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 言

2010-08-15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

科技传播 2010年4期
关键词:传媒业新闻学学术年会

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的召开,我们编撰出版了这本论文集。收入这一论文集中的作品均是为第十次学术年会专门撰写的。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科技传播。

二十二年前,学会成立之时,学会创始者们就立志团结全国的科技新闻工作者和有志从事科技传播的同仁们,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新闻学和中国科技新闻传播体系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才智。当时参加学会成立大会的敬爱的老科学家、老领导钱学森、张爱萍等也对这一宏愿寄予无限的期待。二十多年过去了,回望学会走过的一个个足迹,可以告慰先贤们的是,我们从未背离过当时的初衷,也从未放弃过这一努力,应该说,经过广大会员和全国科技传播业同仁们的拼搏,我们已经奠定了中国科技新闻学大厦的基础,探索了到达这一宏伟目标的路径,进行了无以计数的科技传播实践。但同时也应承认,我们尚未完成这一工程的全部,中国科技新闻学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还需我们进一步不懈的求索。两年一届的学术年会便是这一努力的体现之一。

今天,在构建中国科技传播学体系的征途中,我们已经找到了它的灵魂和旗帜,这就是统领中国复兴大业的最为重要的指南——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引导我们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们从事科技新闻传播和科技传媒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是的,发展是硬道理,对于传媒业特别是科技传媒业更是如此。一方面,中国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13亿人民正释放着前所未有的强烈物质文化需求,传播科学知识满足他们的求知求真的需要是媒体的天然职责,中国的传媒需要大发展,中国的媒体业远未达到发展的极致。另一方面,中国乃至全球的媒体业正经历着信息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重组。工业革命造就的传媒格局正受到新兴媒体的严峻挑战,新旧媒体的博弈将出现洗牌效应,这一媒体业的内生变量引发的各种媒介的融合、兼并、重组、震荡,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在这空前繁复纷纭的态势下,科学发展观将是我们在巨大变局中的定海神针,使我们不会乱了阵脚和方寸。当我们在筹划发展,应对挑战时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就会更理性,更客观,更科学,从而使我们设计的措施、方式、方法、政策、方针是可持续的、协调的,以人为本的。

可喜的是,我们收到的论文已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了与之有关的新观点、新理念,提示了新趋向、新动态。不少论文都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和科技传播中所产生的难题和挑战进行实证性和理论性研究,也提出了不少可操作性的、有见地的对策建议。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好的起点。

当然我们还应看到,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特别是与我们所从事的科技传播事业的结合上还远未完美而深刻,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尚未完结。我们相信学会的会员和全国科技传播的同行们会继续前行。

本届年会收到论文共90多篇,入选年会论文87篇,其中因时间关系有个别入选论文未能收入论文集中,但并不妨碍在本届年会上交流和参与论文评审。

本专集收入的论文均文责自负,部分论文做了技术上的删改,请予谅解。

参加论文集编辑、审读、印制工作的同志有梁沂滨、王代同、李宪、祁书彦、李松纬等同志,让我们对他们付出的劳动表示诚挚的感谢。

猜你喜欢

传媒业新闻学学术年会
试论融合发展语境下文化传媒业的新路径
2018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 2018)征文通知(第三轮)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欧洲传媒系统面面观之瑞士传媒业图景下
上海市通信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召开
第十次中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移动互联网给传媒业服务业带来深刻变化 新时空 新业态 新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