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P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对策研究

2010-08-15

科学之友 2010年4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院校

巨 铭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104)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全球化的进展,英语作为对外交往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现。而作为培养实用型、复合型职业人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便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最高呼声之一是要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高职英语教育具有高等英语教育与职业英语教育的双重性质,这种双重性质势必要求高职类英语不是培养语言研究人员,也不是培养把英语作为工具使用的通才,而是培养在某个领域能熟练使用英语的专才。目前高职教育强调“能力为本”,重在培养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然而,就高职商务英语教育而言,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前景并不乐观,因为它与多年形成的较为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格格不入,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若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有必要对课程的性质、特点、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重新加以认识和改变。而形成于 20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至今的新兴学科ESP可以为探索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个有效的模式,而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也能够从中获得启发。

专门用途英语(ESP)是以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为背景而使用的英语。Strevens[1]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四个特征:①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②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③句法、词汇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④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将语言教育与学习者的需求结合起来是ESP 的灵魂和精髓,是ESP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也是ESP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ESP是培养能够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使用英语的专门人才。教学中十分注重学习者的使用目的:学生不是为语言目的而学习语言,而是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而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从总体培养目标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范围内运用专业语言的能力,其教学核心是“能力本位”,强调职业所要求的能力对应性,重在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专门用途英语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在目标上是一致的。

近几年中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对既懂商务知识又会外语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商务英语开始获得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但是从学生学习效果和老师的反馈来看,这门课的教学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有效开展商务英语教学成为高职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1 商务英语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是指以服务于商务活动内容为目标,集实用性、专业性和明确的目的性于一身,为广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并具备较强社会功能的一种英语变体。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在商务环境中使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2 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在很多院校,商务英语基本处于边缘地位,形同摆设。从教师到学生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商务英语没有用武之地,大学英语四、六级才是他们的奋斗目标,语言学习和实际应用严重脱节。

2.1 学生现状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语言基本功比较薄弱,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加之班级学生数量多,规模大,因此学生缺乏必要的课堂语言操练,以致课堂容易开小差;其次,教师缺乏和学生必要的沟通,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生并没有掌握商务英语的学习方法,逐渐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其三,学生对商务英语厌学还源于“我英语过了四、六级,只要掌握了商务英语方面的专业词汇、语法结构就等于掌握了商务英语,”因此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听老师讲解。

2.2 课堂教学目标

Robinson指出,语言本身的教学并不是ESP的终结,而是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才是ESP的真正目的。商务英语课程是以国际商务环境下的业务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宗旨。商务英语能力是一个集合,它涵盖了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还包括商务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恰巧我们忽视了这些能力的培养,只是将商务领域的文献进行翻译,只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不考虑语言知识规则的实际应用,学生完全不清楚学习商务英语的最终目的。

2.3 教学内容

高职学生现在使用的商务英语教材大多是从原版资料中摘抄而来,难度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理论性强而忽视了操作应用性,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时效性,只是简单融合了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词汇和语法项目。课后习题设计缺乏现代教学理论所提倡的交际、任务活动的设计,高职学生更加强调的是以“能力为本位”,纯粹的理论学习并不能满足他们对未来岗位的需求。

2.4 课堂教学模式

如今高职类院校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就是所谓的 PPP模式,以讲授(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输出(production)为主,这种模式是典型的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束定芳[5]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步骤的决定者和主要执行者,学生一般不能参与这些过程的决策,在课堂上扮演的完全是被动的听众角色。课堂缺少双向交流的机会,学生最终学到的是“哑巴”英语,这种教学法难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以英语为媒介进行商务领域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大多数商务英语教师授课以中文为主,这样完全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商务英语。

3 高职商务英语探索新思路

为了充分发挥商务英语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作用,以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改革的新思路。

3.1 明确教学目标

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学习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在贸易、金融、管理、营销、旅游、法律、物流、海事等领域内的语言工作能力。正如Wilkins[2]指出,经过ESP培养的学生在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领域里,能够比那些只接受一般用途英语教育的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因此商务英语教学目标是围绕商务环境下所涉及的一切公务性活动的实际需要,使学生掌握在商务环境下的听、说、读、写、译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并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如能够用英语撰写各类商务信函,读懂商务活动中的英语文本资料,通晓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达到合理利用商务交流中的礼节和技巧,独立、熟练、直接、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和处理简单国际商务业务的目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实践,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操练,利用掌握的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便学会获取和交流信息。

3.2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为原则,教学内容应按照行业需求量身定做,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国际商务一般活动和贸易往来为主要项目任务驱动,以任务模块中需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为核心,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为补充,选取与国际商务专业真实工作岗位、工作任务相关的职业场景和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按工作流程设计教学项目,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该课程内容充分实现了学习与工作的深度融合,体现了高职教育“所学即所用”的教育理念。

另外,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应当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师可以根据经济、行业、职业的发展状况,及时补充国内外商贸领域当中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以体现“与时俱进”;并且积极推荐相关报刊杂志,以及有用的网络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外延;同时,注重语言技能的“职业化”,随着职业标准或岗位需求的变化从而灵活组合教学内容,使听、说、读、写、译均能真正服务于实践。

3.3 探索教学手段新方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这个术语是从英文中的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翻译过来的,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根据这一教学途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逐一学习各个语言项目,而是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Phillips[3]指出,专门用途英语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设定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必须反映学习者学习英语所要实现的特定目的的结构特征,同时这些任务必须具有整合性,而不是一个个离散的部分。作为ESP的分支,商务英语课堂中,任务的真实性尤为重要,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在未来目标情境中能够接触到或者亲身经历到的事情,比如怎样和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如何进行商业谈判,如何填制各种单据并解决各个流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教师应设计出不同的任务载体,在组织教学时,应以商务情景为主线,并围绕这一主线开展各种业务和语言活动,如在讲解商业谈判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商业谈判的录像片段,并提示学生观察所涉及的谈判策略,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对商务谈判的掌握程度,讲解学生碰到的语言难点,补充适当练习。其次,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课下准备价格谈判的场景,并于下次课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需要的资料,并鼓励学生亲自了解谈判的现场。小组针对这个任务展开讨论并加以分工,设计出对某产品价格谈判的真实场景,上台展示成果,演示结束后,进行评价,小组自评,然后是小组间进行互评,如有条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演示成果拍摄下来,然后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评价,学生也能够通过视频发现自己出现的问题并且加以及时纠正。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它能够为学生提出挑战,并能积极调动学习的投入度。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的教学应该着眼于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商务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要结合商务英语教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逐渐摸索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现代教学模式。

1 Strevens, P. ESP: State of Art[M]. Singapore: SEANMED Regional Center, 1988

2 Wilkins, D.A. Notional Syllsbuses: A Taxonomy and its Relevance to Foreign Languag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 s, 1976:19

3 Phillips,M. K.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LT Documents 101[C]. London: ETIC Publications

4 黄 萍.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和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5 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2006.(4)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院校
论商务英语学的研究内容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服务板块
——FESCO国际商务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