼 徐 峰
18 聚焦“嫦娥二号”任务五大关键点本刊记者 刘昊元
20 中国探月足迹 本刊记者 许 玲 郝 哲
追 梦
24 “嫦娥二号”诞生记 本刊记者 许 玲
26 “嫦娥二号”——身怀六大绝技 奔向遥远月宫本刊记者 郝 哲
·五大系统尽展风采·
36 发射场系统:“嫦娥”启程的地方本刊记者 郝 哲
38 测控系统:地月飞虹铺通途 本刊记者 郝 哲
40 地面应用系统:“嫦娥”的数据处理中心本刊记者 陈 宁
风 采
44 集中力量 自主攻关——专访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本刊记者 许 玲
47 承前启后 稳步推进——专访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严俊本刊记者 张 涛
49 我们把探月卫星当宝贝——“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张廷新、副总指挥太萍谈确保卫星质量 本刊记者 蔡金曼
51 走到太空探测的最前沿——“嫦娥二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黄江川谈卫星研制 本刊记者 潘永清
54 他们确实特别能战斗——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有效载荷总指挥吴季谈“嫦娥二号”有效载荷的研制本刊记者 何 研
56 中国航天的顶梁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副书记李光亚谈火箭系统的总体进展 本刊记者 张 涛
58 全力突破火箭发射的关键技术——“长征三号”火箭主任设计师李聃等谈火箭研制 本刊记者 徐 峰
61 这支队伍一定能打漂亮仗——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杨铁诚等谈火箭系统队伍建设 本刊记者 孙 扬
63 我们是“嫦娥”最长的长工——“嫦娥二号”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副总指挥刘建忠等谈探月工程的地面应用本刊记者 何 研
热 评
70 外媒热评“嫦娥二号”探月任务 本刊记者 徐 峰
2010年第11期
时 评
5 总结经验 乘胜前进──热烈祝贺“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刊评论员
要 闻
8 陈求发会见美国国家航天局局长等
关 注
·“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
10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对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
11 温家宝出席“嫦娥二号”月球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仪式并为影像图揭幕 新华社
13 陈求发在“嫦娥二号”月球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仪式上表示圆满完成科学目标 抓紧推进后续工作本刊记者 郝 哲
14 地面应用系统专家揭秘“嫦娥二号”虹湾成像陈玉明
16 丰富的实践 成功的模式——“嫦娥二号”任务组织管理创新纪实本刊记者 杨 越
20 三年攻坚路 六大新突破——“嫦娥二号”任务研制攻关纪实本刊记者 许 玲
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开始实施·
36 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
41 《条例》解读——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武器装备质量管理周碧松
军民融合
46 发挥核技术优势 加快军用技术成果转化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48 加快成果转化 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快速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50 立足航空 突出主业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52 瞄准市场 科学管理 切实推动新型装备产业快速发展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聚 焦
54 中国军贸公司海外集体亮相——中国军工参加2010非洲航空航天与防务展本刊记者 元 龙
56 南非防务展亮点武器一览 徐 峰 司 晓
管 理
60 以特色求发展 以特色求卓越——南昌航空大学坚持特色发展纪实 郭代习
62 如何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 张养军
64 创新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人 才
66 “中国造”飞机领军人——记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唐长红 崔斌峰
68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
环 球
71 浅析世界军事电子信息装备与技术发展郝政疆 高 翔
74 美俄日印探月回顾与展望蔡金曼 袁 鑫 秦素萍
资 讯
77 首届“国防军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论坛”在京召开等
封 面
温家宝出席“嫦娥二号”虹湾局部影像图揭幕仪式并为影像图揭幕
2010年第12期
时 评
5 深刻的启示 重要的经验——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本刊评论员
关 注
·“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庆祝大会·
8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大会隆重庆祝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
10 在庆祝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
13 六部委联合表彰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单位和突出贡献者
14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探月工程总指挥陈求发的发言
16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李尚福的发言
17 立体成像相机主任设计师赵葆常的发言
18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的发言
19 中国民生银行向嫦娥二号任务有功人员首期捐资300万
20 东风指引 续梦广寒——党中央关心“嫦娥二号”任务纪实本刊记者 郝 哲
24 嫦娥再临广寒宫 航天人才架飞虹——“嫦娥二号”任务人才队伍建设纪实本刊记者 蔡金曼
发 展
·牢记使命 铸造辉煌·——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专题之五
30 军品研制 迈上台阶──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成就之一本刊记者 元 龙
32 转变方式 加快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成就之二本刊记者 侯季光 李 强
34 科技创新 引领未来──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成就之三本刊记者 许 玲
38 军民融合 扎实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成就之四本刊记者 杨 越
40 人才建设 支撑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成就之五本刊记者 杨 越
42 对外开放 合作共赢──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成就之六本刊记者 杨 越 李 强
军民融合
44 以创建国家级示范基地为抓手推动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 本刊记者 徐 峰
聚 焦
48 航展精彩纷呈 论坛铿锵有道——第八届珠海航展、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本刊记者 张 涛 郝 哲
人 才
54 造星探月叩苍穹 赤子情怀写人生——孙家栋院士的“星”路历程本刊记者 刘昊元
武器装备
64 2010年世界武器装备十大事件
环 球
67 2010年世界武器装备亮点大盘点 张史记 李大光
70 2010年全球军火销售旺盛异常 孙双义 李大光
72 穿云破雾访太白——聚焦金星探测本刊记者 何绍改
2010年总目录
76 《国防科技工业》杂志2010年总目录索引
封 面
隆重庆祝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摄影/李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