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明节民俗运动的体育元素
2010-08-15康健
康 健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论清明节民俗运动的体育元素
康 健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节气兼节日的传统大节,已有千余年历史。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祭祖,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民众通这些体育活动愉悦了身心,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清明节;民俗;体育元素
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唯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东京梦华录◦卷三十七◦清明节》云:“清明节,寻常京城以冬至一百零五天为大寒食……寒食第三节,则清明日矣”。按现代历法清明节大概在四月初,此时正是冬春交际之时,可谓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在此期间,即要外出扫墓祭祖,又要禁火吃寒食,对于身体羸弱的人是个很大的负担,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民间逐渐出现踏青、郊游、荡秋千、蹴鞠、马球、插柳、斗鸡、放风筝等户外活动。让大家走到户外,顺应时气,使生气方盛,阳气发泄,万物萌生。因此民众在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户外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伤怀,又到处是一派休闲娱乐的生动景象。
1 踏青
踏青亦作 “蹋青”,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户外体育活动,现代人称之为春游。因为清明前后郊游野览的习俗,旧时把清明节称为 “踏青节”。
踏青习俗自古有之,传远在先秦时就已经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至唐宋,因清明踏青而发扬光大。《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湖踏青”,可见踏青习俗早已流传。唐代大诗人杜甫 《丽人行》诗曰:“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是描叙了皇家踏青的盛景。
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巨作 《清明上河图》,以极其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大宋王朝鼎盛时期东都汴梁城外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热闹景象,其中描绘了人们在郊外踏青的情景。同时代的 《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时节东京人争相出城,“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孵鸡雏,谓之 ‘门外土仪',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如此的繁华热闹,反映了清明时节宋代京城人踏青休闲的体育盛况。
有关踏青的记载,历史上有很多。但以宋代词人柳永的 《木兰花慢◦清明》最为精彩:“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桐花盛开,杏花争艳,桃花如锦绣铺野,真是芳景如画屏!踏青人倾城而出,寻芳觅胜。春游踏青的士女之多,竟使路旁遗簪坠珥,珠翠纵横。由此可见,宋代踏青休闲活动规模盛大而繁华。踏青一俗至宋代而达到顶峰。
现代的科学认为,春季外出踏青对人体是颇有益处的。攀山越岭,可以舒筋活骨,防止关节老化;疾步快走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举目远眺则可以开阔视野,调节视力,优美的环境还能让人身心放松,心情平静。春季的野外不仅仅有新鲜的空气,而且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据测定,现代都市中每立方厘米中负氧离子只有40~50个,郊野却有700~1 000个,海边、山谷高达2 000以上,对增进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它还能杀死多种细菌,调节大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抵抗力,还有镇痛、镇静、镇咳平喘、降血压等功效,对于抑制神经衰弱、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疗效,因此被人称为 “空气维生素”。清明踏青,实是一举多得。
2 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民俗运动之一,秋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当时的古人为了生存往往会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晃荡摆,上树或跨越沟涧,这就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已经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 “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古今艺术图》亦有记载:“此 (荡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 (敏捷)者。”(见清翟灏 《通俗编》卷三一)山戎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生存地大致在今天的北京地区,秋千原本是山戎族进行军事训练的一种工具。到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率兵征讨山戎,将其吞并,并将其领土划分给燕国,秋千这种军事训练的手段也被带到南方,并流传到民间,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民俗游戏。
秋千最初叫做千秋,至汉武帝时,宫中以 “千秋”为祝寿之词,所以为了避讳,将 “荡千秋”改名为 “荡秋千”。而唐人高无际在 《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云:“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荡秋千在当时是为了强身健体。到了唐宋时期,秋千成了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开元通宝遗事》载:“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之为半仙之戏。”这一时期,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普通市民阶级大量涌现,荡秋千才真正从宫廷走向民间,成为节日广场中的狂欢节目。杜甫有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刘禹锡亦有诗曰:“秋千争次第,牵掩彩绳斜。”可见当时秋千习俗流传之广之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首 《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更是使秋千之戏一时间成为女性游戏的代名词。
时至现代,秋千的玩法演变出许多新的花样,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荡秋千游戏更是成为了民族节日游戏的代表之作。朝鲜族是最爱荡秋千这一传统古老游戏的,每逢节日,姑娘们身着艳丽的服饰,围在秋千旁一较高下。比赛时,在高空的腰带上悬挂一串金黄色的铜铃,比赛选手荡起秋千,看谁能碰响铜铃,碰到的次数越多,成绩越好。飘逸的长裙,悦人心目。惊险的摆荡则令人叹为观止。台湾的高山族则把 “荡秋千”称为 “渺绵”,即飞天之意。
