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大力强化船舶科技自主创新

2010-08-15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0年1期
关键词:造船业船舶工业船型

南 大 庆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北京100044)

0 前 言

科技工作是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能够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因素,自主创新是未来中国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科技发展、加强自主创新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就目前造船业面临的形势,必须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大力强化船舶科技自主创新,来应对挑战、加快发展。

1 正确认识当前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1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给世界造船业带来巨大冲击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金融危机加剧爆发,并逐步蔓延至全世界,至今已经 1年有余。在这1年多的时间里,世界经济经历了大幅动荡,给包括世界航运业、造船业在内的众多产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就造船业而言,首先需要面对的是“融资难、接单难”,接踵而至的就是“交船难、盈利难”,而且合同撤销、推迟交付等现象屡屡发生,手持订单面临诸多风险。据统计,2009年前3季度全球累计成交新船238艘、1896万dwt,同比下降88.3%;截至9月底,全球手持订单总量降至8671艘、5.17亿dwt,较2008年10月的最高值下降了20%。另一方面,各国前几年投资建设的造船产能正在陆续投产,预计 2009年全球造船完工量将达到1.4亿dwt,比2008年增加44%。在新船订单匮乏、手持订单下降、产能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目前的造船市场已经演变为“买方市场”,船舶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调。尽管2009年6月以来,市场上订单增多,宏观经济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但目前就断定市场复苏还为时尚早。特别是,目前的手持订单量仍然高居5亿dwt,而航运业能力过剩的现状尚未得到扭转;老旧船舶拆解量低于预期,将延缓航运市场的复苏;大量的造船订单延期交付,将矛盾和问题向后推移,成为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巨大隐患,未来的市场形势和竞争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1.2 当前的严峻形势给船舶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创新需求更加突出,主要原因是一些非主流的、个性化的特种船舶在前期订造高峰时无法获得船位,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反而将释放出一定的需求。其次,提高建造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创新需求更加突出,因为船东在航运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对产品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第三,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性的创新需求更加突出,主要原因是在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成本将成为造船企业争夺订单、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第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升级的创新需求更加突出,因为造船市场低迷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从长远角度解决市场周期风险的根本措施是开拓新的领域,与造船业务形成互补关系。

1.3 认真应对新的国际规则

近期制定和生效的一系列国际规则,也给世界造船业发展带来了不小挑战。单壳油船加速淘汰计划、散货船和油船的共同结构规范(CSR)、目标基准型标准(GBS)、燃油舱双壳化、防止大气污染规则、压载舱涂层保护(PSPC)、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等等,这些海事界耳熟能详的一系列国际规则,几乎都是在2004~2008年的5年时间里制定生效的。造船业在短时间内面临如此多的规则出台,与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安全环保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密不可分。同期,我国也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不难想象,未来可能有更多、更加严格的国际规则出台,例如IMO正在制定的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等。如果船舶工业不认真对待这些新公约、新规则、新标准,不努力研究应对策略和开发适用技术,未来将可能丧失参与市场竞争的资质,更不用说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

2 加强自主创新是船舶工业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

2.1 加强自主创新是应对当前挑战的需要

目前的新形势,不仅中国造船业需要面对,韩国、日本、欧洲造船业同样需要面对。谁能够战胜挑战,谁就能抓住机遇,就能够实现发展。前几年,面对共同结构规范,中国船舶工业优化开发了一大批适用船舶,获得了大批订单,有力支撑了我国市场份额的扩大,说明中国造船业完全有可能、有能力化挑战为机遇。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同样应该树立信心,正视挑战,尽早着手寻找对策,寻找出路,积极应对。

2.2 加强自主创新是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需要

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不仅产业规模大幅跃升,船舶科技实力也明显增强,主流船型形成标准化、系列化产品,高新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取得重大进展,船舶配套设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现代造船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船舶工业的技术实力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缺少自主品牌产品,高新船舶设计主要依赖国外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依然十分薄弱。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大自主创新。

