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现场报道对记者的素质要求
2010-08-15赵亚辉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北京100733
赵亚辉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北京 100733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笔者正在新疆喀什地区进行“重走中国西北角”的采访,已经连续行走了约11个月。得知地震的消息,立刻通过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有关领导向报社请战,获批准后即刻赶往灾区。从5月13日至6月3日,我在重灾区现场采访22天,先后绵竹汉旺、汶川映秀、都江堰、绵阳、江油、平武、安县、北川等多个重灾区采访,又第一时间登上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现场采访,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网上发表图文报道30多篇(组)。
6月4日回到北京,怀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责任感,又连续奋战7昼夜,完成了《永远的汶川——大地震前后的珍贵记忆》书稿,结合我地震前“重走中国西北角”采访行动在川西北的经历,进行了震前震后的对比,反映了地震前川西北的美丽风貌,和地震后人们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北川县委书记宋明称“这本书是给受灾严重的川西北最好的礼物”,这也是我的愿望,我希望用这本书激励当地的人们去努力重建美好的家园。
半年多时间过去了,我也经常在思考,在这次灾难报道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我想,这场地震不仅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也给媒体带来了一场重大的挑战,更给参与现场报道的记者们提出了全新的素质要求。
那么,灾难现场报道对记者有哪些素质要求?回顾自己在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现场采访的20多个日日夜夜,回顾我曾经参加过的伊朗巴姆大地震、印度洋海啸重灾区等现场采访报道的过程,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我认为在灾难现场报道中,记者需要具备以下八项素质。
1 政治修养
首先,记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灾难事件的现场报道中,记者必须进行客观、准确、真实的报道,这是一个基本的准则,既是尊重新闻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大众的必然要求。
同时,新闻工作也有其特殊性,它属于意识形态领域,通过有选择的新闻报道与评论,对群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借以引导社会舆论。因此,其工作的好坏决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个人的事,而是涉及国家和人们利益的大事。一个没有政治责任感的人,是难以肩负新闻传播的重任的。(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589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也指出:“搞新闻,最重要的是责任两个字,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责任感来源于什么?来源于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爱得越深,责任心越强。”
在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现场,记者面对着海量的信息,面对着心灵上巨大的冲击,面对具体而残酷的灾难现场,面对着连续不断的死亡场面,容易局限在微观的事实中,容易被局部的细节左右思想,从而难以把握宏观的真实。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实事求是还原新闻真相的同时,记者应该用客观和理智的方法报道,引导民众理智的对待,而不是片面追求对某些微观残酷的放大。
记者在灾难现场,应该勇敢、迅速地报道灾难的真相,报道灾难中感人的故事,激发起危机感和责任心,唤起本国人民及国际社会的援助,与党和国家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共同努力弥补灾难造成的损失。在报道中,要坚决避免灾难悲情化、娱乐化乃至英雄化的做法,既要避免渲染无度,又不回避灾情,在灾难报道中融入科学和理性,给人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力量和希望。
2 灾难知识
要做好灾难现场报道,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灾难知识;对于一场地震灾难来说,特别需要了解一些地震常识,明白一些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这不仅是报道本身的需要,也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需要。
大地震之后,余震比较频繁,还会有一些大的余震。余震发生时,如果你在在建筑中、在山坡上、在公路上……,该怎么办,这是记者需要提前了解的常识。记者必须学会保持自己的生存与安全,要自己照顾自己,不能给救灾人员增加额外的负担,要自己携带必要的水和食品……,在灾难现场,有很多这些的基本常识。
如果不了解一些地震知识和术语,在报道中还会面临被动,甚至还会出错。在各媒体这次地震报道中,有一个比例很高的错误。在很多报道中都能看到“国家地震局……”,这实际上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因为我国根本就没有“国家地震局”这个机构,正确的名字是“中国地震局”,与此类似的还有“中国气象局”。
