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的适应和超越

2010-08-15王绍建

军事体育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人类体育发展

高 楠 王绍建

(1.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4;2.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20012)

无论是面对社会还是个体,体育总有两种追求,即适应和超越。在不同的时代、不同时期适应和超越实现的程度不同或各有侧重。体育作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体及社会的适应与超越是人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同时,体育的适应与超越也是自身本质的反映。

1 体育的适应与超越是人 (个体)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面对人 (个体)体育的理想追求是在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将个体的潜能充分发现、发掘、保持、发挥和展示。一方面是使自己克服自身的缺陷适应社会,成为现代社会生产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满足社会对个体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引导人们超越自我的现状,使人们满足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提出的各种具体要求。

1.1 体育——人 (个体)的适应本质

当代生物学家格伦 (Arnold Gehlen)认为人是生物学意义上未完成、未确定的生命,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是人在生物学上的 “非专门化”及匮乏性的特点。李力研先生指出:与动物相比 “人有很多缺陷”,在敏锐方面,比不过猴子、比不过豺狼虎豹、比不过飞禽走兽;在力量方面,比不过大象、狗熊、狮子;在听力方面,比不过蝙蝠;在视力方面,比不过老鹰;在嗅觉方面,比不过小猫小狗;在奔跑能力更是逊色于各种各样的大小动物;“在一视同仁的大自然面前,人类与动物相比没有多少优势可言、没有多少可以逞能的地方。”[1]人类没有因为适应某些特定的环境而形成某种特定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人的先天适应性较差,这说明人是有缺陷的。但是人类是一个对外开放的世界,人不需要依赖设计好的自然本能进行固定的生活,可依靠自己的特殊能力来弥补先天缺陷,在弥补的过程中超越自然本能的限制,以适应外部世界。各种禽兽依靠它所固有的本能生活在既定的世界中,而人可以生活在理想的外部世界。为了在 “理想”世界中生存,为弥补软弱的缺陷以找到如何强大的生存技巧,体育因此而发生。在不断的锻炼下,人的先天缺陷得以弥补。可见体育的使命首先是立足于人的先天生物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弥补人在生物上匮乏性缺陷,使人适应环境得以生存。

体育活动反映人类对自身生物性漫长衰变的反省和对往昔战争年代强悍身体体力的怀念。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大量的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人的体力、体质逐渐下降。体育成为提高劳动质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体育可以培养、保护、增强和修复人的劳动力。体育成为人类抗拒分工加速导致体质急速下降的有力工具[2]。早在公元前的希腊人最先意识到了这个 “退化”问题,于是,体育就在希腊诞生了。体育成为一种 “防腐剂”和反退化药,凡是有体育的地方,就有强壮的人种。凡是有体育的地方,就一定拥有人类的野性、健康和力量。19世纪的解剖学、生理学的发展证明了体育运动对人的生物性的改善效果。正是这种对人体的改善使人更好的适应了当代的社会生产,体育成为人类前进发展的有力助力器。

1.2 体育——人 (个体)的超越本质

体育中人的超越性是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自身自然层面上的不断超越。在美国的总统谱中再也没有比两位罗斯福更富有传奇色彩。一位是身材矮小、力薄人单、高度近视的大罗斯福;一位则是39岁时得了 “小儿麻痹症”的小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出生在一个用 “敢打架和能打架”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价值尺度的 “西部故事”时代。他天生矮小瘦弱,且高度近视,从不敢与他高大的男孩打架,这种 “胆小”行为无疑是大家所取笑的奇耻大辱。为此大罗斯福童年蒙上了强烈的自卑意识,为了战胜自卑,他选择了体育。从入学开始,他就用体育来冲刷自己内心的耻辱。10个春秋过去,他以一名相当出色的运动健将考取了哈佛大学。富兰克林◦罗斯福患病后,为自己制订了一套康复计划。他的自我康复活动是用体育或类似于体育的方式,与疾病进行顽强的斗争,用非凡的毅力战胜自我,超越自我,重新设计着自我。这两位残缺之人,都用 “体育”医治了各自肉体上的创伤与疾患,又都使自己从这种体育活动中获得其他总统所没有的超凡伟力,终于使他们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可崇尚的英雄[3]。

“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口号充分体现了体育运动的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表现了体育参与者,尤其是运动员在竞技场上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发扬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向着目标冲击、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精神[4]。上世纪30年代,人类首次跑进11 s大关。当时,有科学家预测,人类的极限不会突破10 s。飞人刘易斯将世界纪录一下子提高到9 s86。一名获得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再次预测,人类的百米跑极限时9 s70,并说至少要经过100年后,才能看到这一新的终极纪录。然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博尔特轻松跑出9 s69新的世界记录。完美地证明了人类是可以超越自我的。只要有运动会的存在,奇迹就会诞生!在运动中如此,同样在生活中,人们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更新自我,永远保持勃勃的朝气。

