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军事美学原理》
2010-08-15魏艾民
●魏艾民
初读《军事美学原理》
●魏艾民
前些时,我同一位着礼服的海军士官,走进北大红楼书店。一进门,书店的工作人员一下子全站了起来,向青年士官接连发问:“这服装真漂亮,你是海军?”“咱去索马里海域护航的水兵都穿这种军装?”英俊的青年,一身款式新颖的白色着装,白衣、白鞋、白手套,自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一位女士笑着说:“看到如此着装的军人,平民百姓有一种自豪感和安全感。”这件事,发人深思。在我几十年的军旅生活中,不论是战时粗布军服,还是建国后海军那种有特色的礼服,总是引人注目。人们感悟到,军装具有一种奇特的魅力:年长者穿上更年轻,年少者穿上显得成熟。
人们称赞军服美,使我这个老兵感到很有面子。恰在这时收到一本题为《军事美学原理》的专著,是该书责任编辑陈锡祥同志寄来的。这部印制精美、46万字、配有596幅图片的专业著作,立即吸引了我。翻翻目录,见一个“征衣与战袍——军装之美”的小标题,引起我的兴趣,就立即阅读。当读到“军事美本质”、“军事美的产生与发展”、“军事审美形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美”、“海军之美”等章节时,有点惊呆了。用句军事术语吧,如此宽正面、大纵深地论述军事美、军人美的专著,笔者还是第一次看到。本人无力对书的内容作评述,但对此书谈到的一个观点想发几句议论。
该书在“军事美本质”一章里说,一位当代美学家,是不认为有军事美学的,“他说,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吧,那时的‘美学’泛滥了,泛化了,居然冒出了什么‘爱情美学’、‘军事美学’、‘劳动美学’。可见他是用略带嘲讽的语气,把‘军事美学’的出现,作为一种荒唐的现象存在来评价的。”不知道这里说的当代美学家是哪一位。如果他确实有如此观点,那也是一家之言,应受到尊重。但要说军事美学的提出,是美学的“泛滥”,并否定军事美学的存在,实在令人难以理解。有人说,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而什么叫“美”,古今中外的说法,更是数不胜数。黑格尔说:“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可见,美在现实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柏拉图称“善——美的理念极端”,就是说他把“善”视为最高的“美”。《汉语大词典》对美的解释有“善、好”、“指美好的人和事”之说。这可理解为美是一种价值判断。对此可以有不同解读,但本人是赞成的。
而美学,有一种说法是:“研究美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样说来,为正义的阶级解放战争和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而苦斗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英勇牺牲的人,不正是表现了最大的“善”么!他们的心灵美和行为美,不正是美学研究的对象么!《军事美学原理》有这样的描述:“军事美学是判断古今中外军事与战争、军人和历史价值的美学,是表现古今中外军事精神、军人智慧和文化的美学,是反映人类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美与丑反复较量的美学。”如此定义,给人以深刻启示。军事美学的提出,无疑使军事文化更为丰富,使军事软实力的内涵更为扩展,是对日益繁荣的军营文化以理论支持,对军队战斗力的生成和发展,是有力推动。季羡林把“那些不仅诉诸读者之理智,且足以打动读者之心灵的篇章”,称为“美文”。以这样的标准而论,《无敌三勇士》、《桌上的表》、《谁是最可爱的人》,称之为美文,是当之无愧的。而作为这些美文本源的战争实践和军人的实际生活,为什么不能纳入美学研究的范畴呢?
人们喜爱的军人装束和迷彩服,人们乐见的庄严军旗和阅兵,人们愿闻的军歌和军乐,以至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的高大形象,难道不是军事美的千姿百态的表现么!有什么理由把它们排除在美学研究之外呢?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军事美涉及的战争,是指正义战争;军人,是指进行正义战争的军人。而那些反人类的战争,为法西斯卖命的人,他们的行为只能是罪行、恶行、丑行,当然没有什么美可言。军事美学作为一个学科刚刚提出,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从事这项研究的人任重而道远。不论人们对这部专著是认同还是质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专家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和著述。笔者以一个外行人写此短文,如能引起有识者的批评,将深感荣幸。
(本文作者:原海军政治学院政治委员)
责任编辑:韦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