地震报道中,还会遇到很多术语,如震级、断裂带、裂度……,如果不了解其内涵,也容易产生错误;特别是关于地震预测、预报、监测、反思等方面的报道,如果不了解地震科学知识,如果新闻来源并非权威的专家,有些所谓的事实很难分辨,报道中如果稍不准确,就会谬之千里。比如所谓北京发生大地震,美国专家预测出此次地震,水库引发此次地震的报道等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3 意志品质
面对残酷的灾难场景,记者需要有坚强的意志,需要自己调解心理,需要习惯一边面对残酷,一边紧张的工作,把灾难的真相告诉千千万万的读者。记者在现场还要具有良好的品格,并牢牢坚守职业道德。
我在灾区的最大感受是,时间根本不够用,特别是在灾难发生的前几天,你所看到的东西太多,受到的震撼太大,基本上处在连轴转的状态。13日我到达成都后连夜赶往都江堰灾区,14日赶往绵竹汉旺镇,15日乘直升机空降到震中汶川映秀镇,16日徒步南下到紫坪铺水库,坐冲锋舟回到都江堰灾区。连续4天时间,在重灾区忍饥挨饿,历尽艰险,没吃过一顿热饭,平均每天休息不到2小时,一直拼命工作。回到成都时病倒了,在医院输液时也边治疗边采访医护人员,19日又揣着药赶赴北川重灾区采访。这都是不由自主的行为,因为这么多同胞在灾难中失去了生命,在现场的记者必须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用上,去尽自己的一份力。
来到灾区,记者的职责是什么?我认为职责是反映灾区的真实情况,是把感动自己的东西描述出来感动更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灾区,关注灾区,帮助灾区,也间接达到了拯救生命的目的。
在灾难现场,记者也有必须坚守的职业道德底线。在这里,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影响救援,影响生命营救,无论他是官员、将军还是记者。在这里,所有人的所作所为,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在这里,只有伤员最大,只有生命最大。所有人来到这里的唯一目的,只有四个字:拯救生命。
到震中映秀的直升飞机,是只许载人进而不许载非伤员出的。经过申请和选择,救援人员包括记者可以乘飞机到映秀地区,但无权乘坐直升飞机离开映秀,只有伤员有这个权力,这是一个最合理最正确的规则,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规则,任何人都没有任何权力去违背这个规则。当我离开灾区时,会选择徒步离开,也只会选择徒步离开。
但是,在这里,负责现场指挥的人告诉我,某个地方记者假扮伤员,企图登上运送伤员到成都的飞机,最终被揪了下来;我也亲眼看到,某中央媒体有关的负责人多次找现场指挥领导,要求优先送自己媒体的记者离开。
作为同行,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以前我在国外参加救援的时候,曾屡次见到来灾区晃悠的灾难旅游者,他们的目的不是来救援,只是为了来看看灾难现场,感受一下感官刺激。在汶川地震灾区,确实需要记者向外界反映真实的情况,需要记者进行深入的报道,但绝不需要灾难旅游者!
4 业务技能
灾难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非常态的战地报道,对记者的新闻业务技能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在灾难现场,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打磨稿件,要求记者的采访报道又快又好,及时迅速地完成和发稿,而且质量还要有保障。当然,这对记者是很高的要求,需要记者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对新闻素材的速判能力,需要在长期的日常报道中有良好的训练和积淀,才能在关键时刻有这样的爆发力。
在灾难现场采访时,经常是白天都在采访,晚上才有时间写稿。特别是灾难发生后前几天,通讯还不太畅通,到前方的记者数量还不多,后方的版面需求量又很大,“抗震救灾特刊”需要大量及时生动的现场报道,而我们在前方,白天忙碌采访一天,晚上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稿件、整理照片、传回稿件,才能赶得上出版流程。从13日到15日,我在绵竹汉旺、汶川映秀、都江堰等几个重灾区辗转,节奏非常紧张,还在不停的运动中,我赶着发回了《搜寻每一丝生命气息》、《废墟下犹存生机》等图文报道,基本完成了报社交付的任务。
在灾难现场采访,对记者来说,也是珍贵的机会,不可能每次都有摄影记者跟随。这就需要记者两翼齐飞,除了文字报道外,同时还能拍摄照片,去记录下现场珍贵的画面。
5 应变能力
应变,在心理学上是指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适当的应对行为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随机应变。
灾难现场情况复杂,不停变化,要求记者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不管在怎样恶劣的条件下,都要能够果断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和应对,迅速跟踪和介入新闻事件,在变化中不断调整,去完成好新闻采访任务。
当我13日中午抵达成都时,本报四川记者站的几位同事已经分散到几个重灾区采访联系不上,到省委宣传部求助又被告之无法进入灾区,面对这种情况,我找到一个志愿者,带我连夜前往都江堰灾区,后来又得知绵竹汉旺灾情严重,又立刻赶往汉旺灾区……在灾难现场采访时,未知和困难是常态,需要记者有足够的耐心和应变来坚持采访。
当我19日到北川重灾区采访时,刚好赶上北川封城,没法进入县城采访,听说封城的主要原因是唐家山堰塞湖的溃堤危险,于是就及时调整报道方向,跟踪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并第一时间搭乘部队直升机上坝采访,完成了现场的目击报道。后来经过努力,又跟随检疫人员,进入了封城后的北川县城实地采访。
在灾难现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救援的情况在不断变化,报道的重点和角度也在发生变化,从动态逐渐向深度转移。根据这种情况,在前方也需要不断调整,寻找新闻线索,瞄准深度报道。《一个专业救援队员的灾区10日》在特刊四版以整版篇幅推出,正是这种及时应变的结果。
6 人文关怀
一次在人民网与网友交流的时候,有位网友给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在灾难现场你看到有一个儿童危在旦夕,你是先举起相机,还是先去救治他?