荡秋千不仅仅是一项精彩的游戏项目,还能够愉乐身心,放松心情,更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培养勇敢精神。同时还锻炼人的平衡协调能力,肌肉力量,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发展十分有益。
3 放风筝
风筝,古时称为 “鹞”,北方谓 “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
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 (公元前478~392年),曾 “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 (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3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3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是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 “纸鸢”。因此可以推断,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年以上历史了。唐代的 《事物纪原》记载了汉初的韩信是风筝的发明人。唐朝的记述是:楚霸王被困垓下,韩信制风筝让张良乘坐,飞上天空高唱楚歌,瓦解楚营军心,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至五代时,纸鸢被加上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因此又称为 “风筝”。
清明时节放风筝是我国民间传统风俗,明代《陶安梦忆》就有:“扬州清明是日,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鞠……浪子相扑,童稚纸鸢。”清人潘荣陛的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时节的风是很适合放风筝的。《清嘉录》中说:“春风自下,纸鸢因之而起,故有 ‘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还是一种类似于巫术的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带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时节将自己知道的灾病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飞高远后,就剪断风筝,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被风筝带走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 “鸢者长寿”。意思就是说,经常放风筝的人寿命长,春天放风筝,对人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处的。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者沐浴和煦的阳光和春风,有 “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史书 《续博物志》也有 “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热”之说。现代保健医学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可以舒展筋骨,让身体随着放飞的风筝而不停地移动,从而活动四肢百骸;同时,由于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吐故纳新,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从而获得消除冬日气血积郁、祛病健身之功效;此外,放风筝时,双眼面对蓝天,飞行的风筝千姿百态,可以消除眼肌疲劳,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近视和弱视。近年来,国内外有些医院和疗养院采用 “风筝疗法”治疗精神抑郁、神经衰弱、小儿智力不全等症,也收到了神奇的疗效。放风筝能使人情绪开朗、心境愉悦。放飞时,大脑高度集中,无疑会消除人的内心杂念;放飞者极目蓝天,其心胸也会感到开阔。此外,春季草长莺飞,触目皆景,放飞风筝,如同人与自然进行美好对话。
是什么让如此多蕴含着运动元素的民间习俗聚集于清明一身呢?清明节自唐宋成为民俗大节之后,其节俗内容日益增加的同时,节俗的根本性却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随着历史的推进,社会环境的变迁,清明节俗有由较早的祭祀先人在天之灵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都市化的地方表现尤为明显,而唐宋开始的清明假期更是让清明祭扫成为了踏青春游的好日子。在这个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人们既祭拜了先祖,表达了尊老尽孝的情怀,又通过踏青、荡千秋、放风筝等方式舒展了筋骨。“清明到,儿尽孝”的传统古老的节日,节俗仍然会在民间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而这些饱含体育元素的民间习俗,亦会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延续与发展。
[1]马庆洲.淮南子考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7
[2]张忠纲,孙微.杜甫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33,331
[3][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 (外四种)[M].周峰,点校,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43
[4]王星琦.柳永集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260
[5][唐]温庭筠,[宋] 柳永,等.婉约词 [M].黑龙江:万卷出版社,2009:181
[6]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452
[7]储建新.《清明上河图》.与宋代休闲体育 [J].体育文化导刊,2009,89(5):87~89
[8]张基振,虞重干.风筝起源:文化人类学视角 [J].体育文化导刊,2006,48(6):83~84
[9]百度百科kangjian7501@163.com
The Physical Elements in the Folk Sports of the Qingming Festival
KANG Jian
(Xu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Qingming is the only festival which combines the solar term with festival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has a more than 1000-year history.Except the customsof forbidding fire,tomb-sweeping and ancestor worship,Qingming has a seriesof movementsincluding spring country walk,swinging,kite-flying,etc.In thisfestival,people do some exercises to have fun and keep healthy.
Qingming;customs;physical elements
G852.9
A
1671-1300(2010)03-0025-03
2010-05-14
康 健(1975-),男,黑龙江大庆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和体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