2.3 加强自主创新是全面竞争的需要

2008年,中国船舶工业的三大指标(以 dwt计)均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市场份额直追韩国。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已经由上世纪末的“四极格局”,演变为“三足鼎立”。为维持其竞争优势,日本、韩国在加大科研开发的同时,都加强了技术封锁和知识产权保护。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站在别人肩膀上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已越来越小,继续依靠“技术引进”和“跟踪研仿”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市场开拓提供有力支撑,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

2.4 加强自主创新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

近几年密集出台的一系列国际公约、规则和标准都说明,“安全”、“环保”、“节能”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等多个行业。“低碳经济”目前正在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核心低碳经济大有引领经济发展模式变革之势。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国船舶工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及早着手应对这个重大议题。据了解,日本造船业已经对此作了专门研究,并开始着手研究日本船舶工业的科技对策。

2.5 加强自主创新是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关键阶段。建设造船强国,加快战略转型,其核心就是要把发展的途径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数量扩张向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效率转变。自主创新是船舶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升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加强自主创新,谋求自主的、可持续的发展,是中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必经之路。

3 努力开创船舶科技自主创新的新局面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是中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在自主创新方面做中国船舶工业的排头兵。为进一步大力强化船舶科技的自主创新,未来几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实施品牌化战略,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打造精品

得益于前几年兴旺的市场需求,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在3大主流船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船型研发能力和设计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一批船型的技术经济性能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某些船型甚至已经位居世界领先水平。尽管当前主流船型的市场低迷,但需求早晚会恢复,届时3大主流船舶仍将是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世界经济分工、国际贸易和海运结构所决定的。要想在后危机时代赢得市场优势,要想抓住市场复苏后的机遇,就要进行充分地市场调研和加强与船东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加快船型优化升级,提高船舶产品设计性能和质量,开发技术经济性能指标先进、性价比高的品牌船型。“船型优化无止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对船型优化都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这项工作将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

3.2 加强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拓展产品领域,改善产品结构

在目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的手持订单中,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所占的比重还很低,要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这种局面必须得到改变。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从最开始的技术引进,到模型试验,再到成功建造交付,前后用了大约 10年的时间才实现了中国建造 LNG船零的突破,这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客观地讲,与韩国、日本的造船企业在这个领域仍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今后,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不仅要继续突破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一些空白领域,还要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3.3 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基础研究水平

当前中国船舶工业面临的很多问题,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很多差距,归结到最后是基础研究水平不高造成的。这其中有个性化因素,但很多是行业共性问题,甚至是整个中国制造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基础研究工作经常是“补课”型,不全面、不系统、不连续。其结果是,虽然成功率、有效率很高,但从长期看,抑制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方面问题不是某一个集团所面临的,因此解决问题也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官、产、学、研、用”的共同努力。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来讲,未来将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计划等渠道,或通过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提高基础研究的水平,支撑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3.4 推进“绿色船舶工程”和“绿色造船工程”

绿色船舶工程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在包括设计、制造、营运、拆解的全寿命周期内,使船舶在满足功能和使用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加强对人的保护。绿色造船工程通过在船舶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对资源利用率最高的技术,将废弃物和有害排放物降低到最少,以减少污染并节约资源。绿色船舶和绿色造船是国际大趋势,将成为未来船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此,要全面树立绿色理念,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结合品牌船型战略,加大绿色船舶的研发投入;结合现代造船模式的深入推进,全面构建绿色船舶制造体系。

3.5 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创新型人才,打造创新型团队

人才是保障,是基础,以上几方面工作归根结底要靠人来落实。因此,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中国船舶工业集团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未来将依托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加快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进创新团队的建设;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并将继续在职工的在职培训和教育方面进行投入。

4 结 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未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为建设世界造船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造船业船舶工业船型
中国造船业订单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基于修正函数法的双燃料散货船船型优化
船舶工业被列为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发展行业
基于管道检测的船型智能机器人设计
船型开发、船型认可及优化升级
山东出台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路线图
日本造船业行贿案对中国反腐建设的启示
1~10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我国造船市场现状及发展建议
13项船舶工业国家标准正式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