事后我想,其实这位网友提问的出发点十分重要,他在提醒记者,虽然你们是灾难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但是也不能缺少人道主义精神。因为在重大灾难面前,人道主义是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信仰的,当然也是超越职业的。作为一个记者,职责是报道新闻,这没有错,但记者同时也肩负着社会责任,记者的报道不能仅限于直面悲剧,更应该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生命。
我认为,记者在灾难报道中需要有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职业道德在特殊场合下的特殊要求。记者不但要去积极客观、不遗余力地报道新闻事实和新闻事件,还要力争在采访报道中,去体现更宏观的真实,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体现让人感动的人性。
首先要尊重和保护被采访对象,受到重大灾难袭击遭受损害的灾民,心理很脆弱。在心理学中,他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病人”,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往往不愿开口,不愿交流,不愿接受采访。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理解,是关怀,是帮助。要取得采访的成功,记者必须要从心里去理解他们,在行动上要体现出关怀和帮助。尽量使采访对象减少压力,放松心情,建立信心。而不是为了挖出所谓的新闻,不顾被采访对象的感受,去撕裂他们心灵的伤口。
采访活动不能影响救援工作。一般来说,紧急的救灾行动的确是重要的新闻,记者一定要努力去拍摄到现场的画面,采访到现场的人,描述好现场的情景。但是不能影响救援行动,更不能耽误和干扰。比如,救灾过程中,当医生给伤病员做手术时,如果贴近采访会影响治疗,必须保持相当距离。
还要考虑到被采访对象的尊重和保护,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有时在报道过程中还要采用化名。对于血腥画面,有些照片不宜发表。文字表现应以不令读者惊惧、反感为限,以大多数读者可以接受为限。
灾难中不都是悲惨的场面,还有很多人性中美好东西也会在灾难中集中体现出来,比如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等等,这些也是灾难中的真实,也能够打动读者,需要记者去挖掘,去重视、去报道。
7 科技运用
在汶川大地震灾难现场采访报道,充分证明了科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
北京某报记者告诉笔者,他之所以成为该媒体第一个被派到灾区的记者,因为报社记者中只有他会使用海事卫星电话,因此地震发生后,很多人请战,但是只有他被首先选中。还有一名媒体记者是因为既能写稿,又能拍照,而被首先派到灾区采访。
事实上,灾区也是现代化采访工具和现代通讯技术大行其道的舞台。要提高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科技水平十分重要。只有实现了3个A(anyone、anywhere、anytime),就是任何记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够便捷地与后方联系、顺畅地发回报道,一个媒体的新闻生产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新闻竞争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在地震灾区,如果没有海事卫星,如果不会用海事卫星,就没法发回稿件和照片,去了现场也几乎是白去。可喜的是,本报这一次反映非常及时,迅速给前方记者配备了海事卫星电话,基本解决了发稿问题。
8 身体素质
我国老一辈新闻人提出记者须有“铁脚、马眼、神仙肚”的本事,就是说记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要不畏艰苦,腿脚要能跑;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反应要快;要肚子能耐饿,两三顿不吃饭,照样生龙活虎地跑新闻。这种传统要求在灾区也依然是金科玉律。
灾难现场采访有很大的冒险性、连续性和挑战性,记者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承担各种紧急采访任务,因此要能够适应各种可能出现的艰苦工作环境,要有一幅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有顽强的毅力,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这样在关键时刻,才能冲得上去,坚持得下来,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不会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