2 体育的适应与超越是人 (社会)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2.1 体育——人 (社会)的适应本质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因素,体育与其他社会要素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作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必然对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起着一种规范制约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具有先天的依附性,无论怎样发展也必然受制于社会发展的规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体育发展轨迹来看,体育上的每一次 “偏向”或 “转移”都是有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例如:1954年,中共中央批准 《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指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还公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体育活动陷入低潮,不少体协消失,体育处于停顿状态。1963年起,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体育战线恢复了生机。文革初期。在 “政治挂帅”、“突出政治”等口号下,体育运动被不断掀起的政治运动所替代,用搞政治运动的办法去 “突击”开展体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高度集中而封闭的体育体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体育改革拉开序幕,90年代以后,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措施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可见,任何时期、社会的需要,尤其是主导需要,无不对体育产生了强有力的制约,体育也就表现出适应的一面。

2.2 体育——人 (社会)的超越本质

体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领域的和谐发展,成为社会超越现实发展,发挥社会的价值导引的功能。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使社会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引导社会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对体育有制约作用。体育虽然是社会活动,但是它不同于其他社会活动。它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体育的主体和对象是人,因此体育具有人文性、自主性、独立性。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体育,不只是为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延续发展,而是为了每个人的发展。这促成了体育与其他社会要素的相对独立性。叶澜教授在 《教育概论》中指出:“教育与社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在发展上两者不完全同步,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独特性。”[5]体育与教育一样,社会系统对体育的需要,只有被人们意识到,并恰当的转化为体育要素,内化为体育本身才能实现,从而面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素对体育提出的各种要求。体育具有自己的意识,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同时批评和拒绝社会对体育的不合理的要求。不仅如此,体育还担起引导社会发展的重任,成为理想社会的建构者。体育在社会适应现代化的进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3 体育的适应与超越是体育自身的本质的体现

体育不仅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表现为适应和超越,其产生和发展同样是适应和超越的过程。

3.1 体育的适应

自适应,原是电子工程理论中的—个概念,是指某一系统针对外部因素变化而进行自我调适的过程[6]。体育自适应的机理反映在体育调整目标、功能、结构以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组成或吸收其他因素来促进自身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体育的价值观由过去的增强体质转向健康需求,不同的体育利益群体对体育的需求是不同的,满足体育需求的方式程度呈现了多元化。为了满足社会对体育多方面的需求,部分竞技体育项目通过减少参与者的运动量、规则的修改,场地的变换、人数甚至器械的变化,使自身衍化出许许多多新的运动项目[7],使体育项目不断得到丰富。如:排球运动,1900年传入亚洲,在开展的初期上场人数不是6人而是16人。在1913年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采用16人制。1919年第四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12人制,1927年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9人制,1951年正式采用6人制。从此,6人制排球在全球逐步得到推广。排球运动不仅表现在上场人数的改变上,并且在不同地点结合地方特色发展了新的运动——沙滩排球、软式排球。使体育自身呈现了多元化,为体育开拓了新的生存空间,使体育具有了新的活力。

3.2 体育的超越

20世纪中期以来,知识、信息、科技的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体育逐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手段、方法来促进体育自身的发展。竞技体育引入了不同的科学学科、科技理论、科技思想、科技方法和仪器器材,创造了新的训练理论和运动恢复的手段使竞技体育的对抗更加精彩,增加了竞技体育的观赏性,促进了体育自身的发展。市场经济把一切可以商品化的东西都推向了市场,变成为可以买卖的商品,体育也不例外。由于体坛进行市场化和职业化,体制的流弊,权利的越位,追求市场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了体育的异化,为了净化体坛,体育凭借道德和法律两种力量,合理运用新闻监督及其舆论 “审判”力量,使体坛重塑一方净土[8]。

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是沿着个人到社会的逻辑顺序发展的。奥林匹克主义明确宣布它是人生哲学,旨在创造使人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的一种社会活动。它不仅促使这一运动参与者个人的发展与完善,还担负着更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它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促进和维护世界的和平[9]。这是体育超越了本身的特征,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1]李力研.卢梭的抗议——体育克服人类缺陷的哲学线索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5~167

[3]李力研.两个罗斯福与 “体育精神”[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3):4~ 6

[4]任海.奥林匹克运动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38

[5]叶澜.教育概论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8

[6]张青山,等.企业系统:柔件,敏捷件,自适应[M].北京:中同经济出版2004:24

[7]胡小明.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0

[8]龚正伟.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建构研究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48~50

[9]任海.奥林匹克运动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34

猜你喜欢

人类体育发展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们的“体育梦”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