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预备役官兵训练应注意把握好三个问题

2010-08-15黑龙江某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师长王国林

国防 2010年12期
关键词:课目预备役区分

■ 黑龙江某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师长 王国林

预备役官兵是预备役部队的主体。抓好预备役官兵训练,必须注意把握好三个问题:一是科学区分训练内容。将大纲规定的课目区分为必训、精训、免训和补训四种。“必训课目”是指预备役官兵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共同基础、专业指挥与专业技能等内容;“精训课目”是指大纲规定的重点难点课目,如专业基础、战术训练等内容;“免训课目”是指军地兼容性比较强,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进行训练的课目,如驾驶、卫勤、工程等内容;“补训课目”是指通用专业类但在工作岗位上练不到的内容,如构工伪装、行军宿营、战场救护等内容。通过内容统放的有机结合,必训、精训、免训、补训的合理区分,既能节省训练资源,又能提高训练效益。二是创新训练编组模式。将预备役官兵区分为骨干类、技术类、通用类和普通类四种类型,实行分类施训。对作战训练起决定作用的一些关键岗位和重要专业的指挥军官、班(组台站)长等,编组为骨干类,对其实施重点精训,使这类人员具备指挥、组训、管理、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专业性强,战斗力生成周期长的复杂专业技术人员,如侦察、通信、机要、指挥仪、枪械等专业人员,编为技术类,对这部分人员采取集中统训,使其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军地相同相近、对口率较高的专业人员,如工程机械、驾驶、卫生、炊事等专业人员,编为通用类,这类人员军地兼容性强,可以以岗代训、缺科补训解决军用问题;训练课目少、训练难度小、流动性大的普通人员,如警勤等不在重要岗位的人员,编为普通类,这类人员以入队训练为主,并适当增加专业内容,进行一般性轮训。在此基础上,按照作战需求,对前三类人员进行成建制或战斗编成训练。三是健全细化考评标准。将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等均纳入个人和单位年度训练成绩评定范畴,解决仅凭一次成绩定乾坤的问题。比如:骨干类个人年度训练成绩中,除单课目训练成绩及格率必须达到90%以上外,应训内容必须达到100%,应训时间必须达到90%以上,才可以评为优秀,避免人员缺训、课目漏训、时间少训、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发生。按照“区分层次、区分对象、细化指标”的办法,加大量化比重,细化指标范围,达到人人、项项都有硬性标准。比如:个人年度训练成绩,如果只按单课目训练成绩的及格率进行评定有一定的片面性,个体差别难区分,应把单课目训练成绩的优秀率、良好率同时纳入评定范畴,这样才能较好地反映个人的全面素质。根据人员、科目的重要程度和专业岗位对战斗力的影响程度,规定各类科目和人员在总评成绩中的权重比。比如:单位年度训练成绩以预备役官兵的年度训练成绩为主(可占总成绩的50%),突出预备役官兵的主体地位;预备役官兵年度训练成绩以骨干类和技术类的年度训练成绩为主(可分别占40%和30%),突出关键岗位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课目预备役区分
灵活区分 正确化简
基于Excel的军事体育考核成绩统计表的设计与实现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怎么区分天空中的“彩虹”
区分“我”和“找”
怎祥区分天空中的“彩虹”(一)
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训练应坚持实战化方向——以某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科目抽点式考核为例
对做好预备役官兵编配工作的粗浅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