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使命拓展的时代要求提高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2010-08-15广东省军区副参谋长黄德高

国防 2010年4期
关键词:军事行动动员国防

■ 广东省军区副参谋长 黄德高

“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战略思想的提出,对于国防动员系统有效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拓展多样化能力建设具有战略指导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国防动员系统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建设为核心,在搞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结合国防动员系统的特点和使命任务拓展的实际,更新观念,科学筹划,重点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一、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是适应国防动员使命拓展的客观需要

新形势下,非战争军事行动已逐渐成为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国防动员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趋常态化,地位非常重要,作用十分突出,提高国防动员系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意义极为重大。

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是国防动员系统有效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审时度势,对我军历史使命提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新论断。这一重要论断,对军队更好地服务人民、为和谐社会构建和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国防动员系统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路,切实加强以“打赢”核心能力为主导的全面建设,确保能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使命。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毫不松懈地继续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着力提高“打得赢”这一核心能力。另一方面,要针对国家内忧外患、灾害事故频发的实际,把积极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服务人民、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是国防动员系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对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的影响日趋严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随着气候变暖和极端性天气的增多,我国频繁遭受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袭击,等等。对此,国防动员系统必须大力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确保在需要时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局面。

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是促进国防动员系统全面建设的重要“抓手”。实践证明,通过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可以牵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日常战备、军事训练、管理教育、综合保障等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的落实,能够有效提高各级指挥员和机关的应急应变和组织指挥能力,增强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国防动员系统的全面建设。

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基本特性与国防动员系统遂行任务的能力要求

非战争军事行动与战争行动相比,通常有以下五个特性。一是组织的复杂性。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军警民一体的联合行动,需要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和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力量构成多元,指挥关系复杂,组织实施难度较大。二是行动的快速性。非传统安全威胁往往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偶发性等特点,其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等难以先期掌控,使得非战争军事行动准备时间仓促、行动展开紧迫,要求应急处置行动必须快速高效。三是任务的专业性。无论是打击恐怖主义、组织防暴维稳,还是抢险救灾、救援救助,都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要求,需要不同类型和遂行不同任务的专业力量和装备器材,对精干管用的专业技术力量和专业综合保障能力的要求更高。四是行动的社会性。非战争军事行动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要目的,涉及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受到国内乃至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有很强的社会性。五是手段的有限性。由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和社会影响大,其所涉及的法律政策问题较多,行动的政策性强,处置力量运用的方式方法和强度受到制约,其对抗程度、人员伤亡通常低于战争行动,但艰巨程度、持续时间可能高于战争行动。

鉴此,国防动员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需要具备以下六种能力:一是情况预判能力。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全面、及时、准确地获取预警性、内幕性的情报信息,并能进行科学分析和正确研判,做到“敌动我知、敌未动我先知”,避免“情况不明、仓促上阵”。二是快速应变能力。包括快速决策、快速部署、快速处置三个方面,即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情况,快速分析判明事件性质,正确领会上级意图,在短时间内准确定下行动决心;担负任务的指挥员和处置力量能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地域,精确部署到位;对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以有效控制事态发展。三是指挥协调能力。能够有效指挥控制所属力量在规定的时限内展开处置行动,同时,能统一协调政府职能部门、驻军、公安、武警等多方力量,围绕统一的决心,按照统一的计划实施协调一致的行动,以形成应急处突的合力。四是专业应对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类型非传统安全威胁,合理使用相应的专业力量和专业器材装备,采用合适的专业技术、专业方法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置。五是连续突击能力。能够适应复杂的社会局面和自然环境,从容应对艰辛、劳累、焦虑、恐惧等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惧艰险,连续奋战,确保“上得去、稳得住、拿得下”。六是舆论和心理控制能力。能够准确掌握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法相关规定,积极配合新闻媒体进行舆论造势,切实搞好对敌心理攻防和稳定己方民心的工作,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控制事态影响范围,力避矛盾激化和冲突升级。

三、提高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方法途径

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当前国防动员建设的实际情况看,主要应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深化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研究。一是深化非传统安全威胁理论研究。要着眼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重点研究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特征、根源、产生时机、表现形式和危害程度,提出应对策略和思路。二是深化非战争军事行动方式方法研究。应深入研究各类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特点规律,搞清在不同地域、不同时节遂行各类任务的组织指挥、力量运用、战法对策和保障措施。三是深化非战争军事行动法律法规研究。要认真学习《国防动员法》、《反恐怖行动条令》、《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研究并熟悉各类应急处突力量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职责要求、介入程度、兵力调动权限等,确保有理、有利、有节地展开行动。

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制机制。一是健全应急指挥机构。要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社会性强的特点,建立由地方党委政府或国防动员系统牵头、党政军警各方领导参加的联合指挥机构,成立常态化的应急指挥班子,区分任务,明确权限,理顺关系。二是完善应急指挥手段。以地方政务网和国防动员信息网为主要依托,进一步整合军地现有侦察预警、指挥通信系统,真正形成军地互联互通、兼容保密的指挥信息网络,实施集中统一指挥。三是完善应急预案。按照系统全面、衔接配套、精确实用的要求,制定完善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行动预案,并搞好各种预案的协同对接,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提供基本遵循。

编组非战争军事行动力量。一方面,要优化省军区现役部队编组。在现行体制编制下,抓好警备、工兵、防化等专业分队建设,并按照“一种力量多种用途、一种编制多种任务”的思路,编组一定的应急机动力量,形成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拳头”。另一方面,要改进民兵预备役编组模式。根据城镇是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区域的实际,逐步改变以农村为基础的民兵预备役编组模式,充分利用城镇人口集中、专业多样的优势,加快在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组建应急处突力量的步伐,并将处置力量向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集中,努力形成“突出点线”的布局。

强化针对性训练和常态化演练。一是严格抓好基础训练。按照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规定要求,扎实抓好各系统、各层次、各专业基础训练落实,切实打牢国防动员力量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能力基础。二是强化专业训练。针对不同类型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专业需求,认真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三是广泛开展军警民联训联演。建立并完善军警民联训联演机制,明确任务职责、组训形式和基本要求,切实使军警民联合训练走上常态化、规范化的轨道,确保各种力量平时训在一起、用时联在一起,在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能够整体联动、形成合力。

完善专业物资器材保障体系。针对国防动员系统专业应急物资器材缺乏的实际,紧紧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解决好与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相适应的资源配置问题。统筹安排和协调军地各种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抓好专业力量建设和组织实施可靠的特种装备、专用器材和急需物资保障。要切实将交通、三防、林业、地震、气象等专业部门的装备器材纳入国防动员架构,进行必要的预编整合,形成齐全、配套的专业物资器材保障体系,为国防动员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提供有力的物资支撑。

猜你喜欢

军事行动动员国防
本期导读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浅析外军有限军事行动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音乐迪斯尼
概率论在军事上的应用